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困境

1、问题:
或许因为考试临近,或许因为工作需要,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这本书不是轻松的文字,所以不能一目十行--它需要你认真阅读并理解,甚至需要你根据它所陈述的原理或者规则进一步创造一些什么,才算真正的有所收获。
  你决定,“正式开始”!
  过一会,渴了,去拿水......
  拿的水不对,去换一瓶.....
  不小心电视被打开了,刚好是你喜欢看的主持人,看了会.......
  好盆友来电话了,约逛街......
  和好盆友在电话里寒暄了一通....
  终于,在某一刻,你失声惊呼:“草,没时间了!”
这尴尬,无论是谁,要么已然经历,要么将会经历。没有例外。这尴尬一旦出现,当事人压力巨大无比,造成的恐慌,往往可以使当事人作出荒诞不经、让别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相矛盾、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任务都应该有一个最后期限。
  问题好像很简单:
a、没有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b、错误的估算完成所需时间;
c、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要这么说的话,也好解决呀。。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一生束手无策;
2、慌乱;
他们身上充满了矛盾---他们“既勤奋有懒惰”。他们每周末要起大早,在上午8点30之前挤公交赶去上课,上课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玩电子游戏,也许会犯困,但显然他们比在家睡懒觉的勤奋。可与此同时,他们也随时展露懒惰的倾向。
“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经过反复询问,认证观察,我终于明白了--很多学生“即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多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的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行为,肯定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才是冷冰冰的事实。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即勤奋有懒惰,即聪明有愚蠢,即勇敢又懦弱,即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即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自卑.......
  但是,生活中明显有另外一些人--尽管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在用另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善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并总能有所成就。他们甚至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解决:
  毫无疑问,我们无法管理实践。
  尽管我们面临的尴尬是“没时间了”,可从本质上来看,这尴尬与时间的关系不是很大。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只有接受这个简单的事实,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时间不可管理”,尽管听上去很简单,但是理解它,进而接受它,可不见得那么容易。因为,它未必是(甚至几乎肯定不是)你以往已经认同的观念。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和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只是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都是被灌输的。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被轻易糊弄。即使是一些“想当然”的观念,人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大地是平的”,以至在其被证明有误的那一瞬间,第一个念头不是“啊?原来是这样!”而是“扯淡!没那回事!”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发顽固,直到最后,它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转自---《把时间当做朋友》

猜你喜欢

转载自fangguanhong.iteye.com/blog/239005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