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道超车”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及专利成短板!

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国似乎已经不再拘泥于“弯道超车”,而是改变策略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实施“换道超车”。事实证明,策略的变革很成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产业今年以来保持了高速增长。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32.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9%和141.6%。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25.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5.1%和124.7%。
与此同时,发改委也在近期宣布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力量涌入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更加激烈,洗牌重组在所难免。而只有具备核心技术、融资能力强、产品过硬等优势的企业,方能立足。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支持下,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值得关注的是,2015——2017年连续3年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我国新能源汽车无疑已经迎来华丽蝶变。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基本开始慢慢成熟,而同时全球的能源汽车发展也开始进入快车道,各个国家不断出台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全球有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也在加大研发力度,大力发展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而我国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国家标准,以利于通过制定我国的标准来达到制定全球新能源汽车标准的目的。
技术升级成发展要义
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消费结构、消费主体、消费区域、消费形态为判断依据),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发生的深层次变革,更是行业未来立足的根本。不过,潜力固然大,但这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行业“无懈可击”。
其一,核心技术缺乏。虽然我国的动力电池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国内动力电池厂商仍未研制出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仍然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去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那就只能模仿其他拥有核心技术的强者,无法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其二,专利仍是短板,布局不够全面。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竞争中,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995-2015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总计185537件。汽车强国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占全球总申请量的46%,具有绝对优势。我国紧随其后占比18%。但我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整车控制及附件方面,而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方面的专利申请较少,说明中国在关键部件研发方面投入较大,但对整车专利布局较少。
根据《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数据,我国专利申请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差距明显,短板凸显”的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专利创造与储备严重不足,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进入科技革命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汽车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加速融合。对我国来说,这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继续发力,积累提升自身技术,加大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大专利布局力度,早日摆脱核心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局面。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uangchenghui/article/details/8090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