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 批判思维 - 独立思考 - 思考更独立四步法 2.2检验证据效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支持理由的证据效力 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有效力的证据

(1)个人经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个人经历和他人经历都只是样例,不足以代表整体情况。但可以用来反驳“绝对化”语句。

(2)权威或专家意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专家证据效力看两点:

  • 专家可信度要与话题相关,是话题相关领域的专家
  • 专家的意见存在个人利益。**

(3)数据或研究报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的效力要看数据的时效性和完整性两方面。

类比无法作为可信证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课后作业

你:“11月份去台湾旅游应该穿什么衣服啊?”
同事:“衬衫就可以了,我去年冬天去的时候还穿短袖呢。”

请思考一下:
1.同事使用了哪种证据类型?这种证据的效力如何?
2.如果是同事今年11月要到你的家乡旅游,你又会如何建议对方穿什么衣服,理由是什么?这种证据的效力如何?
3.真实生活中这个场景有没有必要去检验证据效力?

请分享你的看法。

1、个人经历,不具有普遍性,效力不高。
2、个人经历:十一月天气寒冷,我从小到大都是穿羽绒服。(效力不行)
专家建议:根据本地区天气预报员推荐,大家需要穿羽绒服。(效力可以,领域专家,利益不相关)
数据说明:今年11月气温预测为零下3摄氏度,局部区域有雪。(效力可以,数据具有时效性和完整性)
3、没有必要。

参考答案一(精):
1、同时使用了个人经历作为证据。这种证据可信度有限。个人的经历过于主观,而你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其实是两个世界。每个人对温度的感受、行程项目的安排、甚至是审美的不同,会导致选择的千差万别。
2、这是一个描述性论题。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我们在给朋友建议时的参考效力了。11月份去台湾需要穿什么衣服,实际上是在问,那个时候的温度是多少,温度这个东西是客观数据,能够非常便捷的查阅到,可以提供给你的朋友这个时节的平均气温。还可以根据朋友的个人偏好,如行程的不同,建议不同功能的衣服。如果天气多变,最好是能给朋友一些个体经验,作为补充。
3、真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面对很多的选择和检验场景,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精力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那么针对这个场景。第一,帮助同事建议这个事情,会占用你非常多的内存吗?其实不会。第二,如果你做了这个事情,收获大不大呢?得到了同事的信任,我想是性价比很高的行动。所以还是需要针对不同场景的投入产出,消耗你精力多寡,收获多少来判断。

参考答案二:

  1. 同事使用了个人经历证据。但因为个人经历样本太小。不同的人的体质、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季节不敢保证一定一样,而一个季节内每天天气又会有一定的变化,导致可信度并不是特别的高,仅供参考。最好的方式依旧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查阅旅游的地方游玩的那几天的实时温度状况。
  2. 如果同事来到我老家旅游,那时候已经是深秋了,昼夜温差大。因此会建议带上大衣等外套。
  3.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我会视情况而定,比方说是这种去旅游的场景,我会参考同事的建议,但依旧会自己去查天气和相应的攻略来判断同事建议的可行性。因为出门旅游是想获得更好的心情。如果因为天气而导致生病什么的,会很麻烦,且破坏心情。
    如果是平时吃饭的话,有同事推荐某家餐馆,一般而言,会直接去餐厅尝试一下。因为这个尝试成本比较小,而且同事推荐一般也会说清楚,是哪方面口味。如果自己感兴趣,就去尝试一下,不必事事都那么的严肃。

参考答案三:

  1. 同事使用了个人经验。我认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见,但是不一定能全部听信,毕竟每年的天气还是会有一定的温差和特殊情况,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天气冷热的感知也不尽相同。还需要再查询一下今年当地的天气预报,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如果我没有常年生活在家乡,我可能会建议他先查询天气预报,同时与我自己常年在家乡生活的亲朋好友了解情况,再提供中肯的建议。理由和第一条的答案是相同的,个人经验主义不具权威,应结合多方数据会更准确和客观。

  3. 真实生活中这个场景有没有必要去检验证据效力,请分享你的看法。
    我觉得若能去检验一下证据效力还是有必要的,无论是个人旅游还是公务旅游,衣服行头对了才能更无后顾之忧娱乐或工作,若身体不适或着装不得体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和影响,应尽可能避免。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c153262603/article/details/10828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