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W Term1 问题与对策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也总结出来了之前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压力有时候会很大。
一周的作业还没做完,下周的又要来了,然后过两天Lab上要交的作业还没写完,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常常会让我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上学期我选择了硬扛,把这种压力当成自己的“脆弱”,觉得是一种需要克服的东西。结果往往扛一段时间后就“崩溃”了,会有两三天左右的时间完全不想学习,任何正事都做不了。

现在我觉得压力是需要疏导、发泄的。运动,唱歌,打击感很强的电子游戏,其实都是一种宣泄的途径。而我之前的娱乐方式主要是看小说以及漫画,自然是无法减压的。

其次,留学在外,情绪不太稳定,时常感到莫名的孤独抑郁。
这个我想每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人都会遇到,我虽然没有一些新闻中的同学表现那么极端,但这种负面情绪也常常影响到我的学习生活。原本是这周应该解决的作业,哦豁,抑郁了,什么都不想做,结果就拖到了下周,诸如此类。

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多运动。是那种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运动量。多晒太阳。多社交,经常和朋友们开party,一起出去吃饭玩耍。香蕉和巧克力也有助于抗抑郁。这一套整下来,情绪就和我在成都的时候差别不大了。

然后,我的学习状态和方法存在问题。
上课挺容易走神的,然后自习效率比较低。

所以这学期我买了平板电脑,因为很多同学都是拿这个来记笔记。我发现在平板上写写画画,一会儿看大屏幕,一会儿看平板屏幕,比一直盯着大屏幕要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且笔记更有针对性(因为是直接在课件上做笔记)。至于自己效率低,我想到了两个办法,第一是尽量避免在房间自习,要去图书馆,否则在房间里条件反射地就很懒散。另外一个方法是给自己计时,比如我现在写总结,我就计时40分钟然后手机放旁边,让精神紧张起来,提高效率。

另外,是我这学期对自己的新要求。
上完课以后,当天就把上课的内容梳理一遍,也就是看着课件再过一遍。这样对于自己学了什么,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都心中有数,并且不容易遗漏问题。想我之前,上课好像也听懂了,也跟着老师的节奏,下课了你问我讲了些什么,我其实也说不太上来。并且上课时候的问题,我虽然记在笔记本上,但我下课了真的每次都有去弄懂吗,并没有,甚至时间久了回头一看那潦草的字迹和含糊不清的几个单词,都忘了自己当初是哪里不懂。但是如果下课了再梳理一遍,就不会把问题遗漏了。

希望自己这学期别再过得像之前那么狼狈,完全是挣扎着幸存过来,也希望期末分数能稍微考高一点吧,HD是不敢指望的,然而D还是有奔头的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067569/article/details/8793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