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初学者的Jetpack Compose教程,Modifier

本文同步发表于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或在微信搜索 郭霖 即可关注,每个工作日都有文章更新。

大家好,写给初学者的Jetpack Compose教程又更新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Compose的基础控件和布局,还没有看过上一篇文章的,请参考 写给初学者的Jetpack Compose教程,基础控件和布局

其实在上一篇文章中,有个知识点一直在反复出现,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讲解,那就是Modifier。之所以没有讲,是因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需要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讲解才行。

只要你使用了Compose,那么就一定绕不开Modifier。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Composable函数都应该有一个Modifier参数才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Composable函数写的有问题。

我在刚开始学习Compose的时候,对Modifier的用法和场景一直存在疑问。主要原因在于,一般Google提供的Composable函数除了有Modifier参数之外,还会有许许多多其他参数。有的时候某些功能是通过Modifier参数完成的,而有的时候则需要通过其他参数完成,我一直没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规律,导致对这块的理解一直不够到位。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其中一个目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把我自己之前没能搞清楚的知识点都搞明白,同时也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Modifier的作用

开篇就来回答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在使用Compose编写界面的时候,到底什么功能应该使用Modifier参数来完成,而什么功能又要使用其他参数来完成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把Modifier能做什么搞清楚就行了,除了Modifier能做的事情,剩下的自然应该使用其他参数来完成。

那么根据我查阅的官方文档,Compose对于Modifier能做的事情规定的很明确,Modifier主要负责以下4个大类的功能:

  • 修改Compose控件的尺寸、布局、行为和样式。
  • 为Compose控件增加额外的信息,如无障碍标签。
  • 处理用户的输入
  • 添加上层交互功能,如让控件变得可点击、可滚动、可拖拽。

为什么一个参数可以做这么多事情呢?因为Modifier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参数,它可以通过链式调用的方式串接无限多的API,从而实现各种你想要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6248843 查看本文章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4个大类,分别演示一下Modifier的具体用法,大家就能对Modifier有比较好的掌握了。

修改尺寸、布局、行为和样式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使用过Modifier.fillMaxSize()来使布局充满全屏。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Modifier还能做到哪些事情。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Compose项目,如果还不知道如何创建Compose项目的话,仍然请先参考上一篇文章。

在新的Compose项目中,我们对MainActivity的代码进行如下修改:

class MainActivity : ComponentActivity()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 {
    
    
            ComposeTestTheme {
    
    
                // A surface container using the 'background' color from the theme
                Surface(
                    modifier = Modifier.fillMaxSize(),
                    color = MaterialTheme.colors.background
                ) {
    
    
                    IconImage()
                }
            }
        }
    }
}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
}

这里定义了一个IconImage()函数,然后在里面放置了一个Image(),用于显示一张图片。我们就用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演示吧。

首先直接运行程序,将会看到如下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张图片的像素是500*500,而我的手机分辨率显然是大于这个像素数的,但这张图片却可以横向充满全屏。因此说明,在没有进行任何Modifier指定的情况下,Image默认是使用了fillMaxSize()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通过手动指定Modifier来修改一下默认样式: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wrapContentSize()
    )
}

这里调用了Modifier.wrapContentSize(),从而让Image根据自身内容来决定控件的大小。重新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rapContentSize()函数还提供了一个能力,就是可以对控件的对齐方式进行指定。比如这里我希望让图片垂直居中水平居左对齐,那么就可以这样写: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align = Alignment.CenterStart)
    )
}

重新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非常轻松地对图片进行裁剪和增加边框,代码如下: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align = Alignment.CenterStart)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clip(CircleShape)
    )
}

这里将图片裁剪成了圆形,同时给它增加了一个5dp的边框。重新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也可以借助Modifier修改控件的行为,如偏移、旋转等等。比如通过如下代码让图片旋转180度: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align = Alignment.CenterStart)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clip(CircleShape)
            .rotate(180f)
    )
}

运行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我们就使用Modifier对Compose控件的尺寸、布局、行为、样式进行了修改。说白了,Compose控件的外观都是由Modifier控制的。

当然,Modifier提供的修改控件外观的函数还远不止这些,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慢慢探索更多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当需要修改Compose控件外观的时候,找Modifier就对了。

为Compose控件增加额外的信息

我个人感觉,国内的开发者绝大部分对于Accessibility和Test都不怎么感兴趣。虽然也有一些文章会讲解如何使用Accessibility,但目标应用场景基本都是做一些自动化脚本,甚至是流氓软件之类的东西,可能真的鲜有人关注Accessibility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

事实上,Accessibility的最主要目的,是结合Talkback为那些有视觉障碍的群体提供发音辅助的,以保证即使他们的眼睛看不见或看不清,也可以正常地使用手机和各类App。

但是可能大部分的开发者对于这类功能都不怎么感冒,也不太爱看这类的文章,所以写的人也比较少。

由于这是Modifier的4大应用场景之一,我还是要展开讲解一下。其实这块内容如果深挖的话可以单独写一篇甚至几篇文章出来,但是这里我就不打算深挖了。我的目标是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即可,如果感兴趣或者有需要的话,可以再自行深入学习。

写给初学者的Jetpack Compose教程,为什么要学习Compose? 这篇文章当中,我有提到重组这个概念。重组其实就是根据当前Compose的代码结构,将一层一层的Composable函数组合成界面的过程。

在Compose的内部,是用树型结构来存储一次重组过程中每个Composable函数节点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图当中,左边是我们看到的Compose渲染出来界面效果,而右边则是它内部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看上去这里只有一颗树,实际上在源码实现当中却有两颗。一颗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重组树,另外一颗则是我们看不到的语义树。

语义树完全不参与绘制和渲染工作,因此是完全不可见的,它只为Accessibility和Test服务。Accessibility需要根据语义树的节点内容进行发音,Test则需要根据语义树找到想要测试的节点来执行测试逻辑。

听上去可能有点复杂,但好消息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专门为语义树去做什么事情的。只要我们使用的是一些标准的Composable函数来编写界面,它们在内部就已经帮我们处理好了这些工作。

但假如你使用了一些底层API来自行绘制的界面,那么这些事情就得由你自己来做了。

在Android开发者官网有这样一个例子,比如你使用底层API自行绘制了一个日历界面,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当用户选中了17号这天的时候,系统不会发音你选中了17号,而是可能最多只会发音你选中了日历。这对于那些有视角障碍的用户们来说,就完全无法使用你的App了。

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手动为Compose控件增加额外的信息,以帮助语义树能正常工作。

那么要如何为Compose控件增加额外的信息呢?答案很显然,因为这就是Modifier应用场景的一部分呀。

Modifier主要提供了两个函数来允许开发者自行添加额外信息,分别是Modifier.semantics()和Modifier.clearAndSetSemantics()。

semantics()函数允许向当前Compose控件添加键值对形式的额外信息,但是不能覆写。因此clearAndSetSemantics()函数相对用得更多一些,它会把Compsoe控件之前携带的一些额外信息都清除掉。

不过semantics()函数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它可以接收一个mergeDescendants参数。这个参数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Button(onClick = {
    
     /*TODO*/ }) {
    
    
    Text(
        text = "This is Button",
        color = Color.White,
        fontSize = 26.sp
    )
}

这是一个Button控件的用法,Button中还嵌套了一个Text用于显示Button上的文字。但是在语义树上面,Text是Button的子节点,它们是两个独立的控件,独立控件的话,Talkback就会为它们单独发音,这显然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mergeDescendants参数将子节点和当前节点在语义树上面进行合并,从而视它们为一个整体的控件,Talkback就不会出现发音混乱的问题了。

但是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不用担心这个情况,因为刚才有提到,只要使用的是一些标准的Composable函数,Google在内部就已经帮我们处理好了这些场景。事实上,只要你的Compose控件是可点击的(clickable,toggleable),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将所有的子节点进行合并。

讲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但接下来并不会进入到实战环节。

正如前面所说,Accessibility在国内非常小众,相信大部分朋友应该都不知道如何打开Talkback,所以对这部分进行实战演示可能意义并不大。不过相信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对语义树的概念和作用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感兴趣或者有需要的话,请自行深入学习。

处理用户的输入

这里的用户输入并不是指的文本输入框的输入,那个是由TextField控件处理的,和Modifier关系不大。

这里的用户输入指的是,当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进行滑动、点击各种操作时,会认为这是用户的一种输入,而我们则需要对这类输入进行处理。

其实Compose已经提供了许多上层的API,使得开发者能够非常轻松地处理用户的各种输入,这个我们待会就会看到具体的例子。

但如果这些上层API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那么可能你就得使用偏底层的API来进行一些特殊的定制了,而这也是Modifier的其中一个功能领域。

下面我们直接看代码:

@Composable
fun PointerInputEvent() {
    
    
    Box(modifier = Modifier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pointerInput(Unit) {
    
    
            awaitPointerEventScope {
    
    
                while (true) {
    
    
                    val event = awaitPointerEvent()
                    Log.d("PointerInputEvent", "event: ${
      
      event.type}")
                }
            }
        }
    )
}

这里定义了一个PointerInputEvent函数,里面封装了一个Box,并指定它的大小是200dp,颜色是蓝色。

Compose中的Box基本就相当于View中的FrameLayout,它们默认是不能影响用户的点击或其他输入事件的。

而这里,我们调用了Modifier.pointerInput()函数,使用偏底层的API来允许Box可以对用户的输入事件进行处理。

pointerInput()函数至少要传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的作用是,当参数的值发生变化时,pointerInput()函数会重新执行。这是一种声明式编程的思维,我们之前也提到过,以后还会再反复提及。而如果你并没有需求需要pointerInput()函数重新执行,那么传入一个Unit参数就可以了。

在pointerInput()函数的代码块当中,这里调用awaitPointerEventScope启动了一个协程作用域,我们在协程作用域里编写一个死循环,并调用awaitPointerEvent()函数来等待用户输入事件到来。

如果用户没有输入任何事件,这里就会一直挂起等待,直到有用户输入事件之后才会恢复执行,执行完之后又会进入死循环等待下一次用户输入事件的到来。

现在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当手指在屏幕上按下并拖动时,我们就能捕获到这些用户输入事件了。

当然这个写法有点过于底层了,基本没有太多场景我们需要使用如此底层的事件处理API。Compose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好用的辅助API,可以轻松应对绝大部分的事件处理场景。

观察如下代码:

@Composable
fun PointerInputEvent() {
    
    
    Box(modifier = Modifier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pointerInput(Unit) {
    
    
            detectTapGestures {
    
    
                Log.d("PointerInputEvent", "Tap")
            }
            // Never reach
        }
        .pointerInput(Unit) {
    
    
            detectDragGestures {
    
     change, dragAmount ->
                Log.d("PointerInputEvent", "Dragging")
            }
            // Never reach
        }
    )
}

这里我们在pointerInput()函数中使用了detectTapGestures,用来监听用户的点击事件。又在另一个pointerInput()函数中使用detectDragGestures,用来监听用户的拖拽事件。

注意这两个事件不能在同一个pointerInput()函数中监听,因为detectTapGestures和detectDragGestures函数都是阻塞性的,调用了之后下面的一行代码就永远不会执行到了。

重新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ointerInput()函数当中能做的事情还非常非常多,但是这个展开那又可以写一篇很长的文章了,所以我们就此打往。本篇文章的目的是讲解Modifier,而不是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无限发散展开。

使控件可点击、滚动、拖拽

总体来说,使用pointerInput()函数来处理用户输入是比较偏底层的,就像是在View系统中处理TouchEvent一样。

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总是使用这么底层的API。Modifier提供了足够多的上层API来处理诸如点击、滚动、拖拽等用户输入事件。使用这些上层API能让开发者的工作变得非常简单,下面我们就来逐个学习下吧。

首先看点击。事实上,有些控件默认就是可以点击的,如Button。而有些则不能,如Box。

让一个默认不能点击的控件变得可以点击,并不一定非要使用pointerInput()函数,clickable()函数也能做到,并且代码会更加简洁。

@Composable
fun HighLevelCompose() {
    
    
    val context = LocalContext.current
    Box(modifier = Modifier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clickable {
    
    
            Toast.makeText(context, "Box is clicked",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这里我们给Box添加了一个clickable()函数,那么当Box被点击的时候,clickable()函数闭包中的代码就会执行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是滚动。其实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已经演示过如何让一个控件布局可以滚动了,这里再快速看一下吧。

@Composable
fun HighLevelCompose() {
    
    
    val context = LocalContext.current
    Column(modifier = Modifier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verticalScroll(rememberScrollState())
    ) {
    
    
        repeat(10) {
    
    
            Text(
                text = "Item $it",
                color = Color.White,
                fontSize = 26.sp
            )
        }
    }
}

借助verticalScroll()函数就可以快速让Column布局可以在垂直方向上滚动了,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来看拖拽。draggable()函数允许让一个控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拖拽,并可以监听用户的拖拽距离,我们再根据返回的拖拽距离对控件进行相应的偏移,就可以实现拖拽效果了。

@Composable
fun HighLevelCompose() {
    
    
    var offsetX by remember {
    
     mutableStateOf(0f) }
    Box(
        modifier = Modifier
            .offset {
    
     IntOffset(offsetX.roundToInt(), 0) }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draggable(
                orientation = Orientation.Horizontal,
                state = rememberDraggableState {
    
     delta ->
                    offsetX += delta
                })
    )
}

这里为了让控件能够偏移,引入了一个我们还没学过的知识点,State。关于这个知识点下篇文章中就会讲解,如果现在还看不懂的话也没关系,目前你只要了解draggable()函数的作用就足够了。

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过draggable()函数有一个弊端,它只能允许控件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拖拽,不可以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拖拽。所以如果你有这种特殊需求的话,那么就可以使用更加底层的pointerInput()函数来实现:

@Composable
fun HighLevelCompose() {
    
    
    var offsetX by remember {
    
     mutableStateOf(0f) }
    var offsetY by remember {
    
     mutableStateOf(0f) }
    Box(
        modifier = Modifier
            .offset {
    
     IntOffset(offsetX.roundToInt(), offsetY.roundToInt()) }
            .requiredSize(200.dp)
            .background(Color.Blue)
            .pointerInput(Unit) {
    
    
                detectDragGestures {
    
     change, dragAmount ->
                    change.consume()
                    offsetX += dragAmount.x
                    offsetY += dragAmount.y
                }
            }
    )
}

在pointerInput()函数内部,我们调用detectDragGestures来监听用户的拖拽手势,这样就可以同步获得用户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拖拽距离,并对控件进行相应的偏移了。

另外要记得,由于这是底层API,所以很多事情要自己做,比如事件处理完了,要记得调用consume()函数将它消费掉。

重新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为止,我们就把Modifier的4大应用场景全部讲解完了,并且一一进行了实例演示。

了解了Modifier能做哪些事情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些知识点是关于Modifier自身特性的。这些内容同样非常重要,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会一并进行讲解。

理解当前作用域

xml大家都很喜欢,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认为使用xml编写界面要比Compose更加简单易懂。

但是不知道大家使用xml编写界面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它无法理解当前代码所处的作用域。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正在给一个纵向的LinearLayout指定它子元素的对齐方式,由于这是一个纵向的LinearLayout,因此它的子元素必然只能在水平方向上对齐。

但是很遗憾,由于xml并不能理解当前代码所处的作用域,所以它提供给我们的对齐方式候选项里会有许多不可使用的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xml提供的一些代码建议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从而让这些建议的价值大大降低。

而Compose则没有这个问题,它是可以理解当前代码所处的作用域的,这也是Modifier的重要特性之一。

比如说,这里我们使用Column实现一个纵向排列布局,当想要为子元素指定对齐方式时,你会发现Modifier.align()的参数类型自动变成了Aliangment.Horizontal,说明只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指定对齐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如果我们使用Row把布局改成横向排列模式,你会发现,子元素的Modifier.align()的参数类型自动变成了Aliangment.Vertical,说明只可以在垂直方向上指定对齐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特性是得益于Kotlin的高阶函数功能所实现的,而xml天然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Compose在这里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有了理解当前作用域的能力之后,Modifier提供给我们的接口和参数都更加精准、安全和简练,对编写代码是有很大帮助的。

串接顺序有影响

开篇的时候有提到过,Modifier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参数,它可以通过链式调用的方式串接无限多的API,从而实现各种你想要的效果。

而Modifier的链式调用模式对于串接的顺序是有要求的,不同的串接顺序可能实现的是不同的效果。这点和xml的区别非常大,因为xml对于属性的指定是没有顺序要求的,每个属性写在上面还是写在下面都无所谓。

但是不用担心,这并不会导致Modifier变得更难使用,反而能够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就可以快速了解了。

回到一开始IconImage()函数的例子,现在我们通过串接一个background()函数给它添加一个灰色的背景: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
            .background(Color.Gray)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clip(CircleShape)
    )
}

运行一下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这里的代码就已经开始有讲究了。

如果想要给图片增加一个背景色,background()函数一定要在border()和clip()函数之前调用才行,这样Compose的执行逻辑就是,先为图片指定了一个矩形灰色背景,然后再将图片裁剪成圆形,就出现了上图所示的效果。

如果把background()函数放在border()和clip()函数之后调用,Compose的执行逻辑就会变成,先把图片裁剪成圆形,然后再在圆形的基础上添加背景色,那么这个背景色也是圆形的,从而就完全看不到了。

下面继续对这个例子进行改造,现在我们想要为图片增加一些边距。Compose中为控件增加边距是借助Modifier.padding()函数实现的,如下所示: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
            .background(Color.Gray)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padding(18.dp)
            .clip(CircleShape)
    )
}

这里我们调用Modifier.padding()函数给图片增加了18dp的边距。重新运行程序,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会发现,增加的边距是属于内边距,边框的位置并没有变,只是里面内容的边距增加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先调用的border()函数,再调用的padding()函数,因此边框的位置已经在设置边距之前就固定下来了,也就形成了内边距的效果。

那么很明显,改成先调用padding()函数,再调用border()函数,就可以实现外边距的效果: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
            .background(Color.Gray)
            .padding(18.dp)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clip(CircleShape)
    )
}

重新运行一下程序看看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借助Modifier的这个特性,其实我们只需要调整一下padding()函数的调用顺序,就能非常容易地控制控件的内外边距。在View系统中需要借助layout_marging和padding两个属性才能完成的工作,在Compose当中只需要一个padding()函数就能实现了。

因此你会发现,在Compose当中根本就没有layout_marging这个属性所对应的概念,因为它是不需要的。

为Composable函数增加Modifier参数

开篇的时候还提到过,任何一个Composable函数都应该有一个Modifier参数才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就说明这个Composable函数写的有问题。

这句话是我说的,但是Google同样也表达过类型的观点。根据Google官方推荐的Compose编码规范,任何一个Composable函数它的第一个非强制参数都应该是Modifier,就像这样:

@Composable
fun TestComposable(a: Int, b: String, modifier: Modifier = Modifier) {
    
    
    
}

这个规范非常有讲究,因为Modifier是一个可选参数,因此它需要放到所有强制性参数的后面。这样调用方可以选择指定Modifier参数,也可以选择不指定。

而如果Modifier参数被放到了强制性参数的前面,那么就必须先指定Modifier参数,然后才能接着去指定强制性参数,或者就得使用参数名传参法,用法就变得不方便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Modifier参数要放到第一个非强制参数的位置,那么为什么每个Composable函数都应该有一个Modifier参数呢?

这主要还是为了灵活性考虑的。

还是以刚才的IconImage()函数举例,IconImage()的作用应该是提供一个头像控件,所以它可以控制头像的形状、背景、边框、边距等等,但是它不应该控制头像的对齐方式。

这点应该很好理解,总不能说一个头像控件只能居中或者居左显示吧?

控件的对齐方式应该由它的父布局决定,父布局可以根据其自身的显示需求决定如何对齐这个头像控件,那么为了让IconImage()函数拥有这个灵活性,我们就需要为其添加一个Modifier参数,如下所示:

@Composable
fun ParentLayout(modifier: Modifier = Modifier) {
    
    
    Column {
    
    
        IconImage(Modifier.align(Alignment.CenterHorizontally))
    }
}

@Composable
fun IconImage(modifier: Modifier = Modifier) {
    
    
    Image(
        painter = painterResource(id = R.drawable.icon),
        contentDescription = "Icon Image",
        modifier = modifier
            .wrapContentSize()
            .background(Color.Gray)
            .padding(18.dp)
            .border(5.dp, Color.Magenta, CircleShape)
            .clip(CircleShape)
    )
}

除了给IconImage()函数增加了Modifier参数之外,在为内部Image()控件指定行为的时候也要使用这个参数,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Modifier对象。

这样我们在任何调用IconImage()的地方,就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指定它的对齐方式了。

这个例子充分展示了拥有Modifier参数的Composable函数具备更高的灵活性,Google提供的所有内置Composable函数都遵循了这个规范,因此希望你也能遵守吧。

总结

这篇文章我们讨论了Modifier的4大应用场景,以及Modifier的3大特性,我认为是把Modifier基本讲解到位了。

当然,这里面的每一个知识点其实还都可以继续深挖,如语义树、事件处理等等。但这些发散性的知识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覆盖全,有机会的话我可能再专门展开讲解吧。

下篇文章我们即将开始学习Compose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State。学了这个之后Compose会变得有趣起来,敬请期待。

那么我们下篇原创文章再见。


Compose是基于Kotlin语言的声明式UI框架,如果想要学习Kotlin和最新的Android知识,可以参考我的新书 《第一行代码 第3版》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nyu890807/article/details/13225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