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系统时钟默认设置

“我们一直都说STM32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时钟系统,然而在原子或者野火的例程中,只要涉及到时钟,我们却只能看到类似的库函数调用,如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1|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这个仅仅只是起到开启挂载在APB2线上的USART1时钟的作用罢了,APB2的时钟频率是多少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stm32的时钟结构。
  • 1
  • 2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个图说明了STM32的时钟走向,从图的左边开始,从时钟源一步步分配到外设时钟。 
从时钟频率来说,又分为高速时钟和低速时钟,高速时钟是提供给芯片主体的主时钟,而低速时钟只是提供给芯片中的RTC(实时时钟)及独立看门狗使用。

从芯片角度来说,时钟源分为内部时钟与外部时钟源 ,内部时钟是在芯片内部RC振荡器产生的,起振较快,所以时钟在芯片刚上电的时候,默认使用内部高速时钟。而外部时钟信号是由外部的晶振输入的,在精度和稳定性上都有很大优势,所以上电之后我们再通过软件配置,转而采用外部时钟信号。

所以,STM32有以下4个时钟源: 
高速外部时钟(HSE):以外部晶振作时钟源,晶振频率可取范围为4~16MHz,我们一般采用8MHz的晶振。 
高速内部时钟(HSI): 由内部RC振荡器产生,频率为8MHz,但不稳定。 
低速外部时钟(LSE):以外部晶振作时钟源,主要提供给实时时钟模块,所以一般采用32.768KHz。 
低速内部时钟(LSI):由内部RC振荡器产生,也主要提供给实时时钟模块,频率大约为40KHz。

时钟频率当然是可以通过代码来配置的,然而main函数中我们却没看到配置时钟的相关代码。这说明了我们一直用的是默认的设置,也就是说,在进入main函数之前时钟频率就已经被设置好了。这时候,大家应该都已经想到了,就是stm32的启动文件,startup_stm32f10x_hd.s。于是我们打开这个文件,会发现有这么一块用汇编写的代码。

      Reset_Handler   PROC
            EXPORT  Reset_Handler             [WEAK]
            IMPORT  __main
            IMPORT  SystemInit
            LDR     R0, =SystemInit
            BLX     R0               
            LDR     R0, =__main
            BX      R0
            ENDP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程序在进入到main函数之前,先要执行systeminit,跳转到这个函数的定义。里面的代码是对寄存器直接进行操作了,我查找了用户手册,寄存器的相关配置说明写在了注释里面(IDE里面文字设置为ANSI格式了,直接复制过来会出现乱码,大家将就下看看图片吧)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涉及到了两个寄存器RCC_CR,与RCC_CFGR,分别是时钟控制寄存器与时钟配置寄存器,它们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起到了控制和配置时钟的作用。想具体了解寄存器每一位的功能,请查阅用户手册。 
这段代码实现了时钟的初始化,也就是所谓的默认设置了。 
执行完后,我们继续往下走

  /* Configure the System clock frequency, HCLK, PCLK2 and PCLK1 prescalers */
  /* Configure the Flash Latency cycles and enable prefetch buffer */
  SetSysClock();
  • 1
  • 2
  • 3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还有一个函数,看它的命名,显然就是对时钟进行设置的函数。 
我们看一下它的实现过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因为我们并没有这些宏定义,所以相当于执行了一个nop函数。显然,在这个程序中,这个函数并没有起到改变时钟配置的作用,我们用的还是初始化的默认配置。 
到这里,关于stm32系统时钟的默认设置就已经结束了。 
对照着时钟树,我们结合代码来回顾一下。

首先从左端的OSC_OUT和OSC_IN开始,假设我们外接的是8MHz的晶振,两个引脚分别接到外部晶振的两端。

8MHz的时钟遇到了第一个分频器PLLXTPRE(HSE divider for PLL entry),在这个分频器中,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选择它的输出。它的输出时钟可以是对输入时钟的二分频或不分频。本例子中,我们选择不分频,所以经过PLLXTPRE后,还是了8MHz的时钟。

8MHz的时钟遇到开关PLLSRC(PLL entry clock source),我们可以选择其输出,输出为外部高速时钟(HSE)或是内部高速时钟(HSI)。这里选择输出为HSI(HSE经二分频后变成了4MHz的时钟),接着遇到锁相环PLL,具有倍频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输入倍频因子PLLMUL(PLL multiplication factor),经过PLL的时钟称为PLLCLK。倍频因子我们设定为2倍频,也就是说,经过PLL之后,我们的时钟从原来4MHz的 HSE变为8MHz的PLLCLK。

紧接着又遇到了一个开关SW,经过这个开关之后就是STM32的系统时钟(SYSCLK)了。通过这个开关,可以切换SYSCLK的时钟源,可以选择为HSI、PLLCLK、HSE。我们选择为HSI时钟,所以SYSCLK就为8MHz了。

PLLCLK在输入到SW前,还流向了USB预分频器,这个分频器输出为USB外设的时钟(USBCLK),在本例子中我们的USB预分频系数为1.5,此时USBCLK为5.33MHz。

回到SYSCLK,SYSCLK经过AHB预分频器,分频后再输入到其它外设。如输出到称为HCLK、FCLK的时钟,还直接输出到SDIO外设的SDIOCLK时钟、存储器控制器FSMC的FSMCCLK时钟,和作为APB1、APB2的预分频器的输入端。本例子设置AHB预分频器不分频,即输出的频率为8MHz。

GPIO外设是挂载在APB2总线上的, APB2的时钟是APB2预分频器的输出,而APB2预分频器的时钟来源是AHB预分频器。因此,把APB2预分频器设置为不分频,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GPIO外设的时钟也等于HCLK,为8MHz了。

APB2的时钟为8MHz,ADC预分频系数为2,所以,ADCCLK为4MHz。

STM32的时钟系统确实是很复杂,不仅有倍频,分频,还有一系列的外设时钟开关。倍频是考虑到了电磁兼容性,如果外部直接提供一个72MHz的晶振,太高的震荡频率会给电路板的制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分频则是因为STM32既有高速外设,也有低速外设,各外设的工作频率不相同,需要分开来管理。最后,每个外设时钟还有自己独立的开关(在图上可以看到,在外设时钟之前需要经过一个与门,这就是它们的开关)在我们不使用该外设时,需要把时钟关闭以减少STM32的功耗。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inrenzhi/article/details/8170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