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华专访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haimianjie2012/article/details/41246659

杰青”周志华专访

  
   周志华生于1973
    在南京大学我发现新大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杰青——31岁的周志华。他年纪比我小,成就比我高,我慕名打电话乃至到办公室堵截,约会再三,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值得采访的,一连说了N个“NO”!
  我这么无情地谋杀他的时间,天可怜见,看在我都找到他以前导师的份上,周志华教授无奈地答应了。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婉拒媒体?望着他镜片后单纯得像一个零样的眼睛,这位理科男生的想法其实非常单纯:低调行事,醉心研究,让科研成果说话,别的叨扰能免则免。
  这位1973年出生的年轻人,简直坐着火箭上云端:硕博全部提前毕业,毕业第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第三年聘为教授,第四年获博导资格,同年获“杰青”资助。一年一级,他能没有压力吗?
  “压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的。”周志华沉静地回答。“级别、职称之类其实倒没什么压力,因为既然已经聘上了,多干点少干点别人也不会怎么样。真正的压力是觉得一直没做出什么好成果来,只能希望以后做的东西能比以前做的好些。”
  我们的采访约在办公室,巧的是他爱人同在人工智能教研室工作,所以我们的对话多了些温馨的色彩。
  
    人物引擎
  周志华,1973年11月生。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LAMDA)研究组负责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信息检索、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国际论文40余篇。
  
    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
  问:有人说IT产业吃的是青春饭,程序员做到35岁就应该退休了。所以他们说出计算机少年天才一点都不稀奇,是这样吗?
  答:我的工作和程序员搞电脑软件设计是两回事,一般人想像的计算机博士、教授可能是电脑高手、轻松入侵别人网络的黑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比如我主要研究的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办法,比如对大量的气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就有可能对今后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这里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去分析这些数据。这些东西用途很广,像人脸识别、网络安全、基因数据分析甚至药物筛选都用得上。计算机只是我们用到的一种工具,因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其实是“计算”而不是计算机。
  其实很多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像QQ、flash我就不会,只偶尔在网上下下围棋。以前曾经有熟人知道我是计算机博士,搬了台电脑来让我帮忙修,我说不会别人还不信,后来只好送到外面公司去给他修了。
  
    家里没装宽带
  问:昨晚我给你家里打了40多个电话,前后持续两小时,一直忙音,是没有搁好电话吗?
  答:不是,我在拨号上网查资料。
  问:一位计算机系的教授,家里没装宽带?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答:因为我住在校内改造后的筒子楼,离办公室只有五分钟的路,所以家里没装宽带。
  妻子答:主要是没顾得上到电信局申请。
  问:请问你是如何认识现在的太太的?
  答:我念博士时她念硕士,在同一个教研室,是我的师妹。我们共同语言比较多,她很理解、很支持我,经常陪我一起工作到深夜。她以前很喜欢逛街,结婚以后就少了,虽然校门外就是最繁华的鼓楼商业街,但去年我只陪她逛过一次。虽然她并不埋怨我,但我其实心里对她很歉疚。她刚博士毕业,留校做讲师。
  
    住在筒子楼也挺好
  问: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你太太。我在大学念的是中文,周遭都是文科男生,戴白色围巾,有色眼镜,以诗人的面目出现,在大学女生窗下弹吉它念情诗。那时候理科男是没有情趣的代名词。但时移世异,现在的理科男是财富的代名词,不再是那个爬五层楼就气喘的人,也不再是别人说的“机房西装鸡”。据2003年福布斯排行榜统计,在当年排名前100位的中国富豪里,88%都是理工科出身,其中男性又占到该比例中的95%。有人说一个真正的理科男:头上有血,身上有伤,脑袋里有程序。你老公这么有成就,你对他是怎么看的?
  妻子答:我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啊,可能我和他相处久了,只觉得他热爱事业,不喜欢招摇,只想专心做研究。他拿到杰出青年基金后学校给我们特批了一套三室一厅住房,价格比市场便宜,但因为还没装修好,所以我们现在还住在一室一厅的筒子楼里。他评上副教授时我们曾经有一次换两室一厅的机会,但他嫌换房搬家太麻烦、耽误时间,所以就没要。他是想少花时间,不过我觉得住在筒子楼也挺好,上班近,而且生活也方便。
  问:有时候会不会委屈,觉得老公太淡泊了?
  妻子答:他心思都在研究上,我们都对物质要求不高。
  
    7岁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问:说说你的童年吧。你这么聪明,肯定少年老成。1992年你以全省高考第11名的成绩离开贵阳六中,考上南京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吗?
  答:不是。我大概是7岁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那时候我父母在国防科研单位工作,驻扎在四川山沟里面,小时候我常住在贵阳外婆家。那年我一个人从外婆家到四川看父母,这边把我送上车,那边父母接站。一路上10多个小时,要命的是,到的时候是早上,站台上没看见父母,后来知道是因为发过去通知车次的电报没及时送到。我一个人在车站等着,等了好久也没见来,然后以为没人要我了,大哭。那时候的人真是很好,车站里一位不认识的阿姨拿面条来给我吃,还想办法和我父母联系。到了下午,我父母总算来把我接走了。
  问:如果换到现在,可能极少有父母舍得这样做,最多会让孩子坐飞机,脖子上挂一块牌牌,空姐全程陪同。
  答:我觉得让小孩从小建立独立、自觉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如果放手让孩子去做事,他可能做得出乎你意料地好。
  
    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培养小孩
  问:你小时候有没有像现在的小孩一样上很多培训班、接受各种特殊技能的教育?
  答:没有,不过那时候也没这些东西。我从小就很安静。五六岁的时候,拿着一本书就能坐在那儿一整天不动。所以不太淘气,很好管,基本上不用家长太操心。长大了以后基本上还是这样。
  问:可能你学习的自觉性和研究的兴趣就在那时候激发了。
  答:可能是吧。我觉得大人其实不要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小孩。每个小孩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大人最好是仔细观察,找出他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一旁引导他往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小孩喜欢看书,家里就可以多买些对他来说不很深、而且读了能长知识的书放着。如果小孩天性就不喜欢弹琴跳舞,你逼他去学,他肯定觉得痛苦,而且因为得不到乐趣,肯定做不长久,其他方面的天性可能会不知不觉地被抹杀了。
  问:我发现你好静不好动的个性一直持续到现在。
  答:念博士的时候我还是学校博士生足球队的主力后卫,在学校联赛上还进过球,而且是罚角球直接罚进去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安静,喜欢一些安静的活动。
  问:可能只有你这么安静的人才忍受得了枯燥的科研生活。
  答:做学问的人倒未必一定是好静的。而且做学问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并不枯燥。比如我们需要读很多文献,没别的事干扰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读,你可能觉得这挺枯燥的,其实如果真的读懂了,你会觉得好像在和很多聪明人交流思想,很愉快的。特别是有时候一下子觉得“悟”到了点什么,或者是一些杂乱的认识突然贯穿起来了,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好,有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当研究有了进展,得到同行认可时,很有成就感。
  
    中小学生不要偏科
  问:你现在做博导了,回头看中小学教育,能给一句忠告吗?
    答:中小学一定不要偏科,要尽可能全面发展,这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中学的时候还是比较全面的,文理科都很好,文科班的老师对我选了理科班一直觉得很遗憾,我现在仍然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小时候读的书也很杂,文学名著、历史地理、五花八门都有。这些东西看起来和我现在的研究领域相差很远,但其实能感觉到它们的一些影响,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有时候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里的一些想法或者见解,可能会意外地带来启发。说实在的,现在有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中文让人看不懂,如果你的思想无法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不仅自己会很痛苦,而且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志华
  
  周志华,1973年生,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11月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兴趣与钻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谈到自己专业的时候,周志华反复强调这句话。
   他回忆起原来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高考时这个专业很热门,而当时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太了解。本科期间,他大三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为今后的研究打基础。可是同班同学没有想到周志华以后会做学问,因为他“脑子太活了”!大家都以为他在毕业后会去开公司赚大钱,而且他确实已经开始准备考商学院的研究生了。“遗憾的是”,大四开学不久,他就得到了保送攻读本系研究生的机会,因为觉得考试太麻烦,他接受了保送。
   念研究生以后,周志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最终他被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所深深吸引,觉得这些知识“很有趣”,他开始钻研这个领域。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所要研究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方法,而这些方法不仅在计算机科学中,在各行各业甚至普通人的生活中都能用到。例如对大量的气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后,建立出相关的模型对今后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这就要依靠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很多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搜索引擎例如Google,其背后也是由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在支撑。 
  
   从硕士研究生到现在,周志华一直潜心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近五年的论文就被国际同行他引450余次,其中SCI他引230余次,2002年在权威刊物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表的论文被ISI列为2000年以来被引用最多的“top 1%”论文,不少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他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界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科学家之一。在年仅27岁时他就应Elsevier出版社著名刊物《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主编的邀请担任该刊编委,29岁时就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1994年创立以来全国最年轻的获奖者,同年周志华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他在成长道路上书写了许多“年轻”的记录,例如,28岁时获得了国内计算机界著名的“中创软件人才奖”,到目前他仍然是历届最年轻的获奖者;他还不断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大陆”的记录,例如他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编委,Springer出版社重要刊物《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副编辑,国际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编委,第一位担任权威国际会议ICML、ECML、ICDM程序委员会委员的中国大陆学者,第一位担任权威国际会议ICDM程序委员会副主席的中国大陆学者等。 周志华还担任了《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和《软件学报》的编委,以及《ACM Multimedia Systems》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重要国际刊物《The Computer Journal》等的客座编辑,50余次成为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研究资助局、荷兰国家科学基金等境外科学基金机构的评审专家等。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主动前来与周志华教授开展合作研究,有的甚至是自己负担费用。他的“飞速发展”不仅在国内计算机科学界是罕见的,在国际上的同龄人中也是少有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周志华所指导的1名硕士生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名博士生获得"微软学者"奖,多名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获全国性学术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或优秀论文奖。最近,他指导4名研究生还在有来自全球36支队伍参加的国际数据挖掘大赛中获得公开组冠军。
   当问到在这个领域有没有天赋的时候,周志华又提到了“兴趣”,他引用马克思说的一句话“当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而不是谋生的手段”来表达兴趣的重要性。他觉得做研究和所有其他行业都一样,最重要的是兴趣,如果有了强烈的兴趣,人就会尽力去“劳动”,并且会从这种“劳动”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你不让他做他还会觉得难受。尤其对科研工作来说,因为会经常遭遇失败,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可能很难对多次失败仍具备忍耐力。而做科研不比其他工作,有“上下班”、“节假日”可言,一旦开始认真研究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会始终缠绕着你,让你不得不夜以继日地下功夫。在国内的大环境下,即使做科研工作的人付出可能比许多行业都多,可对同样能力的人来说,从事科研工作所获得的物质待遇却可能比从事其他行业低得多,如果没有对科研工作的强烈的兴趣,也很难承受这种失落感。 
  
   周志华坦言,在同学聚会时,很多当年的同学现在都已经非常富足了,甚至有一些已经成了大老板,和他们相比,自己的物质条件甚至“不好启齿”,有时候他也会想,如果自己当年选择了经商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这时候多少觉得有点失落。但一旦心思回到学问上来,马上就什么都忘了,特别是在研究取得了进展,得到了同行认可时,那种成就感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周志华仍然很低调,他笑言这是第二次接受采访。在他获得全国优博、杰青、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微软青年教授奖等每一个奖项之后,都有很多记者联系来采访,但都被他一一谢绝。据了解,以前接受的那次采访还是因为那位记者实在“敬业”,不仅不断地给他家和办公室打电话,甚至找到周志华原来的导师说情。而笔者的这次采访,他说是因为前面说了太多次 “NO”,有点不好意思再说了。 
  
  爱好与成长 
  
   周志华的爱好很广泛,像集邮、下围棋、打桥牌、看小说等,他说比较喜欢动脑筋的游戏, 看小说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看推理小说。这些业余爱好他都玩得不错,围棋下到了业余三段,桥牌也差点在南京市拿到名次。只是现在太忙,很少有时间去玩这些了。在“动”的方面,周志华直言爱好不多,但很喜欢足球,以前自己上场踢,念博士生的时候还是校博士生队的主力后卫,而且居然还在校内联赛上主罚角球直接破门得分,但现在也就是在电视上看看球赛了。
   在谈到成长的时候,周志华谈到自己上小学和中学时成绩几乎一直是第一名,但其他方面就不是传统意义下的好学生了,因为学得相对比较轻松,时常有逃学出去玩的情况发生。他说现在挑学生时更偏爱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而不是按照考试成绩来挑选。他觉得在现在的教学体系下,死记硬背往往会得到很好的分数,但学生的创造性很难体现出来,而对做研究来说,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
   提起文科和理科的关系,周志华表示以前自己中学时的文科成绩也很好,与理科没有什么差距,而且还曾经发表过散文甚至写过小说。他认为文理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有时候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里的一些想法或者见解,可能会意外地带来启发。现在有不少理工科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看不懂,如果你的思想无法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不仅自己会很痛苦,而且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对自己都是不利的,要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许可以从文科素质方面下手。他笑谈,在很多人印象中,科研搞得好的人好象都是“书呆子”,就像徐迟的报告文学中的陈景润那样,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大多数科学家都不是“书呆子”,只不过因为在某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注意力,相比较而言就不太关注其他方面的事情了。 
  
  出国与心愿 
  
   周志华从本科到博士乃至工作都一直在南大,是“土生土长”的南大人,而且他不仅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连一年访问学者都没有做过,真正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科学家。这样没有“海外背景”的特聘教授,在国内已是很少见的了。
   周志华谈到,他在念硕士生时曾经想过出国留学,但买来GRE的“红宝书”回来一看,发现好多单词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花这么多时间考英语有点不值,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练习口语。后来在博士毕业时已经有国外教授给他提供了博士后位置,而且还有一所国外学校愿意给他一个教职,但当时的他正在做一个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题目,如果出国,这个课题很可能就必须中断了,考虑到南京大学相对于国内单位来说学术氛围的浓厚,系里当时也极力挽留,所以他选择了留校。他说,如果是早5年毕业他就会选择出国,因为那时国内在文献方面要比国外滞后两年以上,在国外能马上读到的文献,要在两年之后在国内才能看到。这对科研工作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因为要做出比国外同行更好的工作,就必须去“设想”别人这两年会做些什么。不过到他毕业的时候,网络逐渐发展起来了,很多文献都可以从网络上得到,文献滞后问题开始有所缓解,而周志华的研究对设备并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因此在国外能做的事,在国内基本也能做。到了现在,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国内和国外在文献的获取上已经同步了,所以在国内也应该能开展好研究工作。
   没有出去并不表示可以闭门造车,现在的竞争是全球性的,所以必须了解国际同行的进展。实际上,周志华一直进行着很多国际交流,他每年都要参加多次国际学术会议,而且和很多国际同行保持着联系甚至开展合作研究,他还被澳大利亚Deakin大学聘为名誉研究员。周志华说,现在因为有很多同行对他们的工作感兴趣,他收到不少对方负担费用请他去访问讲学的邀请,但因为自己这边的研究工作不能中断,所以每次出去访问的时间都很短,经常是一两周最多一个月肯定回来,出国开会时也经常是一开完会就立马回国,因为要赶着把一些新想法在研究组内做介绍。他说,做这一行压力很大,因为全世界有很多聪明人都在做这件事,别人先做出来的话,自己就白做了,想在前沿站住脚,就必须不断地下功夫,不进则退。 
  
   周志华表示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他的研究组能够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我们相信也衷心地祝福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有更大的成果献给南京大学这片我们共同热爱的沃土。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ian2213762498/article/details/8055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