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Java教学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howard2005/article/details/102726230

浅论Java教学工作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华卫 646005

摘要:本文总结多年来Java教学的体会,同时也对未来Java教学提出自己的构想。希望能让Java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从知识、技能和品质三个层次上得到培养,为他们今后从事Java应用系统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Java、教学效果、知识、技能、品质

一、学科交叉是教育创新的温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进步。宇宙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各学科虽然研究某一方面的现象和规律,但毕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学也应该注重同类学科或异类学科之间的交叉,具体说来,我在教学中,主要体会如下:

1、同类学科的交叉:虽然是讲解Java程序设计,但我把它放在同类学科里,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横向的延伸是指通过Java与C、C#等编程语言的对比,让学生更好了解Java的优点,同时也知道Java具有的局限性;纵向的延伸是指在Java应用系统开发中引入后继课程《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如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开发过程的基本术语,引导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软件开发方面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同类学科的交叉,是为了把Java放在一个较大的背景下,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同时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异类学科的交叉:不要把编写程序或系统开发仅仅局限在理工科里,而应该脚踏文理两只船才有希望做好系统开发工作。写文章讲究义理和词章,义理为骨,词章为肉,一篇文章有义理而缺乏文采,当然是不能打动人的。孔子说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足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反之,一篇文章有文采而缺乏义理,则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又岂能震撼人的灵魂。据我的编程体会,编写程序也与写文章有相通之处,义理相当于程序的功能,是整个程序的核心和关键部分,也就是说你这个程序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哪方面的实际问题;词章相当于程序的用户界面,这是程序能否受用户欢迎和喜欢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之程序容易被用户接受。一个真正的编程爱好者会反复修改完善一个自己编写的应用系统,包括功能的增强和完善,希望自己的应用系统能够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而且会从审美角度反复修改用户界面,力求操作方便,外形美观,就像写文章需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一样,这是一个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过程。编程中的界面设计就涉及到了用户的审美需求,而功能设计绝对离不开逻辑的分析与架构,因此,要教好程序设计课程,必须立足于文理科的交叉,否则没有希望培养出合格的程序员。

总之,在Java教学中,不能仅局限在书本知识,而应该以Java为中心,让学生在编程实践中接触到更多学科的知识,培养他们综合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一直认为,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或技能培养对学生的前途更重要。

二、教材的编排方式

我认为好教材,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再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问题到理论,这个过程主要是归纳推理,而从理论到应用,这个过程主要是演绎推理。好的教材,应该通过合理的编排方式,把两个过程“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前的教材,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要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编写一个好教材是必要的基础,教材的编写要充分体现对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同时并重的指导思想。传统的教材,先理论后应用,先一般后特殊,先抽象后具体,这种编排方式,不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的基本规律,这种教材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很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技巧或教学手段的关系

教师不能太拘泥于教材,不能完全按教材的顺序来处理。教师应该对本课程有总体的把握,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很清晰的领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和重组,编写出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具有针对性的教案。教材跟教案是相互联系,而又绝对不能相互替代的;同一个教材,可以在多个班使用,但是教案必须体现出个性,体现出每个班不同的具体情况,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材体现了编著者的构思,而教案却生动地体现了教师的构思,如果,教案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提纲挈领地简化,而没有体现教师的构思,那种教案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在我眼里,教案是教师把教材和学生结合起来进行互动的一种构思,它体现了教师如何因人而异、灵活地处理教材的教学思想。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注重教案的编写工作。

尽管可以编写电子教案,或者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人际互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我认为,人机的互动总是有局限性,课件的制作并不能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各种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所以,并不能完全满足各类各层次学习者的需要,此时,师生之间的互动,就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不能太迷信所谓的先进教学手段,不要以为编写出好教材、设计出好课件、搭建了网络平台,就能自然获得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我觉得,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灵魂,而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是工具。一切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都应该服务于一定的教学思想,这样才能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不断前进。

我准备尝试一种新的“1+1”总体教学安排,打破常规的教学进度,当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大概是这样安排的:前半期,提纲挈领地把整本书的基本知识点简单讲完,当然要有学生的密切配合,必须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课后时间主动地、快速地学完一本书的所有内容,这无疑对学生又很大的挑战性,但是要相信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后半期,指导学生开发一至两个Java数据库应用系统,例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通过实战,把整本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以解决系统开发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一种系统开发的意识和技能,这无疑是这门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个根本目的,那么我们采用的教学安排就是成功的。

四、应用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品质

我认为,Java教学有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知识层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知识,了解如何开发应用系统的一般流程;第二,技能层次: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熟练编写Java应用程序的基本技能;第三,品质层次:在编程实践中,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细致耐心的品质,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知识层次和技能层次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品质层次更重要。我们培养的学生,也许毕业后并不见得一定会使用Java开发应用系统,也不见得会选择Java程序员这个职业,因此,关于Java的知识和技能,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也许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他们在这门课程中,在品质方面得到的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细致耐心的品质,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将让他们受益一生,无论从事什么不同的工作,这些品质都是必要的,而且直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协作,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oward2005/article/details/1027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