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制造业----CAE行业感想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lzwdlut/article/details/83020359

刚跳出行业4个月,就像写点关于CAE行业的认识。

  1. CAE是智能制造的必要环节。最近几年,站在咨询公司的角度来看,CAE行业感觉不如过去了,软件越来越不好卖了 ,咨询服务越来越难做了,新鲜血液和人才貌似越来越少,但实际上正说明了仿真在走向真正的实用化,真正的在企业中生根发芽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仿真的应用,招聘了仿真分析工程师,提出了实际的仿真需求,积累了具有行业深度的仿真经验,导致单纯的CAE厂商无法招聘到高级人才,咨询项目也是越来越难。所以,CAE已经开始成为设计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久的将来肯定能焕发第二春。

  2. CAE不再单纯做点上的事情了,而是扩大到线、面,扩大成仿真云平台,融入企业研发的大流程中。这点上,非常佩服安世高层的眼光和战略定位。十年之前,安世就已经预判到仿真计算和企业精益研发的关系,搭建了自己的精益研发平台,将仿真融入其中。目前安世这块已经衰落,但是其他公司这几年也意识到这些,研发出一些类似产品。目前安世的仿真二次开发团队和软件研发团队,仍有一批元老级的仿真系统实施专家,在为企业做仿真专业平台,而且积累越来越多,目前已有一些针对行业的专业仿真系统和仿真云平台产品。这几年,很多公司也在做仿真二次开发和专业系统建设,而且项目机会也非常多,相信这块以后几年仍将是仿真行业聚焦的重点业务。

  3. CAE仿真未能真正在中国制造业中普及,未能发挥很大价值,主要应该还是门槛高,高级人才短缺。首先,CAE高级技术人才一定具有深厚的力学和计算力学基础,并且一定要科班出身;目前的CAE行业,除了力学专业外,很多都是来自机械、材料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这些人一般用几个CAE软件没问题,经常从事着售前工作,给客户讲PPT,做培训等。他们能解决一般性的力学仿真问题,比如基础静力学、基础传热学、基础流体力学的问题。但是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基本上很难抽象出一个合适的力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其次,一定要具备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这也是区别一般工程师和专家工程师最重要的一点。很多力学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具有牢固的力学基础,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也能对应到相关的力学模型,但是由于缺乏大量实际经验和思考总结,很难得到一个合理的计算结果。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根据实验结果来不断调整模型参数,最终也可能会得到一个合理的计算结果,但给客户的感觉就是,CAE没法指导设计,不太靠谱,结果都是靠瞎调参数凑出来的。因此,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专家,10个里能出1个就不错了。培养一个专家,成本有多高,也就可以想象到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专家一般都在国内各大研究所,而很少待在企业的原因。我想只有制造业的利润和工程师待遇提高之后,CAE仿真才有普及的可能。

  4. 离开CAE才四个月,发现兴趣又重新回来了,业余时间可以帮着别人解决问题,可以再算算筷子夹豆腐、房间空调降温、站在公交车哪个地方最凉快等实际问题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zwdlut/article/details/8302035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