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理和孔子论语


老子哲理和孔子论语
2011年11月19日
  作者:高广宜,最后更新:2010-7-24 15:36:22
  孔子论语(现代文)
  孔子论语 孔子和弟子 第一篇学而 第二篇为政 第三篇八佾 第四篇里仁 第五篇公冶长 第六篇雍也 第七篇述而 第八篇泰伯 第九篇子罕 第十篇乡党 第十一篇先进 第十二篇颜渊 第十三篇子路 第十四篇宪问 第十五篇卫灵公 第十六篇季氏 第十七篇阳货 第十八篇微子 第十九篇子张
  孔子论语(现代文) 孔子论语
  仁是善的表达,义是爱的奉献。
  讲求仁义,心中就会充满仁义。
  TranTextType(0,1,'C4461301');
  孔子论语(现代文) 孔子和弟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生于鲁国的陬邑[1]。父母曾经为生子祷告于尼丘山,故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的贵族,家族衰落之后迁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2]。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后娶颜氏,生孔子。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移居到曲阜阙里。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19岁时孔子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3]。孔子20岁时,亓官氏生子,时逢鲁昭公赐给孔子鲤鱼,故为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孔子年少时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勤奋好学,讲求礼仪。长大后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也曾做过管理牧场的小官。孔子27岁时开始创办私学,34岁时曾经去过周都,向老子学习过周礼。
  孔子35岁时,鲁昭公由于大夫们的反对,逃往齐国。孔子也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齐景公本想重用孔子,却遭到晏婴的反对,后来有人想杀害孔子,孔子只好离开齐国。回到鲁国之后,孔子继续兴办私学。
  孔子在51岁时,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任司空,后又升任大司寇, 54岁时由大司寇代理相职。孔子任大司寇之后,积极地削弱大夫们的势力,拆毁了叔孙氏和季孙氏的邑城,却遭到孟孙氏的强烈反对,孔子在鲁国开始受到大夫们的忌恨。
  孔子杀了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把鲁国治理的井然有序、路不拾遗。齐国听说后担心鲁国会称霸,就送来美女和骏马。鲁定公和季桓子受到迷惑,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便带着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名弟子离开了鲁国,这一年孔子55岁。
  此后的十四年,孔子周游列国寻求政治出路,曾经受到卫灵公和楚昭王的礼遇,但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孔子和弟子们在外漂泊,曾经多次遇到危险:在匡地时曾被围困了五天,在宋国时司马桓

猜你喜欢

转载自bint79bint.iteye.com/blog/135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