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金融市场该如何演绎?

​新冠疫情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直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终结的迹象,特别是今年春季爆发了新一轮疫情。

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节奏,高考延期、出行受限、就业压力增大等等。

疫情之前,全球各国铆足了劲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带来了繁荣。而如今,各行各业的经济都受到巨大冲击。

在新冠疫情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们不禁开始思考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普遍对世界经济复苏缺乏信心,投资放缓,消费主义退潮,很多人选择把资金存起来或者干脆囤积食物,以应对未来的可能变坏的局面。

疫情对人员、货物的流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人力密集的制造业。除了中国外,其他制造业大国,例如越南和印度,都受到重创,工厂停工、社会停摆。两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因为芯片荒,累计减产量或达到1132.4万辆。

美联储在疫情前期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大放水,基准利率调整为0,并且无限量购买美债。这样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国经济暂时稳定,资本市场表现强劲,道琼斯指数从2020年到2021年的涨幅一度超过了40%。

放水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明显。2022年1月份,美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历史性的7.5%,为1982年以来的最快年度涨幅。这种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地外溢到了全世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暴涨。

2022年1月底,显示大宗商品价格综合变动趋势的CRB指数同比上涨46%,而这也是自1995年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近期俄乌战争的爆发,给本就脆弱的经济加上了一层阴霾。欧洲天然气价格翻了10倍,涨到了3000美元/千立方米。受到天然气价格影响,大部分欧洲企业选择了关门停产。

4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他们最新的全球的经济预测。把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也就是1月25日预测的4.4%下调到3.6%,把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从4%下调到3.7%,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4.8%下降到4.4%,把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从3.9%下降到2.8%。

全球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个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挑战,一个是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特别是美联储调息剧烈的变化,地缘政治的冲击,以及能源的供应。目前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度还在70%,特别是石油,稳定国内经济,显得尤为重要。

而现在美国看放水差不多了,又开始加息。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汇市、股市的动荡。很多国家的货币,包括人民币,都出现了大幅的贬值。

在岸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阿根廷比索兑美元走势

国内股市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跳水:

4月25日,A股震荡走弱,沪指盘中跌破3000点,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收盘后上证指数报2928.51点,跌5.13%,深证成指跌逾6%,创业板指跌超5.56%,科创50跌逾6.13%。各大版块集体下挫,超760只个股跌停。而同一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9,创2020年11月以来新低。

而近期,A股有所回暖,重新站上3000点。

除了各大金融市场,今年国内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新高。考研人数也在202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57万人,减去110万左右的计划招生人数,意味着有300多万考生或是“二战”“三战”,或是流入春招市场。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阴霾仍未散去,对就业的影响也在持续。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企业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有所下降。而对许多毕业生来说,近期散发疫情导致的封校、线下招聘取消、跨区域实习面试受阻、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延期等问题,也彻底打乱了他们的求职节奏。

但是我国的GDP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想要稳定就业情况首先要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住了就业的基本盘。在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了今年GDP 5.5%的增长目标,也提出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释放全力增长信号来稳定市场。

目前疫情的严峻形势逐渐在缓解,各地也在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的涉及面和进度,生产流通的环节畅通将逐步恢复常态,就业市场也将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恢复生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有能力、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依然是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如何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是每个毕业生必须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2038975/article/details/12463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