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大学生人格发展研究

作者:艾孜尔江·艾尔斯兰
(转载或使用请标明出处)






摘要:由于疫情原因,绝大多数同学由于长时间或是因为独处、或是因为鲜有和外界尤其是和同龄人的现在往来而逐渐出现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本文主要以疫情期间的当代大学生为例,来探讨疫情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影响,并给出针对于这种影响的个体应对策略,以提供新的视点与方法。




正文:

众多心理学家对人的心里特征在幼童时期就会被确定下来这一理论坚信不移并且对此进行大力鼓吹,让普罗大众、尤其是那些没有太多心理学知识底蕴的平民老百姓错误地认为人格很难通过幼童之后的年华中受到改变,除非付出额外的巨大努力(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幼童时期人格已经基本固定,后续再没法改变),这个理论基本来自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然而,在我的理论中我认为人格是会随着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而受到改变,只要个体地针对于改变人格付出一定地努力,但是这样地努力并非如前所述那样分量浓重,甚至这样地努力很有可能是无意识下地努力。也就是说,人格是会受到各种因素地改变,它并非是“一潭死水”。我所理解地阿德勒所谓地“人格在幼童时期就确定下来”,狭义上说,指的是个体在日后地生活和成长中,在没有足够外界条件介入的情况下,会以这个时间段(幼童时期)所形成的人格为模板去定立新的人格状态,也就是人格的定理源于幼童时期的“模板”。但是这与本人所主张的“人格更够在后世被改变”并不冲突。所以说,人格,只要想要改变,就能够通过个体的努力而被改变。


疫情之下,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局限于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交工具和大型多人在线网络游戏,缺乏足够的线下交流。同时,在没有亲密关系的“同学”之间交流频率几乎为0。这样一来,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关系非紧密者之间的交流,就非常匮乏,甚至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各行各业的人事,他们当中不乏那些性格怪诞迥异者,也不乏平易近人友爱者,总之,面对的人是多样的,因此,所形成的人格也会具备一种在面对多样化人士的时候所能够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但是在长期的“营养不良”中,更多地会将形成另一种性格特质,以至于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面临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都是潜在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元素。


那么,该如何防御这样的问题、化解这样的矛盾呢?充分发挥自身心理优势,化有为无,在减少交流频率的同时提升交流质量,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提升交流质量这一点上,应该以目的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形式为外表,主次分明,明确自己内心之所想及所欲。这样就能够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主动,解决上述矛盾。





本文作者艾孜尔江·艾尔斯兰,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ezhar/p/1296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