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走出应试的阴影——《逆袭大学》连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86153884

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4.3 走出应试的阴影

不必将考试太当回事

让学习跳出考试的圈套

做学习的主人,不做考试的奴隶


4.3 走出应试的阴影

如果有机会将学习由应试转向真正面向人的发展的轨道,大学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沉浸在考试的海洋,只拿个毕业证的目标,大学也完全接纳。如何去学,决定权在学生。即使老师要安排考试,学的方式,也可以不与考试的要求挂得那么紧的。

不必将考试太当回事

实际上,大学中有些课程进行考试是合适的,能促进学生学习到课程的本质,也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也有不少的课程,用答一份试卷的方式进行评判显得不合适,甚至可笑了。有些课程,参加了整个授课的过程,即可算通过;有些课程,随着学习的进展,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论文或要求设计的作品,也可以算过关,可以根据完成的情况分出个三六九等来。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有更多的灵活、实效的考核方式。

《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是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由十九封信组成。其中有一封信专门讲了关于考试的问题,其中描述了他所承担的艺术课程及按规定要执行的期末考试:“知识就像糖果纸,课程面授过程就如糖果,真正传达交流的是那种甜味,糖果有时已是多余,因为它带来某种负担,糖果纸更是包裹运送糖果之外皮。庄子说‘得鱼而忘釜’,固持尚在鱼,得了鱼,煮出一锅浓汤,尝尽鲜美,鱼亦须忘。”在这样的对照下,朱教授指出:“期末考试却要把糖果纸拿来展玩。”

类似的可以拿来做笑料的事情不少,其中有高校管理规定中不合理的成分,需要师生共同推动与改进。在我承担的课程中,尤其是由我说了算的考查课中,我常标新立异,采取一些更能减轻学生负担的,鼓励学生真正提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考核方式。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在我的教学中,也常用着我也觉得不合适的方式进行考核,个中滋味甚是苦涩。印象最深的一次,在一门更注重设计能力的课程中,我第一节课时即向同学们宣布,要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考核设计能力,希望将学习重点放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上。但授课期间就感觉到同学们并未按考核方式引导的那样去关注设计,甚至到考前,也不见复习。我明白,这是开卷惹的祸,对开卷的概念,普遍的认识是到时候抄一抄就可以了。的确,有些开卷考试是这样。结果在考卷上,本该自由发挥的题目,有相当多的同学牵强附会地从书中照抄一些句段应付,给分心不甘,不给分却担心成绩单过于难看。类似的尴尬还有几次,现在我很少用开卷考试,要么不考试,要考就闭卷。在我近年来参与的教学检查中,老师们给出的考核方式也越来越多,但看到的应付也越来越多,是老师纵容了学生,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绑架了老师?这个问题留给读者回答。当学生仅将获得一个分数当作学习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和考试上的一切革新都是枉然。学生将中学应试教育中练就的各种伎俩搬到大学中,不管有意无意,作为大学教师,很多情况也被逼得把重点放在考试分数上,学生对付的办法多的是,这里就暂不说采取作弊等手段去谋不当利益了。

作为教师,期末出题是个折磨。按说在教育学中关于出题有一套现成的原则和方法,要紧贴教学大纲出题,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全面测验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还要突出教学重点,讲究题型搭配、结构合理,把握好试题难易程度和试题数量,让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期的平均成绩在某一范围内,成绩还能呈现出正态分布。但是实际情况呢,一则考虑到这一套正规方法太麻烦,二则在教学效果不能保证的前提下按教学大纲要求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出题甚至成了奢望,往往凭着在教学中的感觉,既想着考出学生们的水平,又想着能让上岸就上岸,挂上一片谁都难受;既想着不能让下届的学生认为考试这么好过而不予重视,又想着自己辛苦工作就用这种水平的考试交待而心有不甘;此外,还总是担心试题太简单,交待不过去教学检查。

就在这样一种七扭八歪的心理下,一份试卷出炉了,其中的题目,尽量编些课堂讲过的、学生做过的,改个参数,动个细节,唯恐学生答不上来。出完的题要和前几年考过的题目对照一下,尽量避免重复,但有时也故意留些重复,给喜欢专门收集旧题的学生开扇偏门,这也算是渡人过海。再去审视这张试卷,会发现有很多要求学生具备的技能没有在试题中体现,一些设计能力不敢考核,取而代之的是用一些填空、简答之类的题目,间接鼓励了学生延续应试的学习。有些时候编选择题,拼凑ABCD各选项时常常引得自己也要发笑。我知道有的同行有划范围,甚至提前讲原题的做法,我不屑于这样做。但有时出完了题目,会在复习课的时候给出暗示。苦恼的是,暗示的目的是在于将学习内容与考试内容建立联系,很多同学是在复习课之后才开始复习,有些人还戏称是快考试了才开始预习,课堂上的暗示并不会产生反响。

我讲这些,是告诉大家,真不要将自己的学习标准与一次考试的分数挂得那样紧了。出考题时,比我认真的教师多的是,他们认真工作,希望借助这份试卷让学生考出水平,让学生借助考试知道自己的水平。我也知道,将考试当过场,顺应学生的呼声,让学生顺利通关的教师也不是少数。

无论如何,我作为在考试上不认真工作的教师应该作出检讨,在分数决定一切的环境下,分数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负担,分数不再可靠,这也算不得坏事。如果不是有关规定的约束,如果不是我的学生没有考试就不会学了,我宁愿在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中的步子迈得更大些。常听有的学生讲“我某某课学得不错,考了90分”,学得不错与考得不错是否等同,需要斟酌。大学的课程,一次考试很难概括课程和学科,无法达到对相关的思维方法、技术全面考核的目的,分数并不具有足够的发言权。也常能听到有的学生“没有学好,才考60多”的沮丧,兴许是你所吸收的知识的核心和本质在考题中并未体现呢。

因为分数在大学中仍然大行其道,我选择了适当冷落它。考试可以作为参考,分数却不必太当真,但一定需要找到考试之外的评价自己学习的方法,以此对自己的学业有个总体的把握。在学会学习的内涵中,学会自己评价学习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对学习进程掌控的高级阶段。

有一位和我关系很亲密的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的学习非常努力。在他大一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聊起了他的学习。他谈到学习上的唯一目标就是要争取好成绩,得奖学金,将来考研。我意识到了他对考试的情结太重,提醒他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重视实践,要找到考试之外的评价自己学习的方法。显然当时没有说服他。一番辩论之后,他反问我:“难道作为一个学生,追求高分错了吗?”我回答:“没错,但不够。”这次谈话就此结束。三年后,他已经进入毕业季,我在人人网上吐槽教学中遇到的一件推动实践学习而遭遇来自学生方面阻力的事情,他给我留言讲:“说到这情况,我也感慨万千,我也差点跟他们一样,但是我庆幸我没有,因为你。你还记得那次我们的谈话吗?自从那晚你指导了我的大学应该如何去过,我的大学生活就完全改变了,我也是从那之后才真正进入了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的作用不可小觑,成绩也上去了,最重要的是自信也建立了。”

这样的事例,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有参考价值。在大学,分数不必太当真,但也绝不是玩不要分数的潇洒。摆脱应试的控制,不是说不要考试了,而是在考试之外,我们要找到别的标准和追求。这些标准不似分数直接和方便,但却是指导个性化学习、获得自我满足、让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的保证。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不要走了极端,一讲考试的负面影响,就立即彻底抛弃了考试。考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其作用无可替代,没有好的成绩,绝对不是好学生。即使前述的有低分高能的学生,一定是某些环节没有处理好,最起码,在考试中能够体现的辨析、分析、计算的能力方面有缺失,而这些,对一个工科的学生,也是核心的能力。低分高能同学的“能”中,更多是“技能”。技能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积累下来,也能够达到一定的境界,这是这部分同学足以鄙视成绩的资本。不过,如果能够借着追求像样的考试成绩,他的综合能力必然能再上一层楼,大学在他的人生中,价值会更大一些。

摆脱应试的控制,需要对纯粹的以应试作为目标的学习作出彻底批判。高中阶段围绕高考学习,这是一个需要接受的现实,我们更需要放眼未来。有些人很清楚自己心中只有考试,而有些人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或者意识不到,或者拒绝承认。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平时不把考试当回事,考试周将考试太当回事。在应试思维下,在将学习的意义完全归于分数的情况下,平时没有学习,考试周是变味的学习。这需要大学生三思。让考试在学习中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在学习中开发出考试之外的我们可以依赖的因素,找回内在的学习动机,这是大学生应该作出的选择。这需要用智慧支撑,也要用行动实现。

让学习跳出考试的圈套

要在学习中摆脱应试的控制,需要从考试的单一目标中走出来,发掘出自己学习的内在动力,找到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愿意投入以真正提高能力为目标的学习。目标明确后要用行动实现,但大学生们却常常采取了一些低效、无效的学习行为,这是在长期应试型学习中形成的不良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同学们习惯了一种类似“套公式”的思维。中学的应试教育采取了题海战术,学生在课后被要求做大量的题目,翻来覆去,从不同的角度去演练,只要套对了公式化的原理,题目基本上就能解出。从应付考试的角度讲,这种办法对老师讲是最省力的,甚至也是获取高分最有效的办法。就在长达十年左右的套公式过程中,潜意识中养成的习惯是,对现成的原理,不用质疑,不用分析,不用拓展,不用理解,有题目作依靠,能解出题目,这就是学习的所有意义。实际的状况是,能解出题目,并不是能力提高的表现,顶多是建立起了知识点和题目之间简单的条件反射。当对学习的高压一旦撤出,一旦没有了题海,这种反射会立刻解除。读者中的大学生,不妨对照一下自己:高中时解得纯熟的数学题,进入大学时即使现成的公式摆在面前,有多少大学生还能淡定对待。不是进入大学后发生了什么,而是题海中习得的那一套早在高考结束就崩塌了,经过几个月,已经完全是废墟了。

无论中学还是大学,课堂上讲的内容,往往是概括性的知识,也常常在介绍这些一般性知识后配些例题,以加深理解,以及能够让理论接地气,能够联系得上实际。这是惯用常见的模式。学习的过程,需要用研究的思维进行下去,无论是抽象的理论,还是现实的应用,都可以依着提出问题、用术语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去探究,沿着前人已经走过的路径重现。我们掌握了知识,欣赏了研究过程,借此提高了研究和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尝试创新,即使失败了,也是一次丰收的历程。这种的学习,以及学习模式上的探索与做题无关,不用也不能总是套公式,套同类型题,但由于知识之间的充分交互仍然存在,会做题的目标仍然可以达到。不再套公式、不再做很多的题,但在学习中的思考有增无减,学习效果反而更好。

在题海中度过的应试教育,使学习的目标集聚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考试。这是一种极端功利的学习,造成的是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缺失。古有“买椟还珠”的故事,而今,我们却屡屡陷入搞不清楚题目和知识,哪个是珍珠,哪个是匣子的窘境。做完了题目,套用知识是手段,结果是题目做完了,知识忽略了。这就不难解释平时作业做过的题目在考试的时候做不出来的情况,只顾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将此作为结果。在习惯的驱使下,潜意识中就忽略了回顾与品味题目中内藏的知识,以及总结理论是如何与实践结合起来的。差这么一个环节,断掉了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血肉联系,使两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相互融合而是继续脱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不足为奇。即使大学的老师采用了意在提高学生真正能力的教学手段,但是学生不能做出改变,用应试的标准、态度、思维和方法去学,各自的努力演变为误解中的内耗,找到学习内在动力的目标遥遥无期。

在应试的思维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于是有了押题、猜题、背答案的做法。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会将本该一视同仁的知识分成重点、非重点,考的、不考的,产生出N多的偏见,断掉了知识之间本来的联系。本来借助于彼此之间联系就可以整体掌握的知识,却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分开地去记忆,得到的是打了折扣的结果。本来是可以极尽想象无限拓展的问题,偏偏限在某课本中的某段话的陈述中,将之作为标准答案去强记。在我从事的程序设计课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是企图靠着“背”程序的方式学习程序设计。考试中,或在解决问题中,给出的驴唇不对马嘴的程序,依稀就是课本中的某道例题,而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被忽略了。这是用应试方法学习和备考的一个典型反面案例。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好,能背会多少程序?将来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哪怕是收集全了天下的教科书,岂是能够涵盖全的?日新月异的IT业中,创新一直是,并且也将一直是主题曲,用这种思路去学习,无疑是钻了死胡同,即使能侥幸通过了考试,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将继续付出代价。

我平时的教学,几乎不会提示学生这个问题期末必考,那个问题每年的考研都离不了之类的话题,而有些老师在课堂中是时时强调所谓重点的。这两种做法各有道理,不必完全一棍子打死谁,于我而言,只想帮助学生树立内在的学习动机,因此也无意再强化其他的外在激励。在摆脱应试思维控制的过程中,我将坚持我的做法,同时也更希望在应试思维已经根植于内心的情况下,大学生也积极地做出调整。

我在大力鼓吹着摆脱应试的控制,但总感觉背后有人狠狠地盯着我,冷冷地质问:“照此下去,考试不过,拿不下毕业证,岂是你能负得了责任的!”这一声质问,恰是要我们要警觉的。摆脱应试的控制,绝不是摆脱和逃离考试。考试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我们不能也没有去排斥,而只是要在学习中摆正考试的位置。当真正除去了应试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束缚,走上了真正健康的学习之路,保证掌握知识、塑造品质的同时,考试要通过并拿下高分的目标,也将是其中的一个顺理成章的部分。

我们在学习的问题上,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一粒种子,收获的不仅是果实,还要有荫凉和风景。最耀眼的诸多的果实中,包括能让人愉悦的好看的考试分数,这一分数保证你在升学、就业等一系列挑战中,遇到的是一路绿灯。我们要去追求的,不是考试这样一个单一、狭窄的目标,还有学习的快乐,以及能够体会到的能力的提高。这种更难以把握的目标包含了考试,其中有些环节也为了考试,但同应试学习相比,已经不是一个层次和境界了。这就是我所期待的自由的学习。这需要老师和学生都作出改变。人的力量来源于改变,追求智慧的大学生要做到这个关键的改变。

做学习的主人,不做考试的奴隶

最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学生向我倾诉:“老师,我努力了,可还是不行。”不行体现在他们的考分低,稍一了解也能够判断出,学生该有的能力,确实也不具备。发出这种呼声的,女生多于男生。不少同学,很乖地按老师的要求看书,做作业,最后的结果还是说学不会。有不断责怪自己不够努力的学生,我知道的情况是,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时间上的耗费已经不必再多。深入了解后我的判断是,学习中用力的方向、原则不对。考试成绩不佳,是因为对考试看得太重,对考试的依赖太强,纠正办法是要在学习中“去考试化”。头痛未必要医头,脚痛的根源不一定在脚上,凡事要找到根本才是,成绩不佳需要做的是在心中将考试淡化。

真正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佳的学生,往往心事重重,考试之前更甚。有的人,会不停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挂掉”,会在人人上,在QQ空间里表达着这样的不安,甚至在签名中,写上“我觉得要挂”。这是自己制造的极其负面的暗示与压力,让努力学习一直处在一种过度的焦虑中,结果是,真的“如愿”挂掉了。

建议的做法是,有努力的学习作保证,让学习的心情轻松一些,多发现学习中的点滴收获,体味学习中辛苦的快乐。多想象自己学有所成后的自豪,而不是时时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之中,唯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放得开,学习效果才能保证。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能到达“去考试”的境界,学习的动力将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后得到的快感。摆脱了考试框架的控制,会不断地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与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学习需求。这时,完全个性的、自主性的学习体系也就水到渠成,进一步的学习,构造起来的将是个人独特的知识体系。

有些同学的努力学习,没有将学习应该进行的环节贯彻到底。还是以学习编程序为例。有些同学尽管起步困难,但总是可以通过执著的投入,圆满完成了该完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以至于到完成任务的那一刻可能已经到了可以忍受的极点。享受了这份喜悦,当前的学习就告一段落。其实,如果再花一点时间去总结和体会一下其中的思路,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编程能力的提高会更大。这样做的时间久了,形成了习惯,也不会那样难受,带来的是能力的提高的加速,思维的扩展,举一反三的感觉也会到来。当遇到考试时,没有经过题海战术,照样可以将未遇到过的题目当作旧相识,考试成绩自然不在话下。学习思路上改变一些,捅破了影响学习效果的“窗户纸”了,面对的是新境界。需要做的,就是向前再多走一步。

我要求我的学生要将平时练习过的程序写成博文发表在网络上,模板中有写小结的要求。2011级有一位同学坚持的最好,他的小结,有时总结知识点及其联系,有时会谈谈对老师设计题目用心的猜测,有时发表自己的感想。写小结的过程中,他会发现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是在他“稀里糊涂”完成任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这样的感悟带着他再去看书,或者变换一种思路完成同样的任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就这样总结编程的学习,编程没有那么枯燥,而且精彩一直不断。

在和考试相关的大学学习中,如何度过考试周,对新生是个新鲜事。有学生说,大学的一个学期,就是“16周的幼儿园加上3周的高三”,想想这的确是有些大学生的写照。大学每学期会有两到三周的时间,不安排别的事情,只安排几门课的考试。对于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的同学,这是一个繁忙的时节,熬夜临阵磨枪,煲重点、押题,目标直指期末考试。大一的很多同学发现这段时间没有人管,不用上课,也没有作业,直接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一位同学在博文里讲了,他们两科考试中间有一段不短的间隔,于是几个好“兄弟”在宿舍里疯玩了一周(想不到能玩什么),直到考试前一晚上才开始复习。自然,这也是该慌张的时候了。有几位平时学习情况很好但考试成绩糟糕的同学,当我问及原因时,他们说考前对考试通过蛮有把握,所以,考试周没有复习。

这又是应试思维支配学习的一个例子。当我们仅将眼光盯在那一个分数上时,不可能看远了。事实上,在大学中,各门课程的进度很快,很多时候学生来不及消化,新的内容就已经开始。这是由大学要传授的知识量决定的,习惯这种快节奏是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大学里,即使某课程有复习课,老师也仅是提纲式地进行总结。复习的事情,需要学生自己安排和落实。考试周的时间,是用来考试的,而每门课程考试前要留出时间,就是让给学生去自己总结。进入大学的人要知道,考试周是将课程中知识整合起来的最佳时机。

通过考试周的总结,平时学习中很多没有搞明白的问题,会纷纷被招安。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获得的是一颗颗珍珠的话,考试周的几天时间,就是要将这些珠子串成项链。编织的项链多了,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也便构建起来。考试周的复习与考试相关,意义却是超越考试的。只记住了一些知识点,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只做了一些死知识的容器。只有形成体系的知识,才是未来创新、应用的源泉。

将考试周当作突击周的同学,算是胡乱摸了几颗珠子应付检查,有些充其量就是几颗鱼目。检查通过了又要如何,这些珠子迟早要还回去的。而平时认真学但考试周没有有效安排的同学,让那些珠子随意散落,日后珠子的流失,也并非没有可能。这些事情,和考试能过不能过没有关系,我讲的是学习。

学生要学习,学生也要考试,考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考试的话题总是讲不完。考试永远是一种形式,一个手段。考试是那片糖纸,我们要的是甜味。正因为我们被考绑架得太久了,处理好学习与考试的关系,才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幸福,做学习的主人,不做考试的奴隶。

返回到【全文目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xhelijian/article/details/86153884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