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阶段的教育”焦虑“

417a68f90064b74e01a2f3ef03367917.jpeg

有了孩子,父母们大体对其教育都会有点焦虑感。焦虑是一种情绪,但这里不分析情绪,而是在文题中加了引号,拆开来讨论下不同阶段教育的焦点与考虑。

学前

教育的焦虑在上小学前就开始了,担心起跑线落后了。德国和美国都做过关于“赢在起跑线”的跟踪统计研究,结论是起跑线的优势在早期确实明显,但基本会在1~3年内被抹平,也就是说到小学四年级后,提前学习带来的起跑优势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事物都有矛盾的两面性,显性的优势对应着隐性的劣势。研究跟踪显示早教组的孩子在社交处世能力更差,成长期逆反(违反学校纪律次数)更严重。在孩子本该玩耍的年龄花了太多时间提前学习,自然在其他方面就忽略了。

小学

除了学前抢跑带来的“优势”,小学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入学时间带来的。

《异类》这本书讲过类似的例子:统计加拿大职业冰球运动员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大多数人出生在1~3月份。后来搞明白是因为运动员从5~6岁就要筛选,而筛选日期定在1月份。同年的孩子会被分在一个组,而同年1月和12月出生的孩子会被分在一个年龄组筛选。从运动生理上,这时期一年的生理差距是巨大的,这让年末出生的孩子被选中的概率大大降低。

而小学入学统一定在9月1日,所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导致同班同学最大可相差一岁,这样在生理和认知上都会产生明显差异,只是不像职业体育那么要命。这个生理和认知优势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在3~4年内被抹平,但研究发现,这几年的领先带来的信心优势可能会持续到中学阶段。

所以小学阶段的落后不是真正的落后,倒是要注意保护一下在同班中年龄偏小孩子的信心。这阶段的孩子像一棵成长的小树,要扭曲它、打压它和毁掉它非常容易,而发现它长得慢了,期望它能长得出类拔萃,这就不取决于你了。好学校、辅导班这些外部因素也很难发挥作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智商,决定智商的基因遗传。智商水平基本是天生的,外部因素改变不了,父母能够做的就是给予这份智商一个合适的发挥空间。

我们知道一些少年“天才”,十几岁就去读了大学少年班,这就是智商决定的。所谓名校大概不是把人培养得足够优秀,而是把优秀的人选拔了进去而已。若把一个智商平平的普通少年,放在这样的“天才”中间,未必是在提供发挥空间,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扭曲。所以,合适很重要。

智商来自基因,基因产生随机变异的“天才”是罕见的。大部分人终究都是普通人,在普通的智商水平上,想要出类拔萃还有第2个因素:内驱力。也就是自己训练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自己驱动自己。这是一般人从普通到优秀再到卓越的唯一路径。

而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和认知成熟度,还不足以产生这样的内驱力。至少要到中学的某个阶段,内驱力“觉醒”的成熟条件才会具备。

中学

大概从中学某一阶段开始的学习,我们应该称之为“竞技学习”,类比于竞技体育。

这一阶段后的学习完全是为了考试为目的的。这些学习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在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无用。这个阶段的分界线,按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大约是在初三。如果没有中考分流这个机制存在的话,其实这个阶段是可以晚一点的。

中考提前分流是很让人无语的机制,我觉得人人都可以去考考、读读大学。考不上是另一回事,太多人读了大学,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是另一回事。但这样最大程度保留了个人成长过程的可能性。都是卷,卷一次就够了,干嘛人为搞得卷两次。

所以,为了应对中考提前分流,我们大概得从初三开始把中学的学习当作竞技体育来对待。这时针对个体差异可能得分三种情况:差等生(远低于均值),中等生(均值附近),优等生(远高于均值)。

差等生,通过针对性训练也就是补习比较有效。从科目上来看,数学和英语比较有效,而语文作用不大。我猜中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这类非标准化题目占分数大头,不太容易有标准化的快速训练提升手段。英语和语文的不同在于,基于个人经验只要词汇量提升,分数是非常正相关的。外语和母语的考试内容,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差生,基本属于自身内驱力没觉醒的同学,要靠外力来推动均值回归。

中等生,占主流,学校的大众化备考训练已经让他们满负荷了,疲于应付。额外的补习基本无效,弄不好还有反效果。内驱力觉醒的中等生,智商还不差的,自己就会进步到优等生行列去。家人不用瞎操心,操心也是有心无力的。

优等生,属于早早觉醒了内驱力,而且还是竞争意识(也就是不服输)特别强的同学。他们需要的是针对性的有效率的考试训练和足够的覆盖面。反复的重复和模拟那是给中等生及以下准备的,毕竟高考为了筛选人是想方设法弄些没见过的题目,在高考那种2小时高压力下,见过和没见过对临场发挥的确定性有决定性影响。所以,覆盖面和科学有效率的训练方法对优等生有更大的影响。毕竟对优等生而言,常规的我都会,我就怕碰到不常规的,但我又没“天才”到能随时临场发挥就能解决所有非常规的问题。

再往上,是“天才”那一档。如果非要借鉴,就去看看奥运会单人项目的运动员是如何受训的,但高考的竞争烈度应该是远没到奥运会那个程度的。

大学

大学教育有2个方向:1、知识技能教育;2、通识素质教育。

现在的大学基本都是偏向1的,选知识技能就是选专业,学完后再选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好专业对应好工作。表面看是这样,但上大学的目的不应该是这个,人不是由专业和工作来定义的,而应该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和工作。核心是选择,并承担做出这种选择的责任,最后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老实说我读完大学直到研究生毕业也没有产生如上的认识,这属于我称之为内驱力阶段二的觉醒。我工作到快30岁才开始觉醒,开始想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这个问题的求索,会成为未来一生的永恒驱动力。

有限的教育止于大学,而再好的名校也不会为你的余生铺就红毯。在焦虑孩子是否能读个名校时,不妨想想若自己能回到过去读个更好的名校,是否真得会有所不同?我又是如何选择并走到今天的?

...

我看着一棵小树苗,想象着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而大概率这棵小树苗终会像小区窗外的一株普通景观树,点缀一小片风景,提供一小块阴凉。


后记:

关于教育的探讨,万维钢有本书《和这个世界讲讲道理》,其中1/4部分探讨了这个主题,可作补充阅读:

第二章 教育的秘密

  - 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

  - 早教军备竞赛的科学结论

  - 补习班、考试和阶层的因果关系

  - 原生家庭、天生智商、终身学习:到底都有多大用?

  - 能把穷人变成正常人的教学法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 美国人说的圣贤之道

  - 说英雄,谁是英‍雄

9b848fbf7e7e7ebcc398108627585be3.jpe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8i7s7K5bV/article/details/13117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