你是怎么管理时间的?

记得我刚工作不久,经理组织大家做分享, 大家可以就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主题,自告奋勇地来给大家讲一下,每周一次。

 

这其实是个很好的形式,能够促使大家从日常的工作中抬起头来,看看外边的世界,接触下新技术。强烈建议每个团队都坚持着做一下。

 

记得有一周有个同事做了一个分享,主题是“时间管理” , 我当时就有点楞了,这时间有啥可管理的? 按部就班地做事情就好了嘛。 经理为什么还表扬这个主题好?

 

同事提到,要管理好时间,要把事情分分类,有些是重要紧急,有些是重要不紧急......放到4个象限中:

 

 

然后处理的办法无非就是这样:

 

重要且紧急: 没什么好说的,马上去做

重要但不紧急: 有计划去做

不重要但紧急:授权/放权让别人去做, 或者委婉拒绝

不重要不紧急:尽量不要做

 

说实话我当时真是感触不深,觉得没啥用处。

 

也许是因为职位还低, 没那么多的事情,还没有时间不够的烦恼,也没有强烈的管理时间的动力。

 

后来慢慢就发现,事情就越来越多,每天要开各式各样的会,回复各种各样的邮件,时不时有人在MSN上找自己(嗯,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MSN是啥了吧),还经常被人拉到会议室讨论线上的紧急Bug, 我这人吧心也软,只要有人求助,总是满口答应 ...... 就发现时间不够用了,真的不够用了。

 

每天都是快下班了,赫然发现自己的主要工作还是没有完成,怎么办? 只剩下加班一条路了。

 

加班的效率倒是很高,因为没人打扰了,干起活来确实很畅快。

 

后来领导发现我处于挣扎之中,谆谆教导,让我改变工作方式,不要老是加班,他说:你试试搞一个任务清单(Todo List) ,按优先级排序,以任务来驱动,做完一个,就划掉一个,这样就很有成就感。

 

 

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任务清单是有用的,把一个任务干掉的感觉确实不错,但是人总是懒惰的,总是喜欢先去做那些容易的工作,哪怕它不是很重要,对于比较难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工作,需要形成文字,写成总结的工作,总是能拖就拖,一直拖到最后时刻。

 

于是,任务清单就失效了,今天没完成的任务放到了明天的任务清单,明天还是没有完成,就放到后天...... 最后还是完成不了,就把它删了吧。

 

同事又给大家介绍了“番茄工作法”, 号称是职场工作、读书写作、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它和任务清单结合,每次选择一个任务, 专注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依次循环。

 

番茄工作法确实不错, 但是执行起来也不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是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甚至自己也会干扰自己,比如25分钟内遇到了问题,是不是会站起来走走路,喝点儿茶,吃点东西,或者刷一下手机?

 

提到手机,这绝对是个“毒瘤”,刷刷微博,刷刷朋友圈,抢个红包,回复朋友的消息,看看比赛的实时比分,一个标题吓人的文章推送...... 手机中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新鲜内容把人的注意力吸引走。

 

不管在哪里,只要空闲下来,总是忍不住地想拿起手机看一看,生怕自己漏掉什么。

 

拖延症 + 注意力分散, 变成了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最大问题。

 

后来也想通了,工具和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因为人性总是懒惰的,大脑总是想轻松的。

 

只想利用工具轻松把事情搞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管别人怎么吹嘘工具有多好,方法有多好,自己没法实施,也就没有任何用处。

 

一个人想进步,那必须得逆流而动,非得逼自己一把不可。

 

逼着自己先做那些困难的事情,逼着自己去保持专注。

 

关掉微信,微博,QQ,甚至关掉WIFI。 和互联网失联几天,地球照样转,并且很多大事也不会漏掉,他们总会通过各种方式传入到自己的耳朵里。

 

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才有可能高效地工作,最后脱颖而出。

 

道理大家都明白,效果看执行,像我在写这篇文章,思路中断的时候,低头便看到了手机,手贱,忍不住拿了起来,看了下微信群,回了一个知识星球的帖子 , 唉,人啊......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oliboke/article/details/8045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