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刘润

center

一句话总结

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本书介绍了一些个人成长、创业、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论。东西比较散,文中一些观点有一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脑图

center

详情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1.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 课题分离:阿德勒。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需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总结起来就是“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 法学家的对错观:唯证据论,只相信证据
    •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的“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
    • 商人的对错观:谁的损失大,谁的错(你在马路上别车撞了,错在你,因为你的损失最大)
  • 判断发生损失后应该怪谁,就看谁的损失大。如果事情出现了不好的结果,不要抱怨、后悔、自责,这些徒增焦虑且无法改变事情的现状。最后:自强者万强

2. 人性、道德和法律

center
  • 人性:生存&繁衍,无关对错。这是自私的来源
  • 道德: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成个体的生存、繁衍,道德通常是反人性的
  • 法律: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3.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center
  • 博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的方法:心态、策略
    • 心态:
      • 共赢:要么共赢、要么不干
      • 感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难得多
    • 策略:
      • 保护自己,不要当老实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高智慧的博弈:最明智的处事之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世沉沦
  • 定力:坚持长期主义
  • 选择: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人生的悲剧往往就是看着前方还想着后方,最后无路可走

4. 公理体系 VS 推演逻辑

数学是基于公理体系的,大师之间从不吵架而是直接拿出证明。但是很多人文学科是没有公理体系的,只有推演逻辑。这就导致了“文人相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等现象。基于混沌的人文学科及人际关系,有三句名人名言:

  • 菲兹杰拉德: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学李白也学杜甫
  • 罗曼罗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然后继续使用这个模型
  • 查理芒格:如果我不能比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每个理论都有前提,不要太教条

第二章: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2.1 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总结:与人交往时要明确他所描述的是什么,如果他描述的是立场那就不要跟他争辩,因为这牵扯到人家的切身利益你不可能获胜。

  • 事实: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事实是不会出现争议的客观存在,出现争议时是因为我们了解到的事实还不够全面
  • 观点:一个人对事实的看法。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掌握的信息、思维模式决定了他的观点
  • 立场:被位置与利益影响的观点。不要与有立场的人争对错,成年人不争对错只争输赢
  • 信仰: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信仰比立场更厉害,因为信仰逻辑自洽所以人们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信仰内逻辑自洽,信仰间互相矛盾。
    • 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1. 你不可能获胜 2. 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2.2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为什么”是黄金三问里面最有力量的一个 W。“为什么+观点”是一只危险的注射器,当有人向你抛出这个注射器的时候,被问到的人很容易被带到沟里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思考这个观点对不对。

  • 狡猾的人使用这种注射器给别人洗脑
  • 愚蠢的人用这种注射器给自己洗脑。比如偶像剧里男主在雨中大喊:为什么上天要这样捉弄我~~~

2.3 如何赢得一场辩论

  • 辩论的目的:改变观众的态度。让观众在安全、舒适、信任的氛围下自己取走喜欢的观点。
  • 辩论的关键:偷换概念/纠正对方的概念
  • 辩论的核心竞争力:基于逻辑的急智

如果工作中与别人辩论经常落于下风,这不代表你的学识不够,只代表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语言冲突不够。辨于不辩真理就在那里,辩论能让我们看真理的眼睛更加明亮。

2.4 普通与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情的现象,优秀的人能透过现象看事务本质。 关于怎样看清事务的本质:

  • 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怀着空杯的心态看问题
  • 运用 PDCA(假设-验证-结论-调整)方法论
  • 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

2.5 如何快速洞察本质

  • 分析问题的时候记住以下五个关键的步骤,并不断地练习
    • 找到核心存量
    • 找到关键因果链
    • 找到增强回路(马太效应,遇强则强)
    • 找到调节回路(遇强则弱)
    • 考虑滞后效应(类似于未来简史中知识的悖论)

2.6 流程、制度、系统

  • 流程、制度、系统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但是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
    • 流程:基于时间线做一件事情,关注的是过程
    • 制度:行为准则,关注的是结果
    •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关注的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 电影《教父》中有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2.7 逻辑思维与思维闭环

  • 逻辑思维:刨根问底去探索事物的本质
    • center
  • 思维闭环:最顶级的思维闭环是保持开放,不断迭代
    • center
  • 总结:
    • 放低姿态:水平高的人往往心气很低,具备“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心胸
    • 不要轻易被别人带跑偏,离事实越远,离阴谋论就越近

2.8 复利思维

前期不要幻想着通过钱生钱的方式来实现财富自由,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来获得第一桶金。“前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

2.9 概率思维

能做成一件事情是需要一些好运气的。我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把自己成功的概率变高。 千/百/十/个分为分别是:时代 + 战略 + 治理(董事会对整个公司管理层的结构化设计) + 管理

2.10 数学思维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先驱。推荐他的《数学通识50讲》

学数学本质上不是去当数学家,而是具备数学思维。实际生活中很多事务都是遵循数学模型的。

  • 从不确定中找确定(概率论):不论是创业还是工作,做事情要专精,不要幻想着做很多事情。
  • 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微积分):加速度积累变成速度,速度积累变成位移。有了微积分的模型,我们就能意识到努力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认可。这样就有了一个平衡的心态。
  • 公理体系(几何学):公理可以推导出无数的定理。因此一家公司如果设计好愿景、使命、价值观这些公理,所有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行为决策都可以通过这个公理推到出来。甚至某一天如果没有老板,这家公司也能自己玩的很好。管理团队就是如此。
  • 数字的方向性(代数、向量):如果团队中多个有能力的人合作时不很愉快,那就不要让他们互相擎肘,交给其中一个人去干
  • 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博弈论):
    • 零和博弈:非输即赢 非零和博弈:共赢,非零和博弈的前提是建立信任
    • 怎样建立信任?
      • 找对人:找到那些值得建立信任的伙伴,如果有些人无法达成共赢,那就离他们远一点
      • 主动:主动释放值得信任的信号,这样那些想和你达成共赢的人就会主动来找你
  • 系统思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被“系统”左右着,系统由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通过理解关系及关系背后的规律,不但能在复杂的系统中理解现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

第三章: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3.1 人生商业模式 = 能力 x 效率 x 杠杆

center
  • 能力:最棒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看透本质),高效且可怕的勤奋
  • 效率:提升做事情效率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 选择:不是在 17min 中省出来 17h,而是要在 17min 中决策接下来的 17h 值不值得干,不值得干的果断放弃
    • 工具:借助工具来实现效率提升
    • 方法
  • 杠杆:人一天只有 24h ,你必须借助杠杆实现效果的放大
    • 团队杠杆:独行快,众行远
    • 产品杠杆:降低边际成本,让公司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才有机会拥有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
    • 资本杠杆
    • 影响力杠杆:演讲能力、协作能力、建立人脉的能力。其中演讲与写作需要持续训练。建立人脉的能力则要遵从一个法则——人脉是那些你能帮到的人

3.2 把工作当成玩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这辈子就没有一天是在工作。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消耗。

3.3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 时间的颗粒度: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比如比尔盖茨的时间颗粒度是5min,王健林的是 15min。
    • 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你觉得别人太磨叽了是因为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比你的更粗
    • 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碎片化的时间也能真正的提升自己
  • 时间管理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会让人痛苦,养成习惯的过程才会让人痛苦(史蒂芬.柯维:想法产生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3.4 指数级增长、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商业世界里面大部分商业模式都被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操控。他们的区别在于边际交付成本是否为 0。只有不为 0 的商业模型才有可能获得指数型增长。

center

3.5 把事做对,创造 10 倍价值

  • 你不是要比别人强 10%,而是强 1000%。强 10% 时你会想着走别人的老路,但是强 1000% 时肯定是想着如何创新,弯道超车。
  • 不要理会杠精,他们不值得你花时间。努力提升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圈子变高,这时候你的圈子里都是好人。

3.6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 冯仑理论:人一生的交往关系是10-30-60 center
  • 没有必要刻意经营人脉,你能帮到的人才是人脉。健康的人脉是双方的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

3.7 知识、技能、态度

  • 知识:前任已经发明与验证的规律;技能:你以为你知道,但是需要经过实践才能真正悟透的事情;态度:你选择看待这个世界的那副有色眼镜
  • 总结: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学知识、练技能
    • **不要把知识当做技能学:**典型的是一些实战主义者只相信自己的感悟。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要学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不要把技能当做知识学:**典型的是一些理论主义者只是纸上谈兵。

3.7 心态高过云端,姿态埋入地底

具备强大的心态的同时通过自黑、示弱、看淡去获取最高尚的朋友。

第四章: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4.1 理解 What、Why、How才能知行合一

  • 描述一个事情有三个角度: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做),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别人想了解哪个维度的答案,不要鸡同鸭讲
  • 想让自己或者其他人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将 WWH 普及给自己的内心或其他人(感悟:做事情或者带团队都要将WWH充分的传达,否则只会得到应付公事的态度)
    • What:事情的背景
    • Why:为什么。充分了解了 Why 才能有动力做事情
    • How:怎样做。把理论落地的具体方式

4.2 幽默,是溢出的智慧

  • 具备足够的智慧才能具备幽默感,这玩意是需要有天赋的。创造幽默感的三种理论:
    • 优越感理论:通过创造一个失败者,让听众感觉自己是成功者。从而产生心满意足的优越感
    • 错愕感理论:创造“脑筋急转弯”,让听众产生出其不意的错愕感,以及随之而至的惊喜
    • 释放感理论:用危险创造紧张气氛,用安全感释放掉它

感悟:通过幽默,可以更高效的与别人沟通

4.3 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 打比方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能力,说明你能同时理c'c'c两种事物(复杂&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本质,并且能把两种事物关联起来。通过打比方能高效、快速的与人沟通,让别人理解你要表达的东西
    •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4.4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 边界感:两个个体之间的边界,边界内属于自己领地,自己具备所有权。越界时必须征得对方的统一。(所有权不仅仅能作用到实物上,还有时间、隐私、权利等)
  • 关系再好,也不能越界:比如上下级关系,亲密的同事
  • 守住边界:不要跟随便越界的人打交道

4.5 每个创业的背后,都有大量多巴胺的支撑

  • 多巴胺是行动催化剂,支撑着我们不断的努力
  • 内啡肽、血清素是让人快乐的激素

第五章: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5.1 世界三大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

center

我们要用族群法则、普遍法则与世界进行价值交换,用自然法则保护自己

5.2 找到并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

以商业为例,每个公司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就是自己的战略势能。有了势能,再加上轻轻推动开关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冲毁好多城池。感悟:对个人来说,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形成自己的优势,机会来了才能抓的住。

5.3 产品的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决定(对此话题无感,忽略)

5.4 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

很多人赚的钱并不是利润,而是社会工资(社会工资是指社会给你的苦劳费),真正的利润来自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掌握定价权

5.5 没有 KPI 也能管理好公司

管理公司需要使用儒家的管理风格,用文化去推动员工内心的积极性并给员工充分的安全感与自由。这种环境下没有老板监督公司自己也能运转的很好。切忌使用法家风格管理。

5.6 让优秀的员工成为事业合伙人

员工与企业,谁也不需要对谁忠诚。大家真正忠诚的是那个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诗与远方

5.7 勤劳能致富,但勤劳者能分到财富吗?

  •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但是掌握稀缺资源的人才能分配财富。如果你想要更多的财富就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 对于个人来说(很多人35危机的原因正是他不再稀缺):
    • 我是否具备稀缺的能力?
    •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 我是否拥有稀缺的资源?
    •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 对于公司而言:
    • 我是否具有稀缺的能力?
    • 我是否有用稀缺的资源?
    • 我是否处于稀缺的行业?
    • 我是否在行业中处于稀缺的节点?
    •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5.8 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

  • 有信用的人才有话事权
  • 赢得信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败坏信用只需要一次,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羽翼

5.9 公平、公正、公开

  • 名词解释:
    • 公平: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
    • 公正:用哪一把尺子来丈量
    • 公开:把丈量的过程展示给公众,接受大家的监督

因此,高考是公平的,因为他用同一把尺子(分数)丈量所有人。高考也是公正的,gj把地域等因素放到了加分项里面。

5.10 效率与公平

诠释了国家为什么一开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效率),以及后面为什么对互联网巨头反垄断调查(注重公平)

5.11 劝酒是一种服从性测试

真正的领导力,是来自内心的追随,而不是行为的服从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713161787341117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