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

1、相比锤子手机老罗 我更欣赏的是 小米 或者谷歌的发布会

我们从来不需要讲情怀 ,说自己加了多少班,难道 小米的工程师 谷歌的工程师就不加班 就没有工匠精神

2、老罗是教英语的 他没有在基层干过 雷军是程序员出身 基本上把IT行业的 职位都经历了一遍

这个就好像 一个学校的校长居然没有当过老师 他就不能体会到一线教师遇到的问题

3、PC的问题给PC解决 怎么在锤子手机上面变成了 由手机来解决

希望锤子手机还是专心做好手机 而不是把手机改成PC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其实他技术上面没有什么创新 也没有多少干货 更多的就是东边的技术搬到西边 然后说自己重新定义了XX

4、希望所有的公司和做事的人能够关心用户真正的需求,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5、反正锤子手机我不买

最后引用一个关于用户研究的文章

先了解用户研究的目的。在互联网领域内,用户研究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对于新产品来说,用户研究一般用来明确用户需求点,帮助设计师选定产品的设计方向;二,对于已经发布的产品来说,用户研究一般用于发现产品问题,帮助设计师优化产品体验。在这方面,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紧密相连,所以你还需要了解一下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然后了解用户研究的方法。用户研究有很多很多方法,一般从两个维度来区分,一个是定性到定量,比如用户访谈就是定性,而问卷调查就属于定量;前者重视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后者通过数据证明用户的选择。另外一个维度是态度到行为,比如用户访谈就属于态度,而现场观察就属于行为,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用户访谈是问用户觉得怎么样,现场观察是看用户实际怎么操作。其中每一种方法比如问卷设计,展开讲又会是一篇长长的文章,具体需要你自己学习了。最后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由于我刚刚从交互设计转入这个行业,分析这块也学非常粗浅。但同样一份报告,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信息,比如通过交叉分析法,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习惯,蛮好玩的。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一知半解,说得不对请指正。-----------------------------------------------------------------------第一次更新进入这个行业半年之后,体会非常深刻的一点是:——你要非常熟悉产品。如果你要做游戏的用户研究,那你就得熟悉游戏,如果你要做移动产品的用户研究,你要熟悉移动产品。熟悉产品才能深挖背后的原因,调研结果才能落到地上,才能给设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否则会飘到天上去。所以如果你对某一特定类别的产品感兴趣,多花点心思了解一下。既懂用研又熟悉产品的人才是企业亟需的,但这种人实在太少了,如果你能够做到这点,找工作不会是难事。-----------------------------------------------------------------------第二次更新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新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要被数据蒙蔽了。我们最近做过一个关于浏览器的调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用户觉得哪个浏览器界面更好看,结果出来的数据跟我们的预期差很远,选择IE的比例也蛮高的的。经过交叉分析发现,大部分用户选的是他正在用的浏览器,即,用户的选择受了熟悉程度的影响,但仍有部分用户没受此影响,比如猎豹、chrome,认为它们好看的比例远超过了实际在使用它们的比例。-----------------------------------------------------------------------.第三次更新这次更新给各位推荐一本书——《设计调研》: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用户研究相关内容,最后辅以案例分析加深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中国人写的,看起来流畅不费神。以下为读书笔记(部分表述方式有调整),旨在呈现用户研究的整个过程。一、选择研究方法在产品的不同的周期和设计阶段里,研究目的不尽相同,参考下面三图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
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生于行伍之间

最后我发现很多无人货架都搬走了 货损率很高 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什么用户关心的问题 不如搞成扫码支付的开门的柜子 柜子也不用搞什么 目标检测 直接放一个格子 扫码支付之后把东西弹出来即可

庆祝又一个伪需求破产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yixianwei/2116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