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建模与UML

为什么要建模?

想要生成合格的软件就要有一套牛逼的体系结构、过程和工具的规范。
建模说白了就是将复杂系统分解化、简单化,把复杂的系统变成小的系统,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逐一解决。

建模的目标?

1.按照我们想要的样式对系统进行可视化。
2.详细说明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3.构造系统的模板。
4.对我们的决策进行文档化。

建模原理:

1.选择创建什么模型是建模原理的一大重点
2.模型要在不同的精度级别上来表示
3.建造的模型要和现实相联系
4.重要的模型需要一种独立的模型去处理

UML

UML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可以用详细描述的语言、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行业术语语言。让系统的构造者用标准的、易于理解的方式建立起能够表达他们设计思想的系统蓝图,并且提供一种机制,便于不同的人之间有效的共享和交流设计成果。

学习建模三个要素:基本构造块、这些构造块放在一起的原则、一起运用整个UML的公共机制。

四种关系:
1.关联:对象之间的关系。普通关联、聚合、组合
2.依赖:元素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元素
3.泛化:是一般事物和该事物较为特殊的种类之间的关系,也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
4.实现:实现是类之间的语义关系。

五种视图: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行为视图、交互视图和物理视图

九种图:用例图、类图、对象图、组件图、部署图、顺序图、协作图、活动图和状态图

视图与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 用例视图:包括用例图。
2. 逻辑视图:包括包图、类图 /对象图。
3. 行为视图:包括顺序图、协作图。
4. 交互视图:包括状态图、活动图。
5. 物理视图:包括组件图、部署图。

软件生命开发周期四个阶段:

初始、细化、构造、移交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it_the_lights/article/details/8021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