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_林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林业地理信息数据管理之八(中)

- 林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陈家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二、变化图层的处理

乡镇林业站得到分发的数据后,就可以依据本年度变化的数据进行矢量化修改,比如将2016年的林地数据修改为2017年数据,然后我们需要生成变化图层,可能会包括营造林图层、森林采伐图层、森林灾害图层和林地占用征收图层等。

(一)需要的资料

1、上年度林地数据(小班、界线等);

2、本年度的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图、表、报告等);

3、形成的本年度林地数据。

(二)处理过程

1、将2016年林地数据和2017年林地数据加载到地图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2、打开“地理处理”-“联合”,输入要素选择2016年和2017年林地现状,选择一个输出的要素类,要在数据库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3、联合的作用是将两个图层中空间上不同的部分裁剪出来,并将两个图层的属性都保留在这个面上: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如果我们想要得到2017年和2016年的变化部分,可以将相同的部分删除,通过“选择”菜单中的“按属性选择”,将相同的属性都选择出来,操作图层是联合图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般来说如果2016年的小班和2017年的小班相比较,空间上是一致的,属性上地类、林种、起源、森林类别、林地权属、林地保护等级、公益林事权等级和工程类别是一致的,我们就认为前后期没有变化;

5、将没有变化的小班选择出来,统一删除掉,剩下的就是变化小班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6、然后我们可以分析数据了,上图有三个小班我们可以通过分子式将前后期的地类进行比较,下面的就是后期地类和前期地类:

最上面的小班,后期地类是采伐迹地,前期地类是有林地,那么就是森林采伐小班;

中间的小班,后期地类是未成林小班,前期地类是采伐迹地,说明是营造林小班;

最下面的小班,后期地类是非林地,前期地类是有林地,说明是林地占用征收小班;

7、通过逐一对比分析,再用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复核一下,就可以得到分别导出形成各个专题变化图层,最后将2017年林地现状和变化图层提交给县林业局。

三、数据的合并处理

当各个乡镇林业站完成工作任务,将数据成果提交给县林业局之后,就要将数据进行合并了。

(一)需要的资料

1、各个乡镇的数据成果;

(二)处理过程

1、将各个乡镇的数据加载到地图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2、打开菜单“地理处理”-“合并”,将各个乡镇的数据合并成全县,输入数据集选择所有乡镇数据,指定一个输出数据集: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合并结束后,就得到全县2017年林地现状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样通过分发数据-矢量化数据-合并数据,我们就完成了全县的数据处理工作。

四、拓扑检查工作

拓扑是用于表达空间数据之间关系的,例如相交、重叠等等,有些拓扑关系是我们从事林业工作中不存在的,所以拓扑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林业空间数据的错误,高级点来说,也可以用于分析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决策分析提供支撑。

在上面所说的数据分发、数据处理和数据合并三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拓扑检查。目前,我们处理的主要是面状图层,所以就介绍拓扑规则中的面规则,线规则和点规则也是同样道理,我们只要分析什么数据关系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就知道应该如何制定拓扑规则了。

ARCGis的面规则主要有:

1、必须大于集群容差;

2、不能重叠;

3、不能有空隙;

4、不能与其他要素重叠;

5、必须被其它要素的要素类覆盖;

6、必须互相覆盖;

7、必须被其他要素覆盖;

8、边界必须被其他要素覆盖;

9、面边界必须被其他要素的边界覆盖;

10、包含点;

11、包含一个点;

在不同的处理过程会使用到不同的拓扑规则。

(一)数据分发处理

1、林地数据是行政区域全覆盖的,所以当县林业局拿到数据的时候,首先要检查一下林地数据边界是否和各级行政边界重合,如果不重合的话,数据就有问题了;

2、当数据分割处理完成后,需要检查一下分割后的各乡镇数据是否和乡镇界线重合,有没有超出边界的情况?

3、拓扑检查必须要在数据集中,所以首先要建立数据库,将数据添加到数据集中,可以在ARCCatalog里面操作:

这里写图片描述

4、打开数据管理工具-拓扑-创建拓扑,输入要素数据集选择刚才建立的数据库下的数据分发,输出拓扑起个名字:

这里写图片描述

5、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拓扑-向拓扑中添加要素类,将需要检查的要素逐一添加进去:
这里写图片描述
6、然后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拓扑-添加拓扑规则,向拓扑检查中添加相应的规则,

7、首先需要检查下发的所有面图层有没有空隙和有没有自重叠,添加如下规则,所有面图层都要执行:

这里写图片描述

8、逐一将规则添加到“检查1”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9、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拓扑-拓扑验证,发现没有错误,说明这两个面图层没有空隙和自重叠:
这里写图片描述

10、我们把数据修改一下,故意产生重叠面:

C:\Users\Jia Che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6231860![这里写图片描述

11、再进行拓扑验证,可以发现已经有错误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12、启用拓扑编辑工具,对拓扑错误进行修改:
这里写图片描述

13、象下面这种飞地的情况就不属于拓扑错误了,可以人为的屏蔽掉:

这里写图片描述

14、单个面图层的拓扑关系比较简单,就是检查空隙和自重叠,下面我们需要检查林地数据和行政界线之间的关系,比如小班界线有没有超过行政界线范围等;

15、比如现在我们需要检查下发的2016年林地数据和本县的县界是否互相覆盖,规则选择本县行政界线和2016年林地数据互相覆盖:
这里写图片描述

16、进行拓扑验证,会发现没有任何错误:
这里写图片描述

17、如果我们把某个小班数据修改一下,故意画出县界外:
这里写图片描述

18、再进行一次拓扑验证,就会发现林地数据和行政界线不能互相覆盖,有一个小班超出界线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19、第三种规则就是两个面的边界必须覆盖,这是为了检查林地小班数据是否都在各级行政界线之内,需要把界线放在前面,小班数据放在后面:
这里写图片描述

20、进行拓扑验证,发现了四处错误:
这里写图片描述

21、找到其中一处错误,发现是由于我修改数据导致小班超出村界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22、把小班界线修改一下,在修改的时候记得开追踪,再次验证,可以发现这条错误已经消失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二)数据处理过程

1、自身有没有空隙和重叠?

2、小班线有没有超出乡界?

3、小班线是不是都包含在村界之内?

4、变化图层有没有自重叠?

5、变化图层和行政界线是否重合?有无重叠?

6、变化图层和林地小班是否重合?有无重叠?

7、处理过程:略。

(三)数据合并过程

这个过程和数据分发差不多,处理过程就不说了。

总结一下,其他的检查可以按照第一个流程,建立各个拓扑检查,将相应的要素添加进去,再添加相应的规则。如果要删除规则的话,可以使用数据管理工具-拓扑-删除拓扑规则来处理。

大家可以看看arcgis官网的介绍,里面有拓扑关系规则的详细说明,把自己需要使用的找出来试试。

本章到此结束,下一章会继续介绍统计表的生成及一些辅助功能。谢谢!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39065585/article/details/8270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