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进行一场“认真准备的学术汇报”

版权声明:非技术文章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私信作者。技术类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ztf312/ https://blog.csdn.net/ztf312/article/details/88540252

实验室经常会开组会,分享最新文献、介绍近期工作、做年度总结等。很多同学习惯于在这种会上灌水、蒙混过关。

这样做表面上看省时省力,其实会带来负面收益。因为听众会从一场昏昏欲睡的演讲里体会到这个人不怎么样、或者不怎么真诚。更糟糕的是这种浪费它人时间的行为可能会让一些“惜时者”愤怒。尤其是在,前后有优秀演讲对比的情况下,能力高低、品质优劣,一览无余。

近两个学期,我有幸听了X同学的两场课堂汇报。第一次我误以为他把组会PPT拿来讲:因为实在制作精良、内容丰富,不像临时做出来的。直到第二次课堂汇报,他拿出了一样质量的作品和内容,我才明白这是他的一种习惯和学术态度。我从这个同学身上学会,如何进行一场认真准备的学术汇报。

他会首先把文章搞懂,把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搞清楚。比如,会把复杂问题和概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会把文章中没讲的、或者读者不清楚的背景知识,额外做功课来交代清楚。

在做ppt时候,他会多以图片展示、精心梳理,很少有大段文字。这点说起来容易,很多人不当回事。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担心自己记不住(或者不相记)大段文字,因而把它们一股脑贴在ppt上。其实根本没必要。因为连你自己都记不住,读者怎么能记住。而且,读者都去读ppt上的字了,谁还听你讲!

(有一次,在我给我导师讲PPT过程中,其中一页贴了文字的截图。我看他在读,就稍微转头解释,他也瞬间由读ppt转变为主要听我讲。)

在整个汇报过程中,他是语速不紧不慢的,带着读者思路由浅入深。我注意到,一页ppt中的图片有多少含义,他就说多少。他不会因为赶进度而快进或跳过,也不会拖沓念很久。让人感觉他的汇报有一条主线,他一直是在顺着他的思维主线,有序展开陈述。辅之以匀速,听众也接收得比较顺畅。

最后,他在演讲过程中站得直、没有过多小动作。因此整个人在台上,会显得有一股精气神。不过我也注意到他的一些问题,就是会不自觉地走动或晃。曾给过建议,不过目前似乎仍没克服。

总结起来,经验就是:搞懂->梳理PPT逻辑->控制语速和节奏->站直/坐直

其实这些所有技巧背后,展现得就是一个人的态度和精气神。

态度好了,前期工作就会做得充分,也会多加模拟和演练,最终的展示和演讲也会流畅。精气神保持住了,才会完整地把自己的工作呈现出来,不会受外在因素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演讲者既准备好了,也实际做好了。

其实,听众是能感受到演讲者的态度和用心的。一场优秀的公共场合汇报,会引起听众中的志同道合者的共鸣。他们因此会形成对演讲者的个人看法,这回带来一些正反馈:比如对这个人或工作的认可和赞许,进一步合作的意愿,甚至赢得关键时刻的支持。

因此学术工作者应重视每一次正式场合的发言,做好准备,practice、practice、and practice!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tf312/article/details/8854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