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之迷思

昨晚在注册一个新的xcode developer的账号的时候,看到下面的安全问题:“小学时候最喜欢的老师?”
我脑海里马上浮起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汤老师,然后使劲去想她的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年少时候的经历让人难忘,但那时候小孩子们似乎只知道喊着老师,并不在意老师的真名,只知道老师的姓和老师的脸。
她有着一张白皙的脸,脸上有一些雀斑,这使她更有一种温润可亲的感觉。
小学时候的孩子,忙着在游戏中胜过对手,对于学习其实没有太大兴趣,在满头大汗和男生们玩了一天,或者一个人赌气发誓要把橡皮筋跳出隔壁小姐姐的水平而在楼下小树林练习到天黑的我,经常到了晚上才想起来作业还没有做,而睡魔永远不可战胜。第二天被一条杠的小组长的白眼冷暴力着,家长会当然是各科老师猛烈地告状和学霸父母一脸的困惑。
汤老师的温婉是三年级时候我最大的救星,她对我的信心也逐渐拯救了我的三分之一灵魂。
前三分之一的灵魂是我的同学、三条杠大队长所拯救的,情商极高的她的友谊教会了我同学关系中的平衡。
剩余的三分之一灵魂是在五年级遇到语文陈老师后被拯救的。

这样的汤老师,现在想起来竟然面目也都模糊了,而名字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记忆的深渊中打捞起来。现在中学老师都还历历在目,也或许因为中学的同学还在搞同学聚会,而小学是几乎不太可能。
人的记忆真是非常脆弱,有个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在极端的情况下,竟然连最亲近的人,也渐渐认不出来。

曾经和一个日本人讨论过《失乐园》,我问遇到喜欢的人而离开普通人的轨道究竟有什么意义?他说人生就是回忆,而经历构筑了回忆。但如果记忆也能够被涂抹和改写,最后又能剩下什么。

佛教中的智慧常常让我醍醐灌顶,但也有些理论我不置可否,有个关于奈何桥的说法,人投胎下一世前会把所有记忆都抹去,人生的智慧和记忆都无法积累,如果佛教中人类的声明是神所设计,不知道这样的设计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中国人常常爱问: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其实问的当然不是意义,而是结果是什么?比起爱追逐过程的日本人,更注重实际、追求结果的中国人却最后被剥夺了一切从头再来,因而佛教教导人们要放下,因为最后都是归零。

不过因此佛教更让我不解,如果佛教教导人们不要追求和执着结果,为何不多多规劝人们注重过程的愉悦?不然人生一世究竟其终极意义和快乐在何处呢?为何又处处告知人们相由心生,一切皆幻呢?这样一种逻辑上并不严密的理论,似乎仍然被很多受众所接受。

牛人们追求不朽,要打败时间,有的说要文字打败时间,有的要建立文化政治遗产,有些建立体系,然而这些传承依然需要人类的记忆,而记忆就是学习和忘却的反复。

我所在大学的少年班中,有不少是记忆力超人,比如可以一目百行,过目不忘,可以将一本历史书中的历史事件全部一个不拉地记下来。速算心算也是建立在记忆力之上,更有人说,记忆力是一切智商的起始。
人类的智力,似乎是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记忆力,一个是逻辑能力,这两项组成了电脑的核心,其他是一些进程调度,类似于交通梳理。人类大脑还有一个部分是电脑无法超越的,那即是直觉,仿佛是乘上一辆直达火箭,直接到达结果,没有任何推理过程,而其中机制无法解释。
至于情感等,属于体内化学反应范畴,而有时候会影响大脑的决策,很难说一定是积极因素。

人类一直在对抗记忆力减退,比如文字、录音、录影、数据库的建立等等,一边探索和获取新的知识一边不要丢失既有的知识。
如今很多知识都可以网上google一下,google是人类的好朋友。
然而被商业利益驱动的百度,经常用一些广告来戕害我们的大脑,百度是我们脑中的橡皮擦。
可能用百度的朋友要注意大脑蜕化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4310785/article/details/8727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