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贝叶斯及机器学习

文章首发于 信息论及贝叶斯

引言

1956年,让机器来做聪明的事情的科学被称为“人工智能”。直到1997年,人类才创造出来能下象棋的电脑并打败了世界冠军。通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及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表明,感知其实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的脑却能够很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数字计算机不是人脑的一个好隐喻?或者,我们需要为计算机的运行找新的运算方式?

同时信息论的发展使得我们看到物理事件和电脉冲是如何转化为精神事件和讯息的。但是,在其最初表达中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一条信息中的信息量,或者更通俗的说,任何刺激中的信息量完全由那个刺激源来决定,这种界定信息的方法看上去很完美,实际上会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

比如在图像的处理中,图片是由像素点组成的,以此形成不同的颜色。比如看这样一张图片,它是一张简单的以白色为背景的黑色正方形的图片,这张图片中的哪些要素含有最多的信息?当我们的眼睛扫过一个颜色不变的区域的时候, 因为没有任何的改变,就不会产生任何的惊奇感。而当我们眼睛扫到边缘的时候,颜色突然变化,我们就会感到“惊奇”。因此,根据信息论,图片的边缘所含的信息量是最大的,这和我们的直觉也确实是相符的,假如我们用轮廓来代替这个 物体,换句话说,只留下有信息的边缘,我们仍然能够认出这个物体。


但是,这种表述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按照这种界定,当我们用眼睛扫一幅图片的时候,我们预测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样子的图片所含的信息量最多,完全由随机的点构成。比如电视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出现的“雪花”屏幕,如果说这样子的图片含有最丰富的信息,恐怕你是不会同意的。

出现这种矛盾的问题在于,信息论没有考虑到观看者本身,更根本的说,是没有考虑到观看者的先验知识和预期期望,这些不同会明显的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感知。

比如刚刚提到的黑色正方形,对于一些观看者来说,这就是一个黑色正方形,但是这个黑色正方形是俄罗斯绘画至上主义者的幻想、非具象艺术的首例,它是 Kazimir Malevich 于20世纪20年代年展示的。这个例子里,知道“这是一件重要的艺术品”的先验知识,可以改变你对这个黑色正方形的感知,虽然它的信息量并无改变。

Thomas Bayes 牧师

那么如何修正信息论使它能够考虑到观察者的不同经历和期望呢?我们可以说一条讯息携带的信息量可以达到改变接受者对世界信念的程度。要知道讯息承载了多少信息量给接收者,我们就得在讯息到达之前了解接收者的信念,然后才能知道接受者在收到讯息之后的信念改变了多少。但是,能否测量出接受者前先前的信念和信念的变化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每个学习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人都知道的贝叶斯定理。


提出贝叶斯定理的 Thomas Bayes 牧师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的一生(1702-1761)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是他在1742年却成为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直到去世后两年,他的经典论文才被发表,而后的一百多年来,他的经典论文依然为人遗忘而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20年代,他才声名鹊起。对于当时的英国皇家协会主席和统计学界的人看来,Bayes 是一个的的确确的伟人,而在统计学界之外,他毫无名气,而且那些了解贝叶斯统计的人也常常认为它缺少适当的客观性。

然而,20世纪末至今,Thomas Bayes 成为了一个超级巨星。如今当你学习概率论或者想要入门人工智能,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就是贝叶斯定理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各种理论。

贝叶斯定理火起来之后,也导致了统计学的贝叶斯学派和频率学派的不休的争论。理解这二者的区别,对于理解贝叶斯定理也有一定的帮助,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

频率学派

频率学派认为,我们要观察的现象,其分布是确定的,是一直不变的,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做试验来接近它。因此对于频率学派来说,可以通过大量的独立重复实验,观察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它出现的概率。针对模型 P(x;θ来说,频率学派认为模型的参数是存在且固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求出让 P(x;θ值最大的参数 θ(我们认为这样的参数更接近于客观存在的那个真实的参数),也就是通过不断的调整参数来使得通过该模型在该参数下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出现的概率最大。

可以看出频率学派是针对似然来进行建模的,他更关心的的是似然P(x;θ),也就是在怎样的参数 θ下能使得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出现的概率最大。因此针对这样的关注重点,通常使用极大似然法来求解模型参数。
基于这种思想的方法,其缺点很明显,就是
很容易过拟合,因为它的目标是尽最大努力来重现当前观察到的数据,这就是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所在。因此如何解决过拟合问题是基于频率思想方法必然要考虑的。通常我们会使用以下两种方法来缓解过拟合问题:(当然不限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很多其他的算法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决 Over Fitting 的问题)

    • 使用交叉验证方法

    • 使用L1L2正则化,即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正则项(罚项);

贝叶斯学派

对于贝叶斯学派,它不再相信上帝的存在,即不再相信任何的事件发生的背后都拥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分布,而更倾向于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不确定的,而这种不确定性更多是由于观察者自身所储备的先验知识所带来的。因此对于贝叶斯学派,其通常会基于观察到的事件来假设一个先验分布P(y),然后利用贝叶斯公式:

对先验分布的一个修正。因此对于贝叶斯学派,其认为对于事物的观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过程。

这里站在脑认知的层面对上面的贝叶斯公式做一个解释,假定现象 y 是我们要了解的,观察资料 是关于 y 的证据,贝叶斯定理告诉我们,鉴于新证据 x,我们应该更新多少关于 的知识。我们可以先不必担心这个等式的细节。重要的是,这个等式恰好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关于信念的数学等式。在这里,表达信念的数学术语是概率。概率提供了我们对某事的信任尺度。当我们对于某件事是完全确定的时候(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概率就是 1,可以表示为 p(日出东方)=1。如果确定某件事不会发生,那么概率就是 0。但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信念是不坚定的,处于 0 和 1 之间,比如 p(今天上班可能要迟到)=0.5,我得到了新的证据,那么这个处于中间的信念的概率就会不断地修正调整,比如上班之前,看了天气预报,等下要下大暴雨,那么这个信念可能就会发生显著地变化,当然有时候可能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贝叶斯定理可以精确的说明在已知新证据   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改变多少关于  y  的信念,这个等式中,P(y) 是新证据   出现之前我对于  y  的先验信念。 P(x|y) 是在  y  确定的前提下,得到证据   的可能性。 P(y|x) 是在考虑新证据后我对于  y  的后验信念。

结语

而事实上,我们可以认为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首先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的一切都来自于脑的反馈,而大脑是如何做出一个判断的呢?比如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每句话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做出判断的呢?

显然,脑的判断来自于各个感官(眼睛、耳朵等)的感觉,综合各个感官所提供的证据 P(x|y) 我们的大脑会做出一个基于我们已有的先验知识的判断。

当大脑的判断出现错误或者误差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也会利用这些新的误差(新的证据)来更新我们对于世界的信念,并产生一个更好的信念P(y|x ,一旦这种更新发生,我们的脑就对世界产生了一个新的信念,并通过感官察觉的活动模式进行新的预测。大脑每重复一次这样的过程,每循环一次,预测的误差就会减少一些,当误差变得足够小的时候,大脑就可以“知道”外在世界的东西到底是何物了,这在某程度上来说,这正是我们学习的过程。(而此时是否是真的知道呢?是否可以如这一节开头所说“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觉”?)。

这样一个认知的过程,除了在学习新的信念(比如学习新语言或者技能)的时候,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几乎体验不到的,因为,处理平常判断的时候,大脑的运算速度非常之快,快到我们自以为判断客观世界的物体到底是何物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大脑却永远的陷入这种永无止境的贝叶斯预测和更新循环当中。

所以,先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依据,当我们面对一个毫无先验知识的物体的时候,恐怕真的会像《West World》中的 host 那样脱口而出一句话:“It doesn’t look like anything to me”。

而这种思维易于用计算机模拟从而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且效果显著,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详细说明贝叶斯思维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方面的种种应用。

下一次的主题是最小二乘法。

本文的大部分内容摘自《心智的构建——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书,这是一本很久前读的书,最近学习机器学习的时候,觉得贝叶斯这一块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先验知识的“作祟”),仔细一想便想到这本书中谈到过,因此,重新翻出,形成本文,对于脑科学和认知科学感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一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文献引用


  1. 1.Chris Frith . 心智的构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发布了22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19 · 访问量 50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u1020935219/article/details/8079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