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脑理论

前些天在土豆网上看到一个名为“日本第一头脑王”的节目。它邀请了全日本非常出众的八个高智商的人进行角逐,最终选出一个最聪明的人。节目很精彩,出现的问题几乎囊括了各个不同的领域。如若没有绝对的高智商、超强的记忆力和多领域学科涉猎,恐怕很难回答其中的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问题。不过选手们果然实例出众,不愧是百里挑一的高智商天才,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答案,令人惊叹不已。


看完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智商究竟是天生的还是通过后天培养可以提高的。于是在网上找寻各种科学依据,但是结果让人沮丧。人的智商基本在两岁前就已经定型。聪明的人天生就聪明,愚蠢的人天生便愚蠢。所以,高智商的人群才被称为天才。自从了解到这一事实,我也只能够自我安慰一下,寄希望下辈子能够有机会体验一把天才的感觉。不过,也正如现实所证明的,高智商不代表有高成就,比如布什父子的智商据说只有90多,属于偏下的水平。而很多在科学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也并非出类拔萃的天才,做科学更多的需要钻研精神和对科学的热情。后天的努力虽然不能让我们的智商更卓越,但是却足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具价值。


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寻求提高智商方法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about.com这个网站。这是The New York Times旗下的一个网站,上面囊括了多种多样的与科学有关的文章。它的教育板块下面有一个心理学板块,里面有很多关于大脑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材料。我看了一些,觉得颇有意思,而且有一些内容确实具备相当的实践价值。于是决定把这些有趣的材料翻译过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我想还是先从左右脑理论开始吧。这部分的内容相信大部分人多少有所了解。但是考虑到这是后面其他一些文章的基础,还是简单复述一下吧。

根据左脑/右脑支配理论,大脑的左右部分分别控制不同类型的思考。而且,一般说来,人们更偏向于其中的一种思考类型,而不是两者平衡发展。比如说,倾向于左脑思考的人通常更具有逻辑性、擅长分析,并且更客观,而倾向于右脑思考的人则通常更直观,更有思想性,也更主观。

左右脑理论来自于1981年的诺贝尔奖得主Roger W.Sperry的研究成果。Sperry在研究癫痫病的影响时,意外的发现切除胼胝体(连接大脑左右半球的结构)能够减轻或者消除癫痫症状。然而,在左右半球间的交流通道被切除后,这些病人却表现出其他的一些症状。比如,有些病人发现无法自己叫出一些被右脑处理的事物,却可以叫出一些被左脑处理的事物。基于以上信息,Sperry推断语言功能是由人的左脑控制的。之后,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并不像曾经认为的那样左右完全独立。比如,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某些学科上,比如数学,左右脑同时协作时能力最强。

根据左右脑支配理论,右脑在表达和创新上表现得最好。以下是一些与右脑有关的主要功能:

  • 识别人的面孔
  • 表达情感
  • 音乐
  • 阅读情感
  • 色彩
  • 想象
  • 直觉
  • 创造力

而左脑则被认为更适合逻辑、语言和分析性思考。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更好:

  • 语言
  • 逻辑
  • 批判性思维
  • 数字
  • 推理

那么,了解这些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帮助你认清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从而帮助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某些偏右脑性格的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口头说明,那么把相关的指示写下来并且开发自己的组织技能会让他们受益更多。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iangwlee/article/details/767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