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硬汉观——《丧钟为谁而鸣》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硬汉海明威写的硬汉小说,初看这本小说,我还以为是一本革命英雄小说,国内红色小说那种类型的。实则并不然,这部小说写得非常客观,表现了当时革命者和非革命者的正面反面,并非一味的歌颂之作。

这部小说翻译成中文共有40多万字,但其实描述的只是三天的故事,主人公三天来不停的心理变化,还有其他配角的变化以及带给主人公的影响,让这个故事非常的真实。真实到我以为这是海明威自己亲自参与过的事情。事实上,海明威也确实在西班牙内战的时候作为国际纵队去协助西班牙共产党,所以我相信,唯有真实的体会方能写的如此真实,唯有参与过才知道心灵的变迁,唯有生活才是有价值的文学的襁褓。

之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很高,首要在于它反映了大时代,在那个时代下的人、事的交流碰撞用这一个事件就把大致的轮廓完全勾勒出来,可以帮助读者去了解那个时代。我相信,数百年后数千年后,当人们读到那个时候甚至于现在的资料的时候,这部小说的意义就会凸显出来。

提起大时代,我经常想到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十几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把各色阶层的人在国民党台湾时代的失落反映的淋漓尽致,但我觉得,短小精悍的犀利文章虽然在文笔上令我佩服,但千年之后那些不了解国共斗争的人恐怕并不会有和我读这本书相同的感受。正如现在的我们对南明的十几年历史了无所知一样,千年后的人们对国民党的三十几年的政权恐怕也不会太了解。而《丧钟》作为一部时间上非常浓缩的小说,对背景的介绍十分的周全,我不了解西班牙内战历史,但完全不妨碍我读这本书,所以我认为恐怕它比《台北人》更能流传下来。

我觉得我作为专注于机器学习的程序员,我觉得随着机器学习程序员们的日益壮大,我们会更多的改变这个社会,或许,这才是我们这些程序员的大历史的开始。当然,我默认把那些做算法研究的人也划归到程序员旗下了,毕竟他们做实验也要写代码吧。

其次在于它里面有很多人的心理的描写,主人公处于好几个矛盾的冲突之下,每天都在做着强烈的心理变化,在用理想来说服自己做自己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即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仍然在用他的坚韧、才华、技能、指挥来将事情安排妥当,仍然在用自己的温柔来呵护关心的人,恐怕硬汉就是如此,面对逆境更能奋发。#逆境奋发#

再次,这部书用真实的故事刷新了我的战争观,战争中,真正的敌人从来都是少数,

在《丧钟》中,真正的长枪党(反派)在后方屠杀着人民,而在战壕里和共和派对垒的是敌占区的平民。长枪党人在屠杀,共和派也在屠杀,虽然有一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由, 但那是因为我们缺乏教养,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他们是蓄意地、深思熟虑地干着。

我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都是好战者,认为战争是铸造英雄的火炉,而《丧钟》却告诉我,战争,受苦的都是下层人民。一将功成万骨枯尔曹身与名俱灭

相信小时候,很多男孩都会有英雄情结,我也有。因而导致了我的好战情结。其实这种心愫是对激昂狂飙的生活的向往。但工作以后,却发现生活仍然是循环往复,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些无聊。但现在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之后,我却发现,生活本来恐怕就是这样,罗伯特乔丹如果没有去西班牙参加内战,恐怕他也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师。而生活中的硬汉,想必就是那些能在循规蹈矩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在往复的日常推陈出新,做出自己的独特。 #人生元分析#

最近,好友ZQ要离开北京前往外地去工作,已经毕业三个月的我面对刚刚毕业的他,说,小时候我们那些放在以后来实现的理想,如今都可以放手去做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今后的生活在大众的眼中是好还是坏,但我心中那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苍凉让我觉得,人生一世,总要有些独特,不管理想是什么,自己的独一无二性恐怕是毕生的目标。

最近这段时间,看到几篇文章,都在讲英国式的变革是理性的,而法国大革命式的革命似乎很滥杀无辜,损害了社会。从《丧钟》中看,暴力革命似乎也并不那么有智慧,也有很多瑕疵。

从我的角度来看,如今的社会,技术是比较强的驱动力,正如第二次技术革命前夕,电力的发明之前的那段黑暗。我相信,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洗礼和武器大发展,维持稳定的前提之下,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乃至于人工智能会是改变社会的当仁不让的驱动力。

不过我在这场新的技术变革里面起的作用恐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人生的悲剧在于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成为风尚的弄潮儿。但《丧钟》中的主人公,却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悲情硬汉,很多人都说,做什么事想要做就去做好了,不用考虑后果如何,我想,《丧钟》里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过有很多道理,口头上接受,心理上未必就可以接受;心理上接受,胆量上未必就可以承受。

不管如何,丧钟为每个人敲响,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是奋发壮烈不屈不挠,还是得过且过不懂珍惜。

佳句摘抄

内容简要

先从豆瓣上拉下来一个内容简要

《丧钟为谁而鸣》讲述了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 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他争取 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 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和比拉尔收留的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 琶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 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桥的撒退途中,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却被 炮弹炸断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文章佳句

看书的时候收录下来的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小块,那本土的一部分;如果一块泥巴被海浪冲掉,欧洲就小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岬,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堂恩


人们在放弃或者背叛前才表现出那种愁苦,那是出卖别人之前表露出来的愁苦。


你不知道他现在什么样,可是你知道他现在正迅速的变坏而且毫不掩饰。而一旦他开始掩饰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记住,他告诉自己。一旦他做出第一个友好的表示,那他一定已经打定主意了。


她有一口洁白的牙齿,她的皮肤和眼睛也是这种金铜色的。她高颧骨,两弯笑眼,嘴唇丰满纯正。她的头发像金黄色的麦田,被阳光晒的色泽暗了许多,不过全剪成了短发,只比海狸皮的毛稍长一点,她冲着罗伯特乔丹笑着,抬起古铜色的手去摩挲头发,手过之处,刚被抚平的头发随即又翘了起来。她的脸很美,罗伯特乔丹想着,要是头发没剪短的话,她一定非常美。


“每个人都得找个人谈谈心里话,”那女人说,“以前我们有宗教那一套东西。现在谁都得找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聊聊,因为不管怎么勇敢的人也觉得非常孤单。”


偏执的人必然绝对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克制自己,驳斥正统思想,最能助长这种自以为正确和政治的看法。克制是异端邪说的敌人。

我最希望我对于机器学习的执着不会是偏执。


因为她不希望别人错过她所错过的青春,但是承认自己失去了青春实在太痛苦了。


所以如果你真那样爱那个姑娘,那么你不如使劲爱她,用爱情的强度来弥补所缺少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任何人都有权自杀,但是这样做不好,我理解这种行为,但我并不赞成。这叫窝囊。


但是暴风雪和这种风完全不同。在暴风雪中你走进野兽的时候,它们并不感到害怕。它们在旷野里乱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时候,一只鹿会躲到小屋的背风处去站着。在暴风雪中,你起码碰到一头麋鹿,它会把你的马误认为是另一头麋鹿,一路小跑向你跑来。在暴风雪中,你总有种感觉,似乎一时什么仇敌都没有了。在暴风雪中,风可能大极了,但是天地一片洁白,白雪漫天飞舞,一切都变了样。等风停下来,四下万籁俱寂。现在一场大风雪来了,他还是喜欢它的。这场雪打乱了一切,可是你还是喜欢它吧。


由于她的掌心贴在他的掌心上,由于手指扣在一起,由于她的手腕和他的手腕交在一起,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从她的手、手指和手腕传到了他的手、手指和手腕上,这种感觉就象海上飘来的第一阵徽微吹皱那平静如镜的海面的轻风那么清新,又象羽毛擦过唇边,或者风息全无时飙下一片落叶那么轻柔,只能由他们俩手指的接触才能感觉到,然而这种感觉又由于他们俩相扣的手指、紧贴在一起的掌心和手旌而变得那么强烈,那么紧张,那么迫切,那么痛楚,那么有力,仿佛有一股电流贯串了他那条手臂,使他全身充满了若有所求的剧烈欲望。


所有的杰出人物,你仔细想想就知道,都是快快活活的。快快活活的情绪安好的多,而且这也是一种吉兆,仿佛你还活着的时候就得到了永生。

豆瓣优评

这本书的评论是不是很难写?那么多条评论里没看到几篇是跟内容有沾边的。对西班牙内战我了解并不多。短短三天里的故事,中译本洋洋洒洒四十万字。也可以说是主人公罗伯特·乔丹——一个思想复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三天里的心灵轨迹。生与死的问题,爱情与战斗职责的矛盾,道德伦理与严酷现实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你反对一切杀人的行为,可你既杀过人,而且还要继续杀人。因为要打胜仗就必须多杀敌人。

双方都在屠杀,游击队员绞死长枪党,法西斯分子血洗拥护社会党的村庄。为了自由,尊严和所有人都有工作而不致挨饿的权利,我们对他们也干下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但那是因为我们缺乏教养,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他们是蓄意地、深思熟虑地干着。”游击队员们射击,投掷手榴弹,炸火车。可是杀掉的人有几个是真正的法西斯分子?那些铁杆儿长枪党们都躲在后方屠杀平民。而在战壕里向我们瞄准的是和我们一样的穷人。联合政府内部也是成分复杂,斗争重重,军队缺少武器装备,指挥不畅。有着种种官僚主义,工作无能。党内的清洗斗争连在国际纵队里也难逃一劫。内部还有第五纵队活动。奥威尔当年志愿参加西班牙内战,身负重伤后回国,还有他的同志因为政见不同要追杀他。

尽管这样,为了所拥护的一切,为了这种感情以及这种必要性,你还是参加战斗,为你接受的教育中所提到的新世界而战斗。然而,有谁能像青年牧师和军人始终保持着忠诚?是我们蜕变了,还是世界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根本没有完美的事业,以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并不能心灰意冷,就此投降,还是要接着进攻,继续杀人。因为不这样干战争就要失败。那些行不通的混蛋命令明明会夺去你的命,你也只能去豁出命来坚决执行。是啊,谁也没权夺取别人的生命,可不这样我们自己就要遭到更大的不幸。谁也不想和爱人分别,白白送死,可不这样最终的危险就不会过去。这确实是陈词滥调,但这也是真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比战争更坏的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nzhangyanxiang/article/details/5187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