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设计相关指标(通信向)

算是对最近看的文献的一个总结,非科普。

目前来说,通信接入网中的关键特性一般指很大的信道带宽极高的信道速率数据可靠性要求频谱利用率要求;在电磁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恶劣的、快变的信道条件比较严重的射频器件损伤大量天线超密集基站,可能的无小区结构以及以TDD为主的传输模式

如果考虑这些因素,mmMAGIC项目和3GPP确定了未来通信系统中波形设计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

  • 频谱效率(可作为凸优化目标或者约束):即单位带宽的信道容量,这里请自行回忆信道容量公式,除以带宽。
  • 低PAPR(可作为凸优化目标或者约束):特别对于极高频率,没错我说的就是毫米波,为了保持小尺寸低成本的器件优势,低PAPR依然需要格外关注。
  • 波形对信道估计的鲁棒性(可作为凸优化模型考虑):在高速场景,特别是车辆场景中,信道的时间相关性至关重要,这里信道估计频选和时选,在高频场景下,带宽会变宽,信道的频选特性会更加严重。
  • 接收机对相位噪声/非线性功放的鲁棒性(可作为凸优化模型考虑):相位噪声一般来源于终端和基站笨振质量,还是刚才讨论的,低相位噪声的器件成本比较高,对需要密集布设的毫米波基站会有很大挑战。
  • 基带复杂度优化(编码部分需要考虑):主要是波形和相关的编解码,所带来的算法复杂度。基带算法复杂度对终端芯片一直都是很重要的指标,而且随着带宽增加,同时处理数据的要求提升,基带复杂度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
  • 时间局部优化(可作为凸优化目标或者约束,新优化约束?):移动通信中广泛使用的TDD传输,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呢?直觉上,TDD传输模式会要求频繁转换链路方向。那么短时突发传输(也就是URLLC所面临的问题)对TDD模式是一个挑战,因此如何限制波形在时域的持续时间,可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 MIMO兼容性(天线设计需要考虑):SU-MIMO和MU-MIMO模式是否兼容。

同样的,这些波形设计指标对雷达之类是否有用,依然值得思考。或许有时域限制的波形设计,看起来很美。

发布了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 · 访问量 33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7097614/article/details/10439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