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数据处理-H265/HEVC视频码流分析

一、H265概述

H265/HEVC(Hight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由ITU-T和ISO/IEC两大组织在H264/AVC的基础之上推出的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主要为应对高清和超高清视频在网络传输和数据存储方面带来的挑战。上一篇文章对H264/AVC视频码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继续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对H265/HEVC视频码流进行详细分析。

二、H265分层结构

H265的分层结构与H264类似,分为视频编码层(VCL:Video Code Layer)和网络抽象层(NAL:Network Abstract Layer)。

VCL层:对视频的原始数据进行压缩,包含原始的视频数据。

NAL层:将视频压缩数据根据内容不同划分成不同类型的NALU单元进行网络传输。

三、H265码流结构

H265原始码流(裸流)是由多个NAL单元组成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NALU单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和H264的NALU单元组成一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1.Start Code

Start Code,即开始码,一般为4字节或3字节,必须是“0x00 0x00 0x00 0x01”或“0x00 0x00 0x01”,用来表示一个NALU单元的开始。

2.NALU Header

NALU Header,占2个字节,由forbidden_bit(1bit),nal_unit_type(6bits),nuh_layer_id(6bit),nuh_temporal_id_plus1(3bit)四部分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1)forbidden_bit(1bit)

F禁止位,占用NALU Header的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个位,值默认0,值为1时表示错误,当网络发现NAL单元有比特错误时可设置该比特为1,以便接收方纠错或丢掉该单元。

(2)nal_unit_type(6bits)

Type类型,占用NALU Header的第一个字节的第二到七位,用来表示NAL单元的类型,具体取值如下图所示:

H265 NALU Type

(3)nuh_layer_id(6bit)

LayerId预留位,占用NALU Header的第一个字节的最后一位和第二个字节的前五位,默认全为0,用于未来扩展。

(4)nuh_temporal_id_plus1(3bit)

TID时域层标号,占用NALU Header的第二个字节的最后三位,一般默认值为1,其值减1为该NALU时域层标号。

3.NALU Payload

NALU Payload,即视频压缩数据RBSP,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Payload数据应该是EBSP,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下H265码流数据中的相关概念,与H264类似。

SODB(String Of Data Bits):原始数据比特流

由VCL层产生的的原始数据流,由于数据长度不一定是8的倍数,为方便计算机进行处理,就用到了RBSP。

RBSP(Raw Byte Sequence Payload):原始字节序列载荷

即在SODB的后面添加了trailing bits,即一个bit 1和若干个bit 0,以便字节对齐。

EBSP (Encapsulated Byte Sequence Payload):扩展字节序列载荷

NALU单元是通过开始码“0x00 0x00 0x00 0x01”或者“0x00 0x00 0x01”来表示一个NALU单元的开始,同时H265规定,当检测到“0x00 0x00 0x00”时,也可以表示当前NALU的结束。那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NALU的内部,出现了“0x00 0x00 0x01”或“0x00 0x00 0x00”时该怎么办?所以在h265码流中规定每有两个连续的“0x00 0x00”,就增加一个“0x03”,从而预防压缩后的数据与开始码产生冲突,防止竞争。

四、H265数据示例

利用UItraEdit工具打开一个H265文件进行数据分析,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H265码流中,是以“0x00 0x00 x00 0x01”为开始码的,找到开始码后,后面的两个字节表示NALU Header,上图所示分别标注了VPS、SPS、PPS、IDR类型。

五、总结

本文主要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对H265视频码流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也是音视频数据处理的基础,后续会针对音视频开发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ehuanbin/article/details/13131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