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快速排序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blog.csdn.net/suiyueruge1314/article/details/85310319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英语:Quicksort),又称划分交换排序(partition-exchange sort),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步骤为:

  •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基准"(pivot),
  •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结束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递归的最底部情形,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虽然一直递归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结束,因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中,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

快速排序的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实现:

# 快速排序算法
# 1、和二分查找思路比较相似,取参考元素将其他元素进行二分
# 2、递归重复
# 3、递归停止条件:len(arry) < 2,返回arry
def quicksort(arry):
    if len(arry) < 2:
        return arry
    else:
        pivot = arry[0]
        less = [i for i in arry[1:] if i <= pivot]  # 列表生成式,生成小于第一个元素的
        greater = [i for i in arry[1:] if i > pivot]  # 列表生成式,生成大于第一个元素的

        return quicksort(less) + [pivot] + quicksort(greater)  # 列表拼接


print(quicksort([1, 5, 3, 4, 2, 15, 8, 20, 46]))

时间复杂度

  • 最优时间复杂度:O(nlogn)
  •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 稳定性:不稳定
    从一开始快速排序平均需要花费O(n log n)时间的描述并不明显。但是不难观察到的是分区运算,数组的元素都会在每次循环中走访过一次,使用O(n)的时间。在使用结合(concatenation)的版本中,这项运算也是O(n)。

在最好的情况,每次我们运行一次分区,我们会把一个数列分为两个几近相等的片段。这个意思就是每次递归调用处理一半大小的数列。因此,在到达大小为一的数列前,我们只要作log n次嵌套的调用。这个意思就是调用树的深度是O(log n)。但是在同一层次结构的两个程序调用中,不会处理到原来数列的相同部分;因此,程序调用的每一层次结构总共全部仅需要O(n)的时间(每个调用有某些共同的额外耗费,但是因为在每一层次结构仅仅只有O(n)个调用,这些被归纳在O(n)系数中)。结果是这个算法仅需使用O(n log n)时间。

快速排序演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uiyueruge1314/article/details/853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