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的电动势

导体中的电动势

首先,我们的目的是分析每根导体中的电动势大小,进而可以获得电枢的总电动势。而我们知道,导体电动势可以由如下公式求得:
ε = B l v \varepsilon=Blv 这个公式,想必大家高中就已经学过了,但是在大学里面,我们并不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而要考虑大量的实际情况,再加以使用。
既然有了目标公式,我们就知道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那么看到这个公式,我们要思考的是,这里的磁场 B B 是那一部分的磁场,以及 l l 是什么,再一个就是 v v

简单电机导体电动势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电机考虑,电机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利用工具可以测出转子静止状态下,磁场 B B 分布的实际情况(按照定子内圆周长 α \alpha 的方向展开)为下图(b)中的 b δ b_{\delta} 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觉得啊,这个曲线极难用函数描述出来并加以分析,所以,使用了傅里叶级数将其分解成多个正弦函数,如下;
b δ = b δ 1 + b δ 3 + . . . + b δ n = B δ 1 s i n ( α ) + B δ 3 s i n ( 3 α ) + . . . + B δ n s i n ( n α ) b_\delta=b_{\delta1}+b_{\delta3}+...+b_{\delta n}=B_{\delta1}sin(\alpha)+B_{\delta3}sin(3\alpha)+...+B_{\delta n}sin(n\alpha) 通常,称 b δ 1 b_{\delta1} 为基波分量,而 b δ 3 b_{\delta3} 称为3次谐波分量, b δ 5 b_{\delta5} 为五次谐波分量,以此类推.

接下来,我们考虑第n次谐波分量下,导体A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e A n = B l v = B δ n l v s i n ( n α ) = E n ( m a x ) s i n ( n w t ) = 2 E n s i n ( n w t ) e_{An}=Blv=B_{\delta n}lvsin(n\alpha)=E_{n (max)}sin(nwt)=\sqrt{2}E_nsin(nwt) 其中, E n E_n 表示电动势的有效值.进一步计算其大小.
由于;
线 ; v = 2 π r n 60 = 2 p τ n 60 = 2 τ f n 导体线速度;v=2\pi r \frac{n}{60}=2p\tau\frac{n}{60}=2{\tau}f _n 其中 f n f_n 为导体中波产生的电动势频率

接下来,我们想要得到气隙每级谐波磁通量,用以化简公式,则;
; B n ( a v ) = 2 π B δ n ; Φ n = B n ( a v ) l τ τ 谐波气隙磁场平均值;B_{n(av)}=\frac{2}{\pi}B_{\delta n} \\ 气隙每级谐波磁通量;\varPhi_{n}=B_{n(av)}l \tau \\ \tau指的是定子内用长度表示的每级所占空间距离
利用上述参数计算 E n E_n 大小,
E n = 2 2 B δ n l v = 2 2 π f n Φ n = 2.22 f n Φ n E_n=\frac{\sqrt{2}}{2}B_{\delta n}lv=\frac{\sqrt{2}}{2}\pi f_n\varPhi_{n}=2.22f_n \varPhi_{n}
由于,
f n = n w 2 π = n f f_n=\frac{nw}{2\pi}=nf
f f 为基波频率。
那么`,将每个所有分量产生的电动势相加即可得到导体内部的电动势。
如下,
e A = e A 1 + e A 3 + . . . + E A n = 2.22 [ Φ 1 s i n ( w t ) + 3 Φ 3 s i n ( 3 w t ) + . . . + n Φ n s i n ( n w t ) ] f e_A=e_{A1}+e_{A3}+...+E_{An}=2.22[\varPhi_{1}sin(wt)+3\varPhi_{3}sin(3wt)+...+n\varPhi_{n}sin(nwt)]f
接下来计算整距线匝感应电动势.

由于单一整距线匝原件的两个元件边处在两个磁性相反的磁极下,因此,线匝两端有效电动势为;
E A = 2 e A E_A=2e_A
同样的,对应的N匝线圈感应电动势为;
E A = 2 N e A E_A=2Ne_A

(未完待续)

发布了8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 · 访问量 23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69216/article/details/10570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