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认知觉醒-深度学习

那么如何通过专注力的提升让我们变得更厉害?答案是深度学习。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人的大脑神经很发达,即使现在最先进的AI,在情绪处理、自然语言等一些方面还比不过一个中学生的大脑处理能力。但发达的脑神经也让人们因能感知太多信息而感到心神不宁,或因产生过多欲望而痛苦不堪,又或因担忧能力不足而滋生焦虑,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不得安生。

这个时代的我们,已经摆脱了温饱的问题,但却困于手机里的短视频、网文无法自拔,从而与我们的目标渐行渐远,你还记得你买回来没有拆封的那本书的名字吗?墙角的吉他的灰多久没有擦拭。

但是想想低层次的动物是没有这种烦恼的。它们的脑子是靠直觉判断信息——饥饿的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信息,吃饱的狮子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

享受进化的好处也要承受进化带来的痛苦,不过也无须担心,因为部分智者早已有意无意地跳出了这种限制,他们采用一种极为有效的行为模式,让自己的情绪和能力经常处于平和与高效的状态。

**那这些人就相当于找到并抓住了双刃剑的安全剑柄。**当众人还在懵懂中拿着刀刃劈物伤己时,他们已经学会手握剑柄披荆斩棘了。

人类情绪和能力优劣的根本差异

人类情绪和能力的优劣差异来自于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比如冥想者相比其他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更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感受上,屏蔽其他杂念。

在情绪上如此,在能力上也如此。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一条热点新闻、一段有趣的闲聊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情上移开。

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比如有人会故意在声音嘈杂的地方锻炼专注力,这使他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

不知你是否听过毛爷爷青年时期为了锻炼专注力,在街头闹市读书的故事。

沉浸能力的不同,人类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从大范围看,**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炼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那如何能开启锻炼深度沉浸?我也要去找环境嘈杂的地方锻炼吗?且听。

深度沉浸的方法

深度沉浸是关键。如何避免假努力,避免无效的刻苦是一个不愿承认但必须破局的问题。

因为很多人虽然能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能放弃娱乐、磨炼技能,甚至能大量练习,努力到感动自己,但他们就是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

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获取深度沉浸的能力不能仅靠热情,它更是一项技术,是有方法论的。

《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了我们大致的答案。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人缺乏指导下的努力都属于“天真的练习”,即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改善表现、提高水平。这种只靠重复的“埋头干”和“正确的方法”相去甚远。“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所以是不是考虑把你的目标从时间衡量变为质量衡量。做两小时的任务变成完成什么任务,这个时候你会为了早点结束而认真起来,不由自主你就会高度集中;

但是很多的工作也会把人变成注意力分散,任务就是一天的工作,如果早完成了就会被派新的任务,但是新的任务既不能让工作者能力提升,还不能多劳多得。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考虑一下如何破局,不让自己被淹没在时间里。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当然,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你和他看了一本书,但是他说出的书中的一个细节,你却会流露出疑惑的表情:有吗?bilibili上很多关于电影、书籍的解说视频,弹幕或者评论区,充斥着很多这样的疑惑,仿佛自己白看了。

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在观看或是阅读时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以及专注度不够,这就会导致一些信息在这些时间间隙中错失掉,最后变成了一句:我靠?还有这?

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如图所示,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曾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这样介绍: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

  • 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
  • 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

所谓专注模式,就是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信号,这些信息会奔向与我们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它们连起来**。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找不到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不一定在我们意识关注的脑区。

此时就需要潜意识的发散模式来帮助我们,它能够让大脑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地和不相关的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不过,想让潜意识工作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彻底关闭清醒的“意识”,即彻底忘掉原来那件事。两种模式好比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

  • 专注模式下光束紧密,穿透力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

  • 如果拨到发散模式,光柱就会散开,虽然光的强度会降低,但照亮的范围更广。

脑子里联想出一个凸面镜和凹面镜分别被打上一束平行光的场景。

要注意的是,一个手电筒不能同时照出两种光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阿基米德就是因为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鉴定皇冠真假的办法,所以准备去公共浴室彻底放松一下,但在他的身体进入澡盘的那一瞬间,溢出的水就给他带来了灵感。

在生活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案例发生在我的同事中,曾经有一年有一批次单板出现了失效问题,在家里调试处于正常状态。但是客户那里出现了部分单板存在bit翻转的现象。

当时跨部门找了很多的专家一起定位,都没有找出答案,最后实在没办法,大家一直在小黑屋闷着也没有进展就让大家回家休息一下,结果一位同事就在休息时间蹦出了想法,会不会是太阳风暴的影响,后来发现确实如此。

很多例子都表明,科学发现或其他智力上的突破都是在当事人毫无期待、正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出现的。

好的学习模式是,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

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着B,在做B的时候又想着A,那么意识工作的深度不够,潜意识也无法顺利开启,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

李大钊也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说明界线分明的习惯对人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很多过去的老生常谈,部分也不无道理。只不过直接给结论,却没告诉为什么,这很难让人接纳。我母亲曾在我年幼读书时无数次告诫我,李白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但是直到我成年后才理解了其中的道理,也知道了这是李大钊所说。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

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

所以古人闭关三年,练就绝世神功出世,在这个时代可能不具有普适性。

所以,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这也是我每次健身时喜欢拍视频的缘由,可以观察自己动作是不是规范且安全有效。

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模型(见图):

  •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
  •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我们每个人都必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因喜欢一件事而沉醉其中,忘记时间,不知疲倦,不管这件事是娱乐消遣还是学习研究,这种沉浸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发状态。

但若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就不能依赖这种不稳定的自发状态,必须建立稳固可靠的行为模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兴趣,还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核心困难。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好在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四点建立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见图),时常练习则能将其固化为深度沉浸的底层能力,从而辐射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审视自己吧。

  •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264425/article/details/13455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