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一)

1.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e)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然后时常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令人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轻易动怒,不正是有德的君子所为吗?”

【赏析】

宋代 朱熹,评此三句话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这三句也可解释为做学问的三个状态。首先,自己的学说被社会(时代)所采纳学习,不是很快乐吗?退一步说,即使没被采纳,如果有同道朋友赞赏,远方而来找我讨论,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讲,即使没人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会生气,恼怒,不正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2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第(ti),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2341106 查看本文章

【注释】

孝弟:孝,是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同悌,是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悌是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悌,但是却容易冒犯统治者的人,很少;不喜欢触犯统治者,却喜欢造反的人,不存在。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悌,这不就是仁的根本吗?”

【解析】

孔子所处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孔子认为孝悌学说是统治者加固政权,保证社会安定的根本。这一思想为中国三千年的封建统治买下了萌芽。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ong_sun/article/details/8107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