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面向对象06

1.内部类

  将类写在其他类的内部,可以写在其他类的成员位置和局部位置,这时写在其他类内部的类就称为内部类。其他类也称为外部类。

 内部类分为成员内部类与局部内部类。

 我们定义内部类时,就是一个正常定义类的过程,同样包含各种修饰符、继承与实现关系等。在内部类中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

 1)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中的成员位置。与类中的成员变量相似,可通过外部类对象进行访问。

  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访问格式:外部类名.内部类名 变量名 = new 外部类名().new 内部类名();

代码演示:

class Body {//外部类,身体

 

private boolean life= true; //生命状态

 

     public class Heart { //内部类,心脏

 

public void jump() {

 

         System.out.println("心脏噗通噗通的跳")

 

System.out.println("生命状态" + life); //访问外部类成员变量

 

}

 

 

 

}

 

}

 

 

访问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内部类对象

 

Body.Heart bh = new Body().new Heart();

 

//调用内部类中的方法

 

bh.jump();

 

}

 

2)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方法中的局部位置。与访问方法中的局部变量相似,可通过调用方法进行访问。

 定义格式:

class 外部类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class 内部类 {

 

//其他代码

 

}

 

}

 

}

 

访问格式:在外部类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进行访

代码演示:

class Party {//外部类,聚会

 

public void puffBall(){// 吹气球方法

 

class Ball {// 内部类,气球

 

              public void puff(){

 

     System.out.println("气球膨胀了");

 

}

 

}

 

//创建内部类对象,调用puff方法

 

new Ball().puff();

 

}

 

}

 

 

访问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外部类对象

 

Party p = new Party();

 

//调用外部类中的puffBall方法

 

p.puffBall();

 

}

 

3)匿名内部类

定义的匿名内部类有两个含义:临时定义某一指定类型的子类,定义后即刻创建刚刚定义的这个子类的对象。

作用:匿名内部类是创建某个类型子类对象的快捷方式。

定义格式:

new 父类或接口(){

//进行方法重写

};

 

代码演示:

//已经存在的父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public abstract void eat();

}

//定义并创建该父类的子类对象,并用多态的方式赋值给父类引用变量

Person  p =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

//调用eatp.eat();

 

 

使用匿名对象的方式,将定义子类与创建子类对象两个步骤由一个格式一次完成,。虽然是两个步骤,但是两个步骤是连在一起完成的。

匿名内部类如果不定义变量引用,则也是匿名对象。代码如下:

new Pers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我吃了”);

}

}.eat();

 

 

2.包的声明与访问

java的包,其实就是我们电脑系统中的文件夹,包里存放的是文件。

 

文件很多的时候,通常我们会采用多个包进行存放管理他们,这种方式称为分包管理。

 

在项目中,我们将相同功能的类放到一个包中,方便管理。并且日常项目的分工也是以包作为边界。

 

类中声明的包必须与实际class文件所在的文件夹情况相一致,即类声明在a包下,则生成的.class文件必须在a文件夹下,否则,程序运行时会找不到类。

包的声明格式

 

类中包的声明格式:

package 包名.包名.包名…;

如:Oracle网址oracle.com那么网址反写就为com.oracle

   

注意声明包的语句必须写在程序有效代码的第一行(注释不算)

代码演示:

package com.oracle; //包的声明,必须在有效代码的第一行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util.Random;

 

public class Demo {}

 

包的访问

在访问类时,为了能够找到该类,必须使用含有包名的类全名(包名.类名)。

 

包名.包名….类名

 

如: java.util.Scanner

 

     java.util.Random

 

com.oracle.Demo

 

带有包的类,创建对象格式:包名.类名 变量名 = new包名.类名();

 

     com.oracle.Demo d = new com.oracle.Demo();

 

前提:包的访问与访问权限密切相关,这里以一般情况来说,即类用public修饰的情况。

 

 

类的简化访问

 

当我们要使用一个类时,这个类与当前程序在同一个包中(即同一个文件夹中),或者这个类是java.lang包中的类时通常可以省略掉包名,直接使用该类。

 

如:com.oracle包中有两个类,PersonTest类,与Person类。我们在PersonTest类中,访问Person类时,由于是同一个包下,访问时可以省略包名,即直接通过类名访问 Person

 

类名 变量名 = new 类名();

 

Person p = new Person();

 

 

 

当我们要使用的类,与当前程序不在同一个包中(即不同文件夹中),要访问的类必须用public修饰才可访问。

 

package com.oracle02;

 

public class Person {}

 

import导包

导包的格式:

 

import 包名.类名;

 

 

当程序导入指定的包后,使用类时,就可以简化了。演示如下

 

//导入包前的方式

 

//创建对象

 

java.util.Random r1 = new java.util.Random();

 

java.util.Random r2 = new java.util.Random();

 

java.util.Scanner sc1 = new java.util.Scanner(System.in);

 

java.util.Scanner sc2 = new java.util.Scanner(System.in);

 

 

 

//导入包后的方式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创建对象

 

Random r1 = new Random();

 

Random r2 = new Random();

 

Scanner sc1 = new Scanner(System.in);

 

Scanner sc2 = new Scanner(System.in);

 

l import导包代码书写的位置:在声明包package后,定义所有类class前,使用导包import包名.包名.类名;

 

 

3.访问修饰符

Java中提供了四种访问权限,使用不同的访问权限时,被修饰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下表来说明不同权限的访问能力:

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同一类中

同一包中(子类与无关类)

不同包的子类

不同包中的无关类

 

 

 

    

要想仅能在本类中访问使用private修饰;

 

 要想本包中的类都可以访问不加修饰符即可;

 

要想本包中的类与其他包中的子类可以访问使用protected修饰

 

 要想所有包中的所有类都可以访问使用public修饰。

 

 注意:如果类用public修饰,则类名必须与文件名相同。一个文件中只能有一个public修饰的类。

 

4.代码块

 1)局部代码块

局部代码块是定义在方法或语句中

特点:

 ”{}”划定的代码区域,此时只需要关注作用域的不同即可。

 方法和类都是以代码块的方式划定边界的。

代码演示: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nt x = 1;

 

          System.out.println("普通代码块" + x);

 

}

 

int x = 99;

 

System.out.println("代码块之外" + x);

 

}

 

}

 

结果:

 

普通代码块1

 

代码块之外99

2)构造代码块

构造代码块是定义在类中成员位置的代码块

特点:

优先于构造方法执行,构造代码块用于执行所有对象均需要的初始化动作

 每创建一个对象均会执行一次构造代码块。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构造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构造代码块执行了");

 

}

 

Person(){

 

System.out.println("Person无参数的构造函数执行");

 

}

 

Person(int age){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Personage)参数的构造函数执行");

 

}

 

}

 

class Perso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erson p1 = new Person(23);

 

}

 

}

 

 

 

3)静态代码块

 

静态代码块是定义在成员位置,使用static修饰的代码块。

 

 

 

 

 

 

 

 

特点:

 它优先于主方法执行、优先于构造代码块执行,当以任意形式第一次使用到该类时执行。

 该类不管创建多少对象,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一次。

可用于给静态变量赋值,用来给类进行初始化

 

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静态代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静态代码块执行了");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sunlangui/p/1148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