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术”之关系

“道”,何为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是谓道之高深境界。《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是谓道需要阴阳调和,如物及必反,否极泰来,冬去春来……,故“道”为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
  “术”,本义为城邑中之道路,如东汉·许慎《说文》:“术,邑中道也”。引申为技艺、方法,如宋· 苏轼《教战守》:“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道”与“术”之关系,吾以为:“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 道者,指导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术者,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其境界有三:“知道其为何物者为知其道;以道御术者为得其道;行事均以道行之者为守其道;”。故先应“知其道”,知道为何物,道为何理,入道之门;次而应“得其道”,行事以道统之、御之,不以个人之好恶而强为之;最后为“守其道”,行事均以道而行,守其原则,固其根本,不舍本而逐末,则万事可成。? ----彭永红

何为道?道就是道理,就是规律。何为术?术就是技术,就是方法。有道无术,魂不附体,只能坐而论道,,束手无策,无法行动;有术无道,体不附魂,只能手忙脚乱,乱创乱试,事倍功半。因此,我们提倡有方法的道,能够承载道的技术。

      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现在许多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新思想新思潮不断涌现,科研成果也层出不穷。但这些东西究竟对现实有多大的推动作用。有许多东西都是坐而论道,都没有具体的方法和途径,思想如果没有实现的方法和途径,就会像天上的风云一样,不接地气永远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降雨,就教育改革与发展而言,教育理论的研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算少,成果更不能算少,但真正有承载这些思想的行动载体却很少,来自真正一线的行动研究少之甚少,存在着有道不深,魂不附体的问题,因此说要想推动实践发展,必须研究有行动载体的思想。

      前些年去江浙一带去学习考察,那里就出现许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一些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就业门路却很宽,因为许多单位都急缺有实用技术的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而不却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用技术的本科毕业生。现在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有计划的把一些本科院校变成职业技术院校。这就说明,现在太强调一些抽象的理论学习而忽视理论指导下的技术。这都是道脱离术而造成的后果。

       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在实践的层面上,人们往往忽视了技术背后的理论支撑,理论精髓没有弄清楚就去实践,结果是盲打莽撞,一阵散打,抓不住关键点,出现许多问题,这个不行,就用那个,总是用传统的思想观念去解决新实践中的问题,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任何有效的方法都必须是有理论支撑的组合拳,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散打,没有理论支撑的方法就是体不附魂,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比如我们现在的高效课堂实践,许多学校的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最基本理念还似懂非懂,结果在实践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不懂理论就很容易陷入技术的泥潭中,天天研究具体的技术,而不能从理念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结果总是困惑难解。其实,只要你真正认识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成长为本的基本理念,你就会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最大资源,你就会把利用学生作为自己最高的教育艺术去追求,许多细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道”乃规律,只有掌握规律,做事情才能简变,才能成功。“术”乃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行其道,将理想变成现实。每一个人都要处理好道与术之间的关系,  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道术结合乃魂体统一,才能成功。“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jlweilong/p/918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