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手撸红黑树(一)

学数据结构的时候,红黑树永远是逃不了的一关,同时也是相对比较难的一关.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之多,模式之复杂堪称一绝.这个系列就是从最基础的二叉树开始一步步的实现手写红黑树.

二叉树

从二叉树讲起是因为红黑树就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

树的一些概念

讲二叉树免不了说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型数据结构,树有一些基本的概念

  • 树中的元素叫做节点
  • 连线相邻的节点之间的关系叫父子关系 l3Clpq.png
节点
  1. A节点是B节点的父节点,B节点是A节点的子节点。
  2. C,D单个节点的父节点是同一个节点,所以他们互称为兄弟节点
  3. 把没有父节点的节点叫做根节点:e
  4. 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叫做叶子节点或者叶节点
  1. 节点的高度:节点到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边数)
  2. 节点的深度:根节点到这个节点所经历的边的个数
  3. 节点的层数:节点的深度+1
  4. 树的高度:根节点的高度

l3PwVg.png

高度:从下往上度量,叶子节点的高度为0 深度:从上往下度量,根节点的深度为0 层数:和深度类似,计数起点是1

二叉树的性质

前面说了,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特殊在于二叉树的一个节点的度最大为 2(最多拥有 2 颗子树) 而这个特性让二叉树有了一些性质

  1. 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最多有2^(i − 1)个节点( i ≥ 1 )
  2. 在高度为h的二叉树上最多有2^(h − 1)个结点(h ≥ 1)
  3. 对于任何一棵非空二叉树,如果叶节点个数为n0,度为2的节点个数为n2,则有n0 = n2+1

    这个性质的推算如下 假设度为 1的节点个数为n1,那么二叉树的节点总数n = n0 + n1 + n2 二叉树的边数T = n1 + 2 * n2 = n – 1 = n0 + n1 + n2 -1 因此n0 = n2 + 1

特殊的二叉树们
  1. 真二叉树(所有非叶子节点的度都为 2)

UTOOLS1586182773175.png

  1. 满二叉树(所有非叶子节点的度都为2,且所有的叶子节点都在最后一层)

UTOOLS1586182894207.png

假设满二叉树的高度为h( h ≥ 1 ) 那么 第i层的节点数量: 2^(i − 1) 叶子节点数量: 2^(h − 1) 总节点数量n n = 2h − 1 ( 20 + 21 + 22 + ⋯ + 2^(h−1) ) h = log2(n + 1)

  1. 完全二叉树(叶子节点都在最底下两层,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都靠在左排列,并且除了最后一层,其它层的节点数都要达到最大) UTOOLS1586183796455.png

完全二叉树有以下的性质

  • 度为1的节点只有左子树
  • 度为1的节点要么是1个,要么是0个
  • 同样节点数量的二叉树,完全二叉树的高度最小
  • 假设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h(h>=1)那么
    • 至少有2^(h-1)个节点(20 + 21 + 22+ ……2(h-2) +1)
    • 最多有2^h-1个节点(20 + 21 + 22+ ……2(h-1))满二叉树
    • 总节点数量为n,高度h=floor(log2n) +1

代码实现

二叉树的代码并不复杂,二叉树的代码主要是关于二叉树的遍历方式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element;
		Node<E> left;
		Node<E> right;
		Node<E> parent;
		public Node(E element, Node<E> parent) {
			this.element = element;
			this.parent = parent;
		}
	}

各种遍历方式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遍历方式详情如下 UTOOLS1586354910836.png

  1. 前序遍历

    • 访问顺序: 根节点,前序遍历左子树,前序遍历右子树
    private void preorde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preorder(node.left, visitor);
        preorder(node.right, visitor);
    }
    

    应用:前序遍历多用来树状的展示二叉树的结构。 上图前序遍历结果:

    7, 4, 2, 1, 3, 5, 9, 8, 11, 10, 12

  2. 中序遍历

    • 中序遍历左子树,根节点,中序遍历右子树
    public void inorde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inorder(node.left, visitor);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inorder(node.right, visitor);
    }
    

    应用: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按升序或者降序处理节点 上图中序遍历结果: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3. 后序遍历

    • 后序遍历左子树,后序遍历右子树,根节点
    private void postorde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postorder(node.left, visitor);
        postorder(node.right, visitor);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
    

    应用:对于一些需要先子后父的操作后序遍历就派上了用场 上图后序遍历结果:

    1, 3, 2, 5, 4, 8, 10, 12, 11, 9, 7

  4. 层次遍历

    •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访问每个节点
    • 使用队列
    public void levelOrder()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Queue<Node<E>>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offer(root);
    
        while (!queue.isEmpty()) {
            Node<E> node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if (node.left != null) {
                queue.offer(node.left);
            }
    
            if (node.right != null) {
                queue.offer(node.right);
            }
        }
    }
    

    应用: 层次遍历可以在不使用递归的方式的计算出树的高度 上图在层次遍历后的结果:

    7, 4, 9, 2, 5, 8, 11, 1, 3, 10, 12

对于二叉树遍历的总结

前中后序遍历很好理解和记忆,都是通过递归的方式按左右子树处理顺序进行递归调用;需要记忆的是层次遍历,层次遍历使用到队列先进先出的特性将节点按层输出,可适用的场景也有很多.

关于二叉树的算法题

学数据结构后验证学习成果最佳的方式就是进行一些算法题实战 这边留几道题,感兴趣的可以实战一些:

翻转二叉树

二叉树的深度

二叉树展开为链表

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从前序与中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从前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注:前序加后序不能唯一确认一个二叉树,除非说明二叉树是真二叉树

二叉树搜索树

前面介绍了二叉树,二叉树的基础概念和二叉树的遍历方式; 这个小节就是介绍二叉树在数据结构上的一种应用;

数组是一种最基础的数据结构 对于动态数组而言,遍历搜索的平均复杂度为 O(n); 对于动态有序数组使用二分查找法,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O(logn),但是添加,删除的平均复杂都是 O(n);

但是二叉搜索树可以将添加,删除,搜索的最坏时间复杂度均可以优化到 O(logn)

概念介绍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英文简称为 BST 又被称为:二叉查找树、二叉排序树

  • 任意一个节点的值都大于其左子树所有节点的值
  • 任意一个节点的值都小于其右子树所有节点的值
  • 它的左右子树也是一棵二叉搜索树

要求:

  • 存储的元素必须具有可比较性
    • 比如int, double 等
    • 如果是自定义类型,需要制定比较方式
    • 不允许为 null

接口设计

int size() // 元素的数量
boolean isEmpty() // 是否为空
void clear() // 清空所有元素
void add(E element) // 添加元素
void remove(E element) // 删除元素
boolean contains(E element) // 是否包含某元素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设计

    protected static class Node<E> {
		E element;
		Node<E> left;
		Node<E> right;
		Node<E> parent;
		public Node(E element, Node<E> parent) {
			this.element = element;
			this.parent = parent;
		}
		
		public boolean isLeaf() {
			return left == null && right == null;
		}
		
		public boolean hasTwoChildren() {
			return left != null && right != null;
		}
	}
添加节点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添加很简单

UTOOLS1586449355380.gif

从根节点开始比较,大于所比较的节点就从其右子树继续比较,直到下个节点为空,小于所比较的节点就从其左子树继续比较.

代码实现:

    public void add(E element) {
		elementNotNullCheck(element);
		
		// 添加第一个节点
		if (root == null) {
			root = new Node<>(element, null);
			size++;
			return;
		}
		
		// 添加的不是第一个节点
		// 找到父节点
		Node<E> parent = root;
		Node<E> node = root;
		int cmp = 0;
		while (node != null) {
			cmp = compare(element, node.element);
			parent = node;
			if (cmp > 0) {
				node = node.right;
			} else if (cmp < 0) {
				node = node.left;
			} else { // 相等
				return;
			}
		}

		// 看看插入到父节点的哪个位置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lement, parent);
		if (cmp > 0) {
			parent.right = newNode;
		} else {
			parent.left = newNode;
		}
		size++;
	}
删除节点

删除二叉搜索树分 3 种情况讨论

  1. 被删除的节点是叶子节点的时候

UTOOLS1586450149435.gif

直接删除,根据该节点是其父节点的左节点还是右节点修改二叉树,如果该节点是根节点则树为空

if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null
}
if (node == node.parent.right) {
  node.parent.right = null
}
if (node.parent == null) {
  root = null
}  
  1. 删除的节点度为 1

UTOOLS1586450507933.gif

UTOOLS1586450628005.gif

用子节点替代原节点的位置 如果 node 是左子节点

child.parent = node.parent
node.parent.left = child

如果 node 是右子节点

child.parent = node.parent
node.parent.right = child

如果 node 是根节点

root = child
  1. 删除度为 2 的节点

UTOOLS1586452236933.gif

删除叶子节点和度为 1 的节点都很好理解,删除度为 2 的节点有点儿绕,用上图举例,删除 7 这个节点的时候,如果直接删除会使得左右子树分离,所以只能替换值,保留节点之间的连接. 为了保持二叉搜索树的性质,用来替换的值必须比 7 这个节点的左节点大,比右节点小.所以使用 7 这个节点的前驱节点或者后继节点来替代 7 这个节点.

操作: 先用前驱或者后继节点的值覆盖原节点的值 然后删除响应的前驱节点或者后继节点,前驱或后继节点肯定为叶子节点,删除方式和删除叶子节点的方式一致

前驱节点:中序遍历时的前一个节点,在二叉搜索树中前驱节点就是比它小的第一个节点 后继节点:中序遍历时的后一个节点,在二叉搜索树中后继节点就是比它大的第一个节点 这边举一个后继节点的代码实现为例

    protected Node<E> successo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null;
		
		// 后继节点在右子树当中(right.left.left.left....)
		Node<E> p = node.right;
		if (p != null) {
			while (p.left != null) {
				p = p.left;
			}
			return p;
		}
		
		// 从父节点、祖父节点中寻找后继节点
		while (node.parent != null && node == node.parent.right) {
			node = node.parent;
		}

		return node.parent;
	}

以上就是删除一个二叉搜索树中节点的分析 下面就是实际的代码实现

    private void remove(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size--;
		
		if (node.hasTwoChildren()) { // 度为2的节点
			// 找到后继节点
			Node<E> s = successor(node);
			// 用后继节点的值覆盖度为2的节点的值
			node.element = s.element;
			// 删除后继节点
			node = s;
		}
		
		// 删除node节点(node的度必然是1或者0)
		Node<E> replacement = node.left != null ? node.left : node.right;
		
		if (replacement != null) { // node是度为1的节点
			// 更改parent
			replacement.parent = node.parent;
			// 更改parent的left、right的指向
			if (node.parent == null) { // node是度为1的节点并且是根节点
				root = replacement;
			} else if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replacement;
			} else { // node == node.parent.right
				node.parent.right = replacement;
			}
		} else if (node.parent == null) { // node是叶子节点并且是根节点
			root = null;
		} else { // node是叶子节点,但不是根节点
			if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null;
			} else { // node == node.parent.right
				node.parent.right = null;
			}
		}
	}

二叉搜索树总结

以上我们探讨了二叉搜索树的添加和删除,二叉搜索树的查找并不复杂就不一一实现了,看官们可以自己实现试试. 二叉搜索树确实可以使得我们的搜索,添加,删除等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变成 O(logn).但是也有缺点,如果按顺序添加节点是二叉搜索树会退化为链表,时间复杂度就不在是 O(logn)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我们的平衡二叉树了,经典常见的平衡二叉搜索树有AVL 树和红黑树(点题了),下节我就带大家手撸一个 AVL 树和红黑树.

最后留几个二叉搜索树相关的算法题供大家实战

将有序数组转换为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的范围和

二叉搜索树的公共祖先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jinlin/p/1274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