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定义超融合的下半场 EasyStack的星辰与大海


发布会快要结束时,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终于谈起了他心中的“偶像”。


“我很欣赏埃隆·马斯克,不是因为特斯拉,也不完全是因为SpaceX,而是因为马斯克的个人理想,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的物种,将100万人移民火星。所以,我们的征程同样是星辰大海,EasyStack的目标就是希望成为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世界级云计算企业。”他说。


正所谓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成立于2014年2月EasyStack如今正大踏步的迈向公司的第一个五年。此时此刻,回望当初的那些同行们,有的已被“收编”,有的已彻底“消失”,唯有EasyStack却在市场中跑得越来越快。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EasyStack得以顺利走出创业公司的“硅谷悖论”,并在这场新赛道中可以加速奔跑?下一个五年,EasyStack又将以何种方式和定位,推动自身乃至开源云计算产业的壮大与成熟呢?


“三级火箭”加速成长


在陈喜伦看来,如同互联网行业中取得成功的公司依靠头部流量、商业化场景以及商业闭环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那样,EasyStack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企业云市场“三级火箭”的助推,即开源云大势、产品化突围和生态杠杆,具体来说:


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


第一,2014年至2016年是EasyStack商业模式的一级火箭,借助开源云大势和积极的代码贡献,EasyStack不仅在全球技术人员中获得品牌美誉度,也赢得了早期市场中头部专家客户的认可,实现了从技术价值网到用户价值网的渗透。


换句话说,开源过去是成本驱动的对垄断的长期博弈,但现在开源是主流趋势,新一代基础软件、系统软件都是以开源技术为核心。


他说:“我们判断以开源技术为支撑的新一代云原生应用的发展呈现飞速增长,到2020年,将有超过 50% 的企业在生产级核心业务中应用容器化的云原生应用,这一切都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新市场,也是EasyStack高速成长的最重要支撑。”


第二,从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客户成为开源云计算的簇拥者,业务场景也从测试业务为主走向敏态构建互联网核心,稳态替代虚拟化平台。同时,场景纵深、行业纵深、区域纵深共同构成了开源云计算的用户价值网,除了早期的专家企业客户,所有的规模企业客户都成为开源云计算用户价值网中的一员。


开源时代在全球领域做技术贡献的企业很多,但真正能够和早期用户握手之后,沉淀出创新性产品的企业很少。所以,EasyStack要完成二级火箭的助推,核心的思路就是开源技术的产品化突围。



第三,未来五年,在软件定义硬件的大背景下,开源商业价值网中的企业角色正呈现多样化趋势。生态中的各种角色相互协同,撬动的不仅是商业市场的规模效应,更能撬动生态网络的协同效应,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的“万物生长”。


但是,要实现生态的“万物生长”,EasyStack未来的选择就必须通过打造足够强的“生态杠杆”,进而实现撬动整个开源云的新生态,这也构成了EasyStack的第三级火箭。


不难看出,如果按照EasyStack的“三级火箭”驱动的新模式,那么如今的EasyStack已经完成了二级火箭的产品化突围阶段,并积极部署三级火箭——生态杠杆,这也意味着产品化和生态化无疑将是EasyStack团队未来工作重点。


定义超融合的下半场


基于此,EasyStack宣布在基础云平台上分别为专家客户和规模客户提供创新的云就绪超融合新品,即ECS易捷行云企业云和ECS Stack易捷行云超融合两类云平台,并将于7月正式上市。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 刘国辉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 刘国辉表示,未来针对不同的客户,EasyStack提供不同的产品形态,两者交付形态不同,部署架构不同,功能边界不同,有通用场景,也有各自独特的适用场景。


他认为,2018年将成为超融合下半场的分水岭之年,未来的超融合将走向云就绪的超融合,且具备支持多云、以应用为核心、微服务粒度升级是云就绪超融合的三大特征。


首先,支持多云能力,是指未来云就绪超融合不仅可以实现对计算、网络、存储的抽象,在企业用户对多云的需求下,还应当包括多云能力。


针对这种需求,ECS Stack提供了完整的云平台服务能力,不仅具备云主机+容器的双引擎计算服务,还能实现自助式访问IT资源,按需申请,敏捷交付;通过多级权限,层级配额,满足用户对于云服务的分配和管控能力,同时支持对云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精细化计量和可视化呈现。


按照EasyStack的产品路线图,ECS Stack还将第四季度引入EMS多云管理服务,支持多云形态的业务运营。



其次,以应用为核心,是指云就绪超融合的核心设计思想不是以底层资源分配为目的,而是以支持应用业务为目的,实现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基础设施的抽象,从管理资源到支撑应用的跨越。


据介绍,ECS Stack支持应用中心,目标是让企业级服务的创建、交付、下载如智能手机App一样简单。用户可以从应用中心选择认证的开源应用软件或商业应用软件,也可以创建和发布自己的应用到应用中心。不同租户之间的应用可以共享也可以完全隔离,充分保证租户应用的隐私性和隔离性。


值得一提的是,EasyStack还发布了ECS Stack和ECS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场景化方案,并发布ECS Stack在教育、医疗、政府、制造行业的行业解决方案。


最后,微服务粒度升级,是指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核心业务上云,传统的平台升级会影响业务连续性,而微服务粒度的升级方式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风险。


为此,ECS Stack控制平面采用全新设计的微服务架构,基于统一的微服务调度框架实现。不同控制服务之间相互独立,且严格隔离,能够基于微服务的细颗粒升级策略,实现无感知升级。这种微服务粒度的升级特色,便于新功能快速迭代,满足规模企业对业务随需而变的需求。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


与此同时,EasyStack还发布了ECS Stack硬件参考架构,曙光作为ECS Stack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将于第三季度上市相关超融合一体机,这也是EasyStack撬动“生态杠杆”的重要举措之一。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OO王瑞琳强调,ECS Stack产品的推出,不仅是“生态杠杆”的稳固支点,更是推动“三级火箭”的助燃剂和催化剂。


“通过ECS Stack,未来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行业合作伙伴进行产品级的合作,提供行业应用上云和简化交付的能力,进而实现行业纵深,这让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建立超过1000家的合作伙伴商业价值网。”他说。



由此可见,ECS Stack对标的不是Nutanix、VMware、Azure Stack,而是未来。ECS Stack不仅是通过超融合、软硬一体化的交付云计算,更关键的是ECS Stack希望突破单一公有云的限制,进而帮助用户走向多云的环境,这也是EasyStack在超融合下半场当中的立足点和新定位。


EasyStack的星辰与大海


值得一提的是,EasyStack还宣布完成由多家人民币基金投资的3亿元C+轮融资。


根据规划,这笔资金将主要应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云计算产品化的开发,以及企业解决方案的生态投入三大方向。同时,EasyStack还计划在2018年年内完成海外VIE架构的拆除,未来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



实际上,从2014年8月完成由蓝驰创投领投的200万美元A轮融资;到2015年5月完成由如山创投领投的1600万美元B轮融资;再到2017年1月完成由国科嘉和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并创下中国开源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可以说,EasyStack一路走来,除了建立了“三级火箭”的新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由此形成的技术、用户和商业三重价值网,无疑是EasyStack受到外界高度认可和广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一是,从技术价值网看,EasyStack自成立伊始起,就积极参与国际社区贡献和开源标准制定,不仅多次在开源核心代码贡献中进入全球Top10,还拥有一位OpenStack基金会独立董事,这意味着中国开源技术人员在国际舞台上从技术贡献走向标准引领,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提升。(参考:《以开源技术重构基础软件格局 EasyStack突破背后的价值启示》)


二是,从用户价值网看,EasyStack已经为超过300家大中型企业构建云平台,这其中既有国家电网、中国移动、清华大学、海尔、中经社等行业头部客户,也包括山东重工、甘肃政务云、广西广电、厦门航空等区域客户。同时,在国际市场,由于长期的国际化布局,EasyStack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赢得第一批国际客户。


三是,从商业价值网看,开源生态构建的开源价值网在基因上比传统生态构建的价值链更富于价值创造,更能产生协同作用。目前,EasyStack已拥有超过100家生态合作伙伴和超过300家渠道合作伙伴,未来依托更多产品化的落地,EasyStack的生态布局将走得更远。



综上所述,EasyStack依托“三级火箭”驱动和三重价值网构建的全新商业模式,无疑印证了一个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新时代正在来临,整个行业正在进入快速打开和规模化成长的新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EasyStack这样的创新型公司,还是巨头型企业的转型,未来都有机会在中国市场做大和做强,从而诞生出具备世界级水平的全新企业,而这也正是EasyStack的雄心与壮志,更是陈喜伦和EasyStack团队的星辰与大海。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跨界科技媒体人申耀(微信号:shenyao)创办,15年媒体工作经验,拥有中美两地10万公里公路自驾经验老斯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拥有专栏,致力于科技行业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读懂科技行业,知趋势,赢未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5aen4hhx17edo1/article/details/8041652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