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版本2) [0x00][0x01] OSI参考模型和TCP/IP概述

OSI参考模型

Ps:先引入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这里有两哲学家A和B,他们两想交换哲学思想,但是语言不通,怎么办呢,找了翻译,他们就只找到了翻译A和 翻译B(杠精绕路),翻译A只会英语和法语,翻译B只会中文和法语,所以,他们打算使用法语来交换,翻译A把从翻译B那里传过来的话翻译为英语告诉哲学家,翻译B同样。这样两个哲学家便可以交换哲学思想了,对于两个哲学家而言,他们似乎是在和同层的对方打交道一样

同样的由于计算机上硬件不同,系统不同,软件不同,我们也需要同样的翻译A,B等等

因此计算机引入了分层模型

分层模型

分层原则:信宿机(接收端)第N层收到的对象应该与信源机(发送端)第N层发出的对象完全一致

Ps:我发邮件给别人,别人收到的得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不然没有办法解读我想干什么

典型的分层模型由两个:一个是OSI的7层参考模型   一个是TCP/IP的(DoD)四层模型

OSI(Open System In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联)

是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niaztion)在1983年提出的

应用层(老7):主要为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提供网络服务      eg:微信,FTP,Email

表示层:将数据表示为一定形式和格式的数据流    eg: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

会话层:负责通信主机间的回话的建立、管理和拆除,协调、通信双方

传输层:是参考模型的核心层之一,负责通信主机间端到端的连接(对于TCP来说还负责提供可靠传输、差错恢复、拥塞控制等额外功能)

网络层:是另一个核心层,它的功能可以用地址(通信主机标识)和最优路径(路由,寻径,每一个中间设备都为到达的分组或包找到一个最优路径,并送出)描述,它负责将每一个分组从源主机一路送达目的机

数据链路层:主要提供介质访问服务(通过物理地址识别通信主机,提供可靠的帧传递并做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等)

物理层(老大):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每一层都完成特定的功能,利用它的下一层为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和OSI参考模型异同:

TCP/IP将表示层、会话层的功能包含在了应用层中,也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到了物理层中

TCP/IP更简洁,但OSI模型更清晰明确,容易开发和排除故障

TCP/IP是在实践中产生,OSI仅限于理论和书本,并未实现

发布了43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7 · 访问量 3345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eroooooo/article/details/1014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