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4 因特网与网络互连技术(上)

本章节内容体系:

红线部分,上午、下午都有涉及。是网工软考的核心知识点

1.IP协议以及配套协议

主机1和主机2通信过程:

主机1把信息经过4封装在传输层,经过3封装在网络层,经过2封装在数据链路层,最后经过1进行透明数据传输,然后经过各个路由器(3层设备,主要用于网络层的封装),直到数据包达到主机2,经主机2的解封装。(数据透明接收,2层数据链路层解封装,3层网络层解封装,4层传输层解封装,)最后将信息上升传达给主机2的应用层。

IP地址-IP地址表示方法

IPv4是现在使用额IP地址表示方法

IP地址是逻辑地址,程序员可更改;Mac地址是物理地址,是机器、网卡所固化的,不可更改。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4695758 查看本文章

IP地址是所配置的,可以更改,是需要根据通信需求,给计算机分配一个全世界范围内通信的唯一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为提高IP地址的可读性,每隔8位插1个空格,中间用"."进行隔开。

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化

根据最大值二进制,快速写出250,192,240,128等

248:255-7--11111000

240=255-15 --11110000

192=255-63--11000000

128=256-128--10000000

IP地址 编址方法:3个阶段

  1. 分类的IP地址
  2. 子网划分
  3. 无 分类

分类的IP地址

  • 分类IP地址分为:网络位+主机位(网络位指向主机所联接的网络名(固话中的区号);

主机位是电脑主机的唯一标识(固话中的市号)。

根据分类位,或者主机位的位数进行划分。

其中,网络位占8位,主机位占24位。

分类的IP地址A类,网络位允许接入的最大主机数是2^24-2。(2:全为0,无接入;全为1:广播地址)

E类地址:目前尚未商用,仅用于科研。

不足:早期企业的IP分类地址,普遍造成IP利用率不高。→ 延伸出:子网划分(大大提高IP地址的利用率)

A/B/C三类地址又分为 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 公有地址:由Internet负责分配,通过它直接访问互联网。(一 一对应的地址)
  • 私有地址: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可被多家公司 复用的地址,链接公有网络时需要胫骨路由器将私有IP地址转化为公有IP,否则会被路由器隔离,无法进行访问公网)

IPv4分类;

  1. 单播地址
  2. 组播地址
  3. 广播地址:255.255.255.255(32个1)最为典型。也叫 (是一种受限地址)。

注意: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一样,只能用于目的地址,而不能用于源地址。

  1. 特殊的IP地址

ping 127.0.0.1 回环地址。只作用本机,用于本机回路测试协议等是否安装正确。

169.254.1.1/16 是自动专用地址。当电脑DHCP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由电脑的操作系统自动给电脑分配的IP地址,来实现局域网的内部使用。

子网划分

划分规则:从原来的主机位中的“主机号”拿一部分出来,变成若干个“子网号”。把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很多子网。通过子网进行区分,这样就可以分配给不同企业、不同部门去用IP地址。

主机位:指后面的8位(化为二进制)。192.168.1.0/24

子网掩码中的1对应的是网络号,有多少个1网络号就有几个;

子网掩码中的0对应的是主机位,有多少个0主机位就有几个。

求192.168.1.129网络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6.256.256.128 ,求这个IP地址的网络位以及主机位?

2.IP地址-子网掩码-求网络ID

若主机的IP地址设计成1个路,网络位为255.,ABCD都是100.,网络位相同,说明处于同一网络,可以在二层交换机进行内部通信,不需经过路由器。

若主机的IP地址设置成两个路,网络位为255.255,此时只有ABD的子网掩码同属于100.50.0.0/16,它们可以通过二层交换机进行内部通信;C子网掩码不属于100.50范围,不能与ABD进行通信,若它们之间要进行通信,需要借助路由器来进行转发。

若主机的IP地址设计成3个路,网络位为255.255.255,此时只有A和B的子网掩码未相同,100.50.20.0/24,AB之间可以通过二层交换机进行内部通信。

若主机的IP地址设计成:255.255.255.224,求哪两个主机能进行内部通信? AB

①将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化成主机位+网络位的形式(27个1,5个0)

②将A B网络地址的主机位(后8位)化成二进制:

③判断A B主机的IP地址是否在同一网络上:100.50.20.0/27 √

总结:先将网路地址转化为多少个0,多少个1;再来判断AB的网络位;最后算它们的网路地址。

例2

子网划分后,IP地址范围如何算?

以192.168.1.0/26为例。

有26个网络地址,其中192.168.1.00 000000为无效地址;198.168.1.00 111111为此网络ID的广播地址。

所以,最小网络地址为:192.168.1.00 000001

最大网络地址为:192.168.1.00 111110

以192.168.1.64/26为例。(26位网络位,8位主机位)

最小地址为:192.168.1.01 000001

最大网络地址为:192.168.1.01 111110

IP地址-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1.判断两个主机h1和h2在不在同一个网络?

主要看它们的网络地址是否一致。

把各个主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做云运算后,先算出不同主机的网络地址;然后进行判断:看它们的

网络地址是否一致。

云运算规则:看该主机的子网掩码中有多少个1(对应IP地址有多少个网络位);

子网掩码有多少个0(对应该主机有多少个主机位)。

图中H1和H2网络地址不一样。说明它们不在同一网络,需要通过路由器转发IP分组,才能相互间通信。

2.H1和H2如何进行数据转发?

过程:主机1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先做云运算后,然后查找路由表,找到与之适配的目的网络地址,

最后将数据包发送出去

IP地址-无分类的编址CIDR

网络前缀不再固定,而是可变的。

例:128.14.32.0/20,求它的最小网络地址和最大网络地址。

20位网络位,12位主机位。

IP地址-路由汇聚

  • 路由汇聚:讲很多小网络路由汇聚在一个大的网络路由,再接入核心Internet网络中。(因为有存储有限,所以没有必要在ISP中写入每一个子网的具体路由信息,否则会导致ISP路由的性能急剧下降。)

将最大的相同地址最为路由汇聚的网络位。其它作为主机位,可以直接写出汇聚之后的网络地址。

IP地址-路由汇聚

  • 最佳路由匹配原则:遵循最长网络前缀匹配原则。

3.IPv4格式的数据报

IPv4格式:首部+数据部分

数据部分,封装的是整个传输层的数据报文。

首部,分为版本、首部长度、区分服务和总长度。

分片

当以太帧超过1500bit,就要对超出部分进行:分片。

例子:首部20字节,数据部分共3800字节的IP数据报。如何进行分片?

标识符保留,首部一致,最大字节分配是1500.所以一个分片为:20+1480

20+1480

20+1480

20+840(不是780,因为20-首部不算进去)

偏移

指的是数据报分片后,新位置相对于原位置的偏移量。偏移量是0/8位。

如何计算?

第一个分片:(0)/8=0

第二个分片:(与第一个相隔了1480)/8=185

第三个1分片:(与第一个相隔了1480+1480=2960位)/8=370

生存时间

  1. 作用:为了避免IP数据报在发送过程中,循环发送 “兜圈子”。
  2. 工作机制:TTC没经过一个路由器时就会减少1。当路由转发之前,TTC-1;当TTC-到的0时候,TTC就会把数据报丢掉。

协议:当目的主机收到IP数据报的时候,判断向上层是交付给UDP还是TCP。

首部校验:判断数据报在传递过程中是否出错。

源地址:32位的IP地址。

填充:保证首部长度是4bit的整数倍。

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链路层封装,使用MAC地址。

网络层封装,使用IP地址。

4.ARP协议

方式:在局域网中,广播式发送ARP的请求分组。 单播响应机制。

此时B主机会记录这一响应并在ARP记录表宏添加这一条目,下一次就不需要重新进行ARP 请求分组。

对于主机H1的IP和主机H2的IP,帧从主机要经过怎么的过程才能到达路由器?

用主机H1的原MAC 和路由R1所对应的目的MAC 对(IP1→IP2)数据报进行封装,这样主机1的帧才能到达路由器R1 。路由器收到数据报后去掉封装,看到数据报发现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找到对应网络地址并转发给R2(这一过程也需要进行数据报的封装),最后用主机2的HA2(代表MAC地址)来封装HA6封装后传来的数据报,这一过程中,IP1→IP2的数据报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即,IP不发生变化,但每一个路由的MAC地址独立而且每个阶段都在作相应的变化。

ARP报文

ARP协议

访问是,静态条目优先,而且静态永远不会老化或被替换。

动态条目容易老化或者被替换。

说明:以上材料均为本人在哔哩哔哩网站上学习整理所成,文章仅为自己学习记录复习使用。参考视频资料视频资源系希赛团队老师讲解,若笔记表述或内容有误,诚盼指正!

希望更多资料的uu,可以移步B站自行查找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8399221/article/details/124547680
9.4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