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UOJ 1482 节点选择(简单树形dp)

1482.结点选择

想了解一下树形dp,可惜网上没有太好的入门教程,就从自己oj上发现了一道简单树形dp题,对着题解学习了一下

这个dp就是dfs变形啊,暴力啊,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跑一遍,选择这一点或者不选择,但还是有些技巧可言,比如dp[i][0]和dp[i][1]分别表示选择和不选择该结点,省去了很多记录的麻烦,递归到最后终点就是max(dp[1][0], dp[1][1]),熟悉递归的过程后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另外建树是通过vector,遍历起来很方便,唯一的疑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是建双向图(哪位大佬解释一下子不胜感激啊),感觉单向完全够用了。。只能理解为无向图就双向建边这样子吧。

另外从网上找了树形dp介绍,感觉第四点就是说给我听的啊。。。:

1、什么是树型动态规划 

顾名思义,树型动态规划就是在“树”的数据结构上的动态规划,平时作的动态规划都是线性的或者是建立在图上的,线性的动态规划有二种方向既向前和向后,相应的线性的动态规划有二种方法既顺推与逆推,而树型动态规划是建立在树上的,所以也相应的有二个方向: 

    1、叶->根:在回溯的时候从叶子节点往上更新信息

    2、根 - >叶:往往是在从叶往根dfs一遍之后(相当于预处理),再重新往下获取最后的答案。

    不管是 从叶->根 还是 从 根 - >叶,两者都是根据需要采用,没有好坏高低之分。

2、树形动态规划的优美之处

树真的是一种特别特别优美的结构!用来做动态规划也简直是锦上添花再美不过的事,因为树本身至少就有“子结构”性质(树和子树);也本身就具有递归性。所以在树上DP其实是其所当然的事,相比线性动态规划来讲,转移方程更直观,更易理解。

3、难点

   1、和线性动态规划相比,树形DP往往是要利用递归的,所以对递归不熟悉的同学,是一道小小的障碍,说是小小的,因为要去理解也不难。

   2、细节多,较为复杂的树形DP,从子树,从父亲,从兄弟……已经一些小的要处理的地方,脑子不清晰的时候做起来颇为恶心

   3、状态表示和转移方程,也是真正难的地方。做到后面,树形DP的老套路都也就那么多,难的还是怎么能想出转移方程,状压DP、概率DP这些特别的DP应该说做到最后都是这样!

4、补充

   建有向图还是无向图? 一般来说我们做树DP都是从上往下递归,如果不乱搞是不会从子节点往根节点的遍历的,这时候可以建有向图,只加边一次就可以,对于有“思想洁癖”的人来说,如果加一次边就可以再让他加两次是很难受的。但是有些题目可能很隐蔽的某个地方涉及到从子节点往上访问,就会错的很惨。所以,一般不非常确定建有向图就可的话还是建无向图吧。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vector>
#include<set>
#include<map>
#include<queue>
#include<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int>v[100005];
int dp[100005][2];
void dfs(int cur, int fa)
{
    for(int i = 0; i < v[cur].size(); i ++)
    {
        int son = v[cur][i];
        if(son == fa) continue;
        dfs(son, cur);
        dp[cur][1] += dp[son][0];
        dp[cur][0] += max(dp[son][0], dp[son][1]);
    }
}
int main()
{
    int n;
    scanf("%d",&n);
    for(int i = 1; i <= n; i ++){
        scanf("%d",&dp[i][1]);
        dp[i][0] = 0;
    }
    for(int i = 1; i <= n - 1; i ++)
    {
        int u, vv;
        scanf("%d%d",&u,&vv);
        v[u].push_back(vv);
        v[vv].push_back(u);
    }
    dfs(1, 0);
    printf("%d\n",max(dp[1][0], dp[1][1]));
    return 0;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1444888/article/details/812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