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处理和编程实践Hadoop

首先也是非常支持天善搞的读书分享这种活动,对于知识的沉淀和分享都非常有益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都吐的比较多,而刚入门时一手操刀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处理在11年的时候是写了不少,很多文档现在也都找不到了,很可惜当时也没有那样的意识都整理下来。现在回头来看,慢慢都是泪,从MySQL、sql server、oracle到Hadoop、mapreduce。14年的时候也出过不少这块Hadoop、mapreduce的好书,有时间可以去找找读一读,这次围绕:
1.Hadoop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架构、mapreduce并行计算技术设计思想和功能特点;

2.Hadoop系统的安装和操作;

3.HDF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HDFS文件系统操作命令、基本编程接口和编程示例;

4.Hadoop mapreduce并行编程框架、工作过程和mapreduce编程接口;

5.Hbase、hive这些安装、功能特点、组成结构、编程;

6.Hadoop系统优化和功能增强;

7.mapreduce基础算法程序设计,数据挖掘的基础算法包括kmeans、knn、贝叶斯、DT这些;

8.基于mapreduce的应用编程案例,像搜索引擎、微博传播分析、并行化图像搜索、城市路径规划等。

这次数据开发系列片会重点从这些方面去介绍分布式的东西,也希望后面能够有时间把关系型的数据库这块也补上。

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开源框架,在很多大型网站上都已经得到了应用,如亚马逊、Facebook和Yahoo等等。对于我来说,最近的一个使用点就是服务集成平台的日志分析。服务集成平台的日志量将会很大,而这也正好符合了分布式计算的适用场景(日志分析和索引建立就是两大应用场景)。

当前没有正式确定使用,所以也是自己业余摸索,后续所写的相关内容,都是一个新手的学习过程,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只是希望记录下来可以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什么是Hadoop?

搞什么东西之前,第一步是要知道What(是什么),然后是Why(为什么),最后才是How(怎么做)。但很多开发的朋友在做了多年项目以后,都习惯是先How,然后What,最后才是Why,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浮躁,同时往往会将技术误用于不适合的场景。

Hadoop框架中最核心的设计就是:MapReduce和HDFS。MapReduce的思想是由Google的一篇论文所提及而被广为流传的,简单的一句话解释MapReduce就是“任务的分解与结果的汇总”。HDFS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的缩写,为分布式计算存储提供了底层支持。

MapReduce从它名字上来看就大致可以看出个缘由,两个动词Map和Reduce,“Map(展开)”就是将一个任务分解成为多个任务,“Reduce”就是将分解后多任务处理的结果汇总起来,得出最后的分析结果。这不是什么新思想,其实在前面提到的多线程,多任务的设计就可以找到这种思想的影子。不论是现实社会,还是在程序设计中,一项工作往往可以被拆分成为多个任务,任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相关的任务,可以并行执行;另一种是任务之间有相互的依赖,先后顺序不能够颠倒,这类任务是无法并行处理的。回到大学时期,教授上课时让大家去分析关键路径,无非就是找最省时的任务分解执行方式。在分布式系统中,机器集群就可以看作硬件资源池,将并行的任务拆分,然后交由每一个空闲机器资源去处理,能够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这种资源无关性,对于计算集群的扩展无疑提供了最好的设计保证。(其实我一直认为Hadoop的卡通图标不应该是一个小象,应该是蚂蚁,分布式计算就好比蚂蚁吃大象,廉价的机器群可以匹敌任何高性能的计算机,纵向扩展的曲线始终敌不过横向扩展的斜线)。任务分解处理以后,那就需要将处理以后的结果再汇总起来,这就是Reduce要做的工作。

图1:MapReduce结构示意图

上图就是MapReduce大致的结构图,在Map前还可能会对输入的数据有Split(分割)的过程,保证任务并行效率,在Map之后还会有Shuffle(混合)的过程,对于提高Reduce的效率以及减小数据传输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后面会具体提及这些部分的细节。

HDFS是分布式计算的存储基石,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其他分布式文件系统有很多类似的特质。分布式文件系统基本的几个特点:

  1. 对于整个集群有单一的命名空间。
  2. 数据一致性。适合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模型,客户端在文件没有被成功创建之前无法看到文件存在。
  3. 文件会被分割成多个文件块,每个文件块被分配存储到数据节点上,而且根据配置会由复制文件块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图2:HDFS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展现了整个HDFS三个重要角色:NameNode、DataNode和Client。NameNode可以看作是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管理者,主要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命名空间、集群配置信息和存储块的复制等。NameNode会将文件系统的Meta-data存储在内存中,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了文件信息、每一个文件对应的文件块的信息和每一个文件块在DataNode的信息等。DataNode是文件存储的基本单元,它将Block存储在本地文件系统中,保存了Block的Meta-data,同时周期性地将所有存在的Block信息发送给NameNode。Client就是需要获取分布式文件系统文件的应用程序。这里通过三个操作来说明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文件写入:

  1. Client向NameNode发起文件写入的请求。
  2. NameNode根据文件大小和文件块配置情况,返回给Client它所管理部分DataNode的信息。
  3. Client将文件划分为多个Block,根据DataNode的地址信息,按顺序写入到每一个DataNode块中。

文件读取:

  1. Client向NameNode发起文件读取的请求。
  2. NameNode返回文件存储的DataNode的信息。
  3. Client读取文件信息。

文件Block复制:

  1. NameNode发现部分文件的Block不符合最小复制数或者部分DataNode失效。
  2. 通知DataNode相互复制Block。
  3. DataNode开始直接相互复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igagag/article/details/9029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