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必备(五)---Win10 + Ubuntu16.04双系统

博文0(主要参考):https://www.cnblogs.com/Duane/p/6776302.html

博文1:https://www.jianshu.com/p/22cbd88af011

博文2: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08540/article/details/80157444 (不吃包子)

双硬盘装双系统教程: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08540/article/details/84297981 (不吃包子)

先安装好Win10,在安装ubuntu

一 先预留出分区空间

我是在安装win10的时候已经预留出来了,如下

特别提示: 一定要先压缩卷,对象就是我们预留出来的为ubuntu安装的空间

全部内存用上了

这个未分配状态才能被后面识别

如果没有,可以从C盘等盘符分出来空间给UBUNTU

由于我的电脑早就分好了,所以我就没有分区步骤的截图,请参照: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425e69e6bbd0c7be14fc164a.html

我在下面已经把链接内容搬了过来,只是写了我们用得着的部分,还有一点请注意:
这个“百度经验”中分的是“C盘”,你在分区时请根据你的磁盘大小进行分区,而且不建议分“C盘”,
建议分非系统盘,如果你不知道该分多大的空间,请先看一下后面,我写的Ubuntu安装时的分区设置部分。

(1)    进行分区之前,我们必须进入系统的磁盘管理。进入磁盘管理发方式有两种。
一种  是通过电脑属性,进入磁盘管理。
二种  是直接右键点击windows键(windows+X)选择磁盘管理。
三种  右键我的电脑,选择管理,磁盘管理  

(2)进入磁盘管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我的分区情况。
然后选择你需要进行分区的磁盘,点击右键,选择“压缩卷”,如图示。

(3)然后系统会自动的查询压缩空间,如图示:

(4)然后我们选择选择好需要压缩空间的大小。点击压缩:

(5)等一会,空间就压缩好了。如图示会出现一个可用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刚才压缩出来的空间:

(6)说明:磁盘分区做到这里就行了,不用再往下进行,
原“经验”还有后面的“新建分区”部分,在这里我们是用不到的,所以做到上面的步骤就行了。

2 默认已经制作好ubuntu系统盘

若没有参考
装机必备(四)---制作ubuntu 16.04系统盘:
https://blog.csdn.net/zjc910997316/article/details/91812182

3 安装Ubuntu

(1)  从U盘启动: 

U盘插在电脑上,选择启动方式为U盘启动

注意1: 如果你的电脑有两个USB...选项可供选择,可能一个带有“USB..UEFI”,另一个没有“UEFI”,请选择没有“UEFI”的
选带有“UEFI”的可能会出现问题,我有一个同学就是的,或者可以都试一下)  PS:不知所云,没遇到

注意2:关于如何从U盘启动,快速U盘启动什么的,还请根据自己的电脑型号自行百度,DELL是F12

下面是我的选择U盘启动的截图:

 遇到选择

1常试ubuntu without install

2install ubuntu

我选择2

提示:对此解释,这儿不要迷惑,你确实是还没有安装Ubuntu系统,但是此时启动的是U盘的ubuntu。
你可以把U盘当成已经装好了Ubuntu系统的硬盘来玩,也可以从U盘安装Ubuntu系统到其他的位置,即上文提到的预留区域。进入启动界面,选择try ubuntu试用,不要选择立即安装。
因为试用时,可以操作ubuntu,打开里面的浏览器查阅资料等。
立即安装后面的流程,是操作不了ubuntu系统的。PS:简而言之,试玩

(2) 欢迎界面: 

择了U盘启动后,等待一小会儿,
会出现如下“欢迎”界面(通过左侧的语言栏选择中文),
选择中文后,点击“安装Ubuntu”;

我参考的博客界面如下,原因可能是版本不同(。。

。。。)

(3)准备安装: 

接下来会进入“准备安装Ubuntu”界面:
这里勾选“为图形或无线硬件….”,然后点击“继续”。

注意:这里会检测是否已经连网,
没网的话,那个 "安装Ubuntu时下载更新" 的是不能选的,
我的因为截图用的虚拟机,连网了所以可选,
你安装的时候应该会是不可选的,点完继续后还需要等待一小会儿

我的:

另一版本:

 (4) 选择安装类型: 

上步之后进入“安装类型”界面,选择“其他选项”,之后继续
PS:这一步很关键,选择错了位置,会毁掉你windows系统上所有的数据。
选择“其他选项”,使用之前预留的独立区域来安装ubuntu系统

重要提示,此前我一直选择的是第一个与win共存

我的:

另一版本:

 

能看到这个预留的400G的空闲

(5) 分配空间

安装位置的选择及磁盘分区: 
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选择安装位置,分配分区。

这里非常重要!!!空闲分区给Linux系统的划分

PS: 此部分综合了两篇博文(博文1,博文2)
关于
分盘分的大小我选择了两者中的大的

博文1:https://www.jianshu.com/p/22cbd88af011

约30GB /           根目录
约8G     /swap   交换空间
约1G    /boot   
约400G/home

/    
大小:30G

这个是根目录,(用于)ext4,
挂载点:/,
分区类型:主分区

/swap   
大小:8G

这个是用于内存不够时,系统作为虚拟内存的空间,一般为内存的两倍,这里是直接选了  用于  
挂载点:选项卡里面的swap,然后就不用填写挂载点了,
分区类型:主分区

/boot   
大小:1G

其实有些人装的时候200m都够了,但是在后面系统要升级的时候,空间小始终不太好,反正空间不算小,就给了1G,(用于)ext4,
挂载点:/boot

/home

博文2: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308540/article/details/80157444

上图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ysy950803/article/details/52643737

第一次分区:

空闲处(之前分配的足够内存的压缩卷)点“+”,进行如下设置:

  1. 挂载点:“/”
  2. 大小:22000MB(博客1,2的最大值:30G)
  3. 新分区的类型:主分区
  4. 新分区的位置:空间起始位置
  5. 用于:EXT4日志文件系统

下图所示:

参考博客:

PS:点击还原可以撤回

第二次分区:

空闲”处,继续点“+”,如下设置,

  1. 挂载点:(不设置)
  2. 大小:2048MB(网上认为是物理内存2倍,其实1G就够了,顶多2G)(博客1,2的最大值:8G)
  3. 新分区的类型:逻辑分区
  4. 新分区的位置:空间起始位置
  5. 用于:交换空间

下图所示:

参考博客:

第三次分区:

空闲”处,继续点“+”,如下设置,

  1. 挂载点:/boot  (网上有的说不需要设置这项,但双系统引导时需要,先不要去理解这些)
  2. 大小:200MB(暂时设置为200MB)(1G)
  3. 新分区的类型:逻辑分区
  4. 新分区的位置:空间起始位置
  5. 用于:EXT4日志文件系统

下图所示:

参考博客:

第四次分区:

空闲”处,继续点“+”,如下设置,

  1. 挂载点:/home 
  2. 大小:(剩余全部空间,剩下显示多少,就多少
  3. 新分区的类型:逻辑分区
  4. 新分区的位置:空间起始位置
  5. 用于:EXT4日志文件系统

下图所示:

参考博客:

分配结果如下:

(6)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

分区设置完毕后,下方还有一项“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

默认是ubuntu引导
如果想用windows引导ubuntu,请选择你/boot所在的盘符。

红色框win,蓝色框默认ubuntu

参考博客:

PS:这里指的/boot是指windows的boot?,上图是我的选择,不知道对不对?

PS:关于这个我问了别人,如下:
那篇“装ubuntu+win10”博客不让评论,所以过来问老哥一下。
“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如果想用windows引导ubuntu,请选择你/boot所在的盘符。”
你所说的/boot是windows的吧?你截图的那个电脑不会是单系统吧,看着盘符分配这么干净,没有win10的盘呀

点击现在安装

(7) 简单操作

1 xxx盘已被分割,将被格式化,选择“继续

PS:这里没有截图

2  选择上海,继续

3  选择汉语

4 用户名,计算机名,密码

 

 

 

 

关于分区,想在这里说一下(不需要看可以跳过):

最开始我只分了是三个分区:“/”  “/home”  “swap”  其实还需要一个挺重要的分区,就是"/boot"分区
如果你的电脑只准备安装Ubuntu,个人感觉“/boot”不要也行,但是要是双系统的话,强烈建议分出一个"/boot",这会在以后提供很大的便利。

分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以下内容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 /boot - 200 MB ; 实际需求大约 100 ~ 200MB,如果有多个内核/启动镜像同时存在,建议分配 200 或者 300 MB。(个人建议:200MB ~ 300MB)
  • / - 15-20 GB ; 15-20 GB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取值。(个人建议:15G短时间用不完,长期使用的话,建议20GB~25GB)
  • /home - [不定] ; 通常用于存放用户数据,下载的文件和媒体文件。在桌面系统中,/home 通常是最大的文件系统。(个人建议: 多多益善)
  • swap - [不定] ;在拥有不足 512 MB 内存的机器上,通常为 swap 分区分配2倍内存大小的空间。如果有更大的内存(大于 1024 MB),可以分配较少的空间甚至不需要swap 分区。(个人建议:感觉现在电脑的配置可以不要swap,但是也会用的着的,所以还是建议多少分点)

注意: 使用虚拟机时建议使用 Swap。如果你的磁盘空间实在是足够大的话,对上面的各个分区也可以酌情、适当地增大空间(这个自己体会吧)。当然如果磁盘空间不是很大的话,,也可以适当减小空间,但是尽量不要小于最小值(/boot 200MB)

以上只是个人的建议,从我现在的磁盘使用情况来给你们说明一下。(在此又想多絮叨几句,本博客第一次写于16年4月份吧因为换了固态硬盘,Ubuntu又重装了,大概是16年10月份,当时对各个分区并不是很了解,分的不是很合理)。当时我为Ubuntu系统总共分了大概120GB的空间, 这是我的不怎么合理的分区,不要照着下面分区,其中:

   /boot ---- 2GB------> 结果只用了100多MB,白白浪费了 1.8GB

   / ------ 50GB-------> 结果到现在也就才用了,14GB不到,有36GB的空间在那里“呵呵”

   /home ---- 60GB ------> 不是我省着用,都不敢怎么存东西,早就用完了,文件都清过几次了,现在主要是一些来编程、学习的东西( 搞 Android 开发 那些东西 就将近20个GB啊...),其他东西都不敢乱存了。

   swap ------8GB ------> 平时也是在那闲着,不过不一定某一天心血来潮在Ubuntu上装个Mac 或 Win 虚拟机,那就用得着了,所以这也是我上面建议多少分点儿的原因。(现在主要用的是Ubuntu,但是为了交作业有时还得切换到Windows去写word文档,虽然Ubuntu也有office软件,不过和微软的office在一些格式上会存在不兼容,出现排版错误,作业还是得用微软office写,所以在Ubuntu里装一个Win系统的虚拟机装上office,就不用来回切换系统了。)

好了,啰嗦了一大堆,下面看分区吧:

 又要啰嗦了,我的虚拟机中只有一块完全空白的磁盘,大概120GB吧(在安装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磁盘显示的大小可能不止120GB,会有点出入,这个不要太纠结,想要了解的自己去查下资料吧)。

  /boot 分区:  ------ 300MB

                这里又要多说几句,虽然啰嗦,不过请先看完这些...下面的图中/boot分区类型选择的是"逻辑分区",由于要把Ubuntu引导安装到/boot中,所以到后面"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要选择"/boot"分区,不过我在多次安装的过程中,遇到了以下的一些情况:

PS:非常感谢文中提到三篇博客作者的分享,我实践非常成功!!!

博客3:https://blog.csdn.net/ZingHd/article/details/80036449

出现两个问题:
1 ubuntu引导win10
出现了ubuntu引导win10的问题,需要更改引导


Windows引导Ubuntu最大的好处:
当不再需要Ubuntu的时候,直接在Windows磁盘管理中将其所在所有分区删除,然后将EasyBCD中对应条目删除即可。
但是尴尬的是这个全是灰色的,不可选


2 出现多个隐藏分区
红色是我设置的,蓝色是莫名其妙多出来的
我出现了此博客相同的问题,出现了5个新加卷,都是20k左右大小的,应该是隐藏卷

解决办法:直接--我的电脑,右键管理-->磁盘管理-->删除蓝色对应的卷
在ubuntu下

下面四个对应 win10 的 F,G,H,I  盘
但是为啥会出现107.4G盘,这个名字很奇怪,这个盘就是C盘
奇怪的是win下是100G 的C盘,在这里是107G

博客4:https://blog.csdn.net/kyjl888/article/details/80789149

可以把ubuntu下的挂载卷改名

最终结果

win10下面看:

450M       恢复分区
100MB    EFI系统分区
约30GB   /           根目录
约8G       /swap   交换空间
约1G       /boot   
约400G   /home

UBUNTU下看: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jc910997316/article/details/9182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