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从蚂蚁出来后的第一年总结

2021年过的还是挺快的,感觉昨天还在蚂蚁忙着和产品撕逼,今天就已经在外面写年终总结了。这一年里经历的还是很多的,感觉有必要记录一下自己的一些奇幻经历,顺便也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分享(扯犊子)一下自己的经历和心得吧~

正好从毕业到现在,好像也没正儿八经的写过自己的总结,顺便一起把想说的都说一下。

现在

社区

由于之前有过一些对H5可视化搭建的研究,今年也花了点时间给自己在这方面做了个总结和整理,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掘金小册:从零开发H5可视化搭建项目

开源了一个基于 electron 的桌面端应用 rubick

团队

从蚂蚁出来后,在现在的公司负责了一个小业务线的前端TL,最近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公司也有部分人员流失,在得知自己团队有名单时,有好几次,在车里自己哭了好几次。

情感方面,还是第一次经历团队有人员离开的事情,因为自己一直把团队当组一个大家庭,每个小伙伴都是非常优秀和出色的,很不舍得任何一个小伙伴的离开。

跟流失的同学面聊的时候,其实心理还是很难过很难过的,同学有问道一些关于成长和学习的事情,也就跟同学分享了一些自己的事情。我觉的程序员一定不要让自己停留的舒适区,自己最难受的时候就是成长最大的时候。如果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劳动力”拿钱干活,干完就走,那我觉得短期内是没问题的,但要想走的长远肯定是不足够支撑的。程序员前期比的是技术,比的是干活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何给公司代码附加值,才是给自己增值的部分,这部分附加值需要我们突破舒适区,去持续学习。

接下来就再简单的从自己出发介绍一下自己的成长,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单纯的分享分享。

关于我

15年大学毕业于一家普通一本的院校,非985,也非211。反正感觉自己也挺奇葩的,本来高考应该可以考的很好的,但是高考数学那晚喝了几罐红牛,愣是一宿没睡,第二天高考的时候,反正是基本上处于梦游状态,一项强项的数学考的是真不行。结果落榜了一直想去的大学,这也是自己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吧。

后来阴差阳错报了软件工程这个专业,但大学里基本上是混过来的,一方面自己比较喜欢跳街舞,也喜欢打 dota,时间都浪费在这些上面了。快毕业时,当时看着室友,同学都拿到了美团、阿里、腾讯等等一些大厂的 offer,自己连一个小公司的 offer 都拿不到的时候,心理很不是滋味~

很清晰记得当时第一份工作,是去了杭州一家小公司实习,当时面试是不通过的,主管委婉的跟我说现在实习生已经招满了。我为了拿到实习证明,就跟主管说,让我进去实习吧,我不要工资的。就这样,他可能也被我惊到了,让我进去了,并且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一个月的时间,我自学了很多知识。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去了一家做跨境电商的上市公司,虽然是上市公司,但前端当时真的很弱。进去后,我用我仅有的一个月自学的知识,把公司全站的 jqueryvue 2.x 重构了。后面有段时间基本上我已经成了这个公司的前端技术 owner,我开始大量鼓捣新的技术架构。

我开始第一次使用 vue server renderSEO

我开始第一次自己搭建公司内部组件库。

我开始第一次搭建公司内部脚手架工具。

我开始第一次接触社区,并发布了自己的第一篇博客:实例PK ( Vue服务端渲染 VS 浏览器端渲染 ) 也是因为这篇博客,我很荣幸的成为了 王仕军 大佬的 前端周刊 专栏作者。因为得到了社区的一些认可,所以自己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后面也开始有了更多地思考和输出了。

后来公司出现了一些动荡,我的很多小伙伴都被离职了,自己当时其实也想了很多,如果自己一直在这家公司待下去会怎么样?自己感觉自己的能力还是很不足的,这个公司对我来说最大的弊端在于我没有可以学习的对象,什么事情都得靠自己,自己的技术视野很窄,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看不到事情的另一面,也跟自己的经验有关。所以我需要一个有技术沉淀的公司,让我快速的成长和学习。基于这个目的,我跳槽了。

第二份,大搜车的经历

大概是在17年的样子,我去了大搜车,当时面试我的是 芋头 大佬,也非常感激芋头大佬给了我这次机会。当时大搜车给的 offer 待遇并不是我所有 offer 里面待遇最好的,但是我想的是大搜车整体的技术氛围和我的目标是吻合的,我需要这样的机会来学习。所以进去后,我也是疯狂的开始把自己之前做的东西和大搜车内部的技术建设进行类比,寻找自己之间想的不足的点,发现了很多自己之前设计的缺陷,学到了很多。

在大搜车半年时间内,我的主管已经开始对我非常信任和认可了,所以当时大搜车的整个弹个车业务(H5、小程序、PC)基本上是我来负责的。当时老板还是很有代码洁癖的,以前自己写代码可能是龙飞凤舞的,但是在这里,自己的代码洁癖也被他成功的培养起来了,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一件事儿。

大搜车应该算是自己成长最大的一段经历了,但也有遗憾,遗憾就在于自己当时一方面忙于业务,一方面忙于技术学习,忙于社区建设,跟芋头大佬交流比较少,不然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段时间很端,我也就在大搜车待了半年,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自己刚在杭州买了房,要偿还房贷了,第一次觉得钱真的很重要。

临走的时候,老板还是很舍不得我的,跟我聊了好几次,我到现在还记得他那不舍的眼神。后面我们一起出去撸串喝酒,哎,还是很感谢很感谢大搜车的这段经历的,那里有最好的小伙伴和最好的老板... 可是生活,毕竟是生活...

第三份,51信用卡的经历

在 51 的经历,可以算是发光发热的一段经历,因为自己在前2份工作的知识积累,都在扎根,在51,算是开了一小朵花了。

业务

当时在 51 负责的是运营业务,老板当时找到我,跟我说现在运营活动很多,大多需要手动开发,而现在公司内部的运营活动平台是基于 json 配置的方式,很不灵活,一个模板只能用于一种同类型的活动,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于上面的问题,我大概花了半天的时间,立刻给我老板做了个组件化的可视化搭建demo,并详细的介绍了组件化后的好处,组件可以突破模板的限制。(要知道当时可视化搭建开源项目是找不到) 老板一看就很兴奋,说有搞头,于是,大概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一套 luban 可视化活动搭建平台诞生了。半年就搭建了近1000+活动页。

后面又陆陆续续设计了很多提效工具,比如基于 easy-mock 的自动化 API 生成器。基于 electron 的 51 图床工具箱... 开启了自己的造轮子之路。

社区

当时社区还是在不断更新着博客,由于自己做的业务涉及到了微信小程序,有个需求时需要对活动页分享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动态生成的,第一次尝试用 canvas 来画,但发现这种命令式 API 真的很难受,于是基于 vue 开发了个可以将 vue 代码转换成 canvas 的渲染器:将你的 Virtual dom 渲染成 Canvas 并得到了 vue 作者 尤雨溪 的点赞。这一下子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信心。但也有点遗憾,因为开源维护需要浪费自己很多的时间很精力,也就没有持续维护下去。现在想想还是挺可惜的。

然后去了蚂蚁

18年年底,P2P 开始陆续暴雷,P2P 在51信用卡虽然当时只是一小块业务,但是受到了行业的动荡影响,还是很受挫的,所以 51 开始裁员了。虽然当时裁员没我的名单,但是看着身边的小伙伴陆续的都走了,心理还很不是滋味的,也觉得 51 可能真的不行了。

自己需要做一点打算,但想了想,我出去,要去什么样的公司呢?一定要去大厂,去看更多地东西,去学习更多的东西,去拓宽自己的眼界!不然,跳槽就毫无意义,因为眼下的其他公司我觉得无非是挪了个坑,意义不大。当时投蚂蚁的简历,其实是没报太多希望的,要是过不了就继续呆在51。

没想到面试还是挺顺利的,顺利的拿到了蚂蚁的 offer。当时觉得大厂应该比较看重学历,没想到会收我,后来蚂蚁的老板跟我说,他们也是看重了我的前面几段经历和所做的事情。

当时去的是蚂蚁保险,见证了相互宝的崛起,开发过了千万级 uv 的页面,搞了 lottie 互动领域的研究,搞了 端智能 。见证了阿里20周年年会,内网上吃过很多瓜... 在蚂蚁的几年里,还是很充实的,充实的感觉这几年就是一天的样子。

为什么要走呢?

其实自己是一直喜欢鼓捣技术的,也是比较喜欢从鼓捣技术中寻找刺激和成就感。蚂蚁体系很成熟了,真的很难再去寻找这种快感,更多地是看到了,学到了,但别人已经想好了,做好了,轮子已经有了。大多是处于自嗨状态。自己当时负责的业务,压力也很大,因为公司业务体量大,所以也精神压力也很大,经常半夜被叫醒看线上问题。偶尔过着周末或者节假日也得高度警惕。自己就曾经在高速公路上改过代码...

其实离开蚂蚁也并不是说蚂蚁不好,而是不适合我,就跟谈对象一样,不适合就没必要牵强在一起,不然2个人都难受。

最后

个人的经历也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转折,自己也想过,如果在那个时候,我这样这样做了是不是会不一样?这里用一个老友的话来总结吧:人生是对时间的积分,过去已过去,未来不可期,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做好当下,不管以后还做不做程序员了,至少有奔头。

其实大多是介绍个人工作的事情,生活上没咋总结,哎,反正生活就那样,生出来,活下去。

猜你喜欢

转载自juejin.im/post/705009061587425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