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理论:光与影的设计

 测光:什么才是正确曝光?

看你需要的“正确曝光”是什么,这也就引出了我们即将要说的另一个知识点:测光。

我们在手机上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找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拍夜景,拍灯火阑珊的街头,我们点一下屏幕,这时候相机不光是对焦,还会测光。如果你点到一盏路灯,那么所有灯光都会暗下来,灯光的光线会变得非常柔和,但问题是灯光后面的建筑都会变得乌漆嘛黑,没有细节。如果你避开灯光,点一下旁边的建筑,那么所有建筑都清晰可见,但问题是灯光就过曝了,白花花的一片,非常扎眼,显得非常劣质。

光圈、快门、ISO,他们仨虽然自己都能控制光线,但我们却要把他们仨结合起来控制曝光。也就是说,不管他们仨的参数怎么组合,其实都是根据取景器背后的我们对画面效果的需求来决定的。通过改变他们仨的组合方式,我就可以让画面变成我想要的效果,无论是明暗、景深,还是动态。

那我们在面对上面例子中的那种场景,也就是说既有特别亮又有特别暗的光线场景的时候,怎么找到合适的测光方法和正确的曝光值?因此,下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一个场景,我们对画面到底有什么需求?过曝和欠曝难道就是不正确的么?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在这里我们要引出一个重要概念——光比。所谓光比,就是指照明环境下,被摄物体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我们目前不需要具体计算这个比值,只要知道,光比越大,明暗反差也就越大,也就是俗称的“对比度”越高画面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对比就越明显;光比越小,明暗反差就越小,对比度越低,画面中明亮部分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对比就越不明显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看我们最终对画面的需求是什么。你是要表现雪地的白,还是要表现猫的黑,或者是先找一个中间值进行全局测光,回头再用后期软件拉高对比度进行调整,都可以。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我们究竟要拍什么样的照片,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经过长时间大量的训练和视觉积累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先夯实基本功,完全搞懂相机里每个参数影响画面效果的方法,然后再考虑怎么精准构图,怎么跟拍摄对象交流沟通,怎么表达个人情感,怎么传递艺术理念这种玄学的东西。

光的质量:

一提到质量,我们会想到“好坏”和“重量”,但在摄影里,光的质量指的是光的软硬程度,跟“好坏”、“重量”没有关系。而决定光线质量的因素有两条:面积和距离。光源面积越大,光线越软,画面越柔和;光源面积越小,光线越硬,画面越强烈。而在光源面积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光源离被摄物体越远,光线越硬,明暗的分明越夸张;光源离被摄物体越近,光线越软,明暗的分明越不明显。

但如果把“面积”和“距离”这两条决定光线质量的因素放在一起考虑,我们就会发现,光源的大小变成了一个相对的概念。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太阳大不大,够大了是吧,但它实在是离咱们太远了,挂在天上就像个大灯泡,所以太阳作为光源,即便它本身的面积足够大,但因为它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它就成了硬光源,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晴天在户外拍照时,你会发现画面里所有东西的明暗都极其分明,光是光,影是影。而如果换到多云或阴天再跑去户外拍照,太阳在云层这个天然柔光罩的遮挡下,就变成了软光源,我们拍出来的画面就会变得非常柔和,没有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度,物体都均匀受光。如果有朝一日,太阳在大晴天的时候也变成软光源了,那估计地球也就软了。

除了太阳,我们平常还能见到什么硬光源呢?我们随手就能找到的硬光源有蜡烛、各种灯泡、闪光灯……它们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就是,它们都可以被看作是点光源,就是说,光都是从一个点射出来的,发光面积非常小。

所以,点光源往往都是硬光源。但光源的软硬并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它们之间也可互相转换。如果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想把硬光源变成软光源,让画面看起来更柔和些,我们应该怎么做?很简单,对于太阳,多来点云彩;对于灯泡,给它罩上个灯罩;对于闪光灯,我们给它套上一个柔光箱。因为云彩、灯罩、柔光箱这些东西的加入,使得从小点里发出来的光,变成了一片均匀光线。这些操作的原理就是靠改变光源面积,让点光源变成面光源,让硬光变成软光,从而达到让画面看起来柔和的目的。

我们再看回第一组图,为什么 Gueorgui 的那张照片看上去明暗对比那么强烈,光线那么硬?因为光源是太阳从屋顶射入的直射光。为什么上田义彦的那张照片那么柔?因为对于室内来说,光源是那一整面窗户,虽然室外阳光灿烂,但阳光并没有直射进室内,而是透过整扇窗户,均匀地分散到室内。

除了靠感觉和经验判断光线的软硬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特别确定地知道一种光源是硬光源还是软光源呢?

Harry Gruyaert

上面这两张照片都是 Harry Gruyaert 拍的,色调都差不多,但光线环境完全不同,特别适合做对比图。我们要怎么判断这两张照片的光线软硬呢?很简单,看影子。第一张照片里的影子非常清晰,影子边缘非常锋利,跟刀刃儿似的,一根是一根,明暗界限极其分明。但第二张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可以看穿灰西装红毛衣的那个人,他背后的影子不是很清晰,模模糊糊一片,影子的边缘也很虚,而人脸上甚至都没有影子。所以通过观察影子,我们就可以大体确定,第一张照片里的光源是硬光源,第二张照片里的光源是软光源。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第七课讲测光的时候,我提到过滨田英明,放了几张他拍的照片。我当时说“看照片的话,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在阴天的光照情况下拍摄的”,说这话不是靠蒙的,而是通过观察画面里的阴影给出的判断。那几张照片,人物受光非常均匀,画面里基本就没有影子,即便有一点儿,影子的边缘也很虚,几乎不可见,再加上又是室外拍摄,所以只可能是阴天。

  • 知道了什么是硬光,什么是软光,你就应该能明白:
  • 为什么用手机拍照片的时候开闪光灯会把人闪得特别丑,油光满面?因为点光源会把人拍得特别生硬,棱角分明;
  • 为什么很多女生都喜欢在室内的窗边拍照片?因为面光源会让人的皮肤和人脸上的阴影过渡显得特别柔和;
  • 为什么我们总说“中午十二点不适合拍照片”?因为太阳高度角大,需要穿过的大气层非常薄,光线自然就特别硬;
  • 为什么我们总说“日出后跟日落前的那俩半个小时叫黄金半小时”?因为太阳高度角小,需要穿过的大气层非常厚,大气层中的水分让阳光从直射变成了散射,从点光源变成了没那么点的光源,再加上大气层的厚度也客观上削弱了阳光的光线强度,所以黄金半小时的阳光看起来特别完美,咋拍咋有。所以下次如果你想把人拍得特别好看,可以尝试一下在日出后的半小时或日落前的半小时进行拍摄,大概率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我们唯一确定的、可以拿来判断光线软硬的标准就是看影子,影子的边缘是锋利还是模糊,边缘更锋利的,就是更硬的光线,边缘更模糊的,就是更软的光线。

光的方向:

我们甚至可以说,光的方向要比光的软硬更能决定一张照片的观感。

虽然这些名词听起来贼专业,照度、色温,就差没提显色指数了,但其实你完全不需要背它们的定义,你只需要观察光线,看哪儿比哪儿亮,哪儿比哪儿软,哪儿的颜色是你需要的,光是均匀散开的还是指向性非常明确的,然后你就可以决定要在哪儿拍,该怎么拍,是顺着光、逆着光、斜着光、还是组合光线……这一切,都在于你的观察和决策。

想完整认识光线,培养自己对光线的敏感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你不停地去拍,不停地去看。“光”这个东西其实不太好讲,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已经特别懂了,但我相信其实应该没什么人认真观察过超市里的光线。我相信在我说完以后,很多人会在脑子里回想自己逛超市的经历,然后恍然大明白:“哦?好像确实是那样。”所以从今天起,我希望你能养成观察光线的习惯,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去看看当时的环境光怎么在人脸上流动;逛街的时候,看看行人怎么在环境光里游走,哪怕你当时并没有打算拍照片。

这两节课过后,你应该掌握了观察光线的基本方法:进入到一个环境中,先观察光照强度,再观察色温,最后观察光线质量(软硬),通过改变光线方向,寻找不同的光照角度,来改变视觉效果,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两节课过后,你应该掌握了观察光线的基本方法:进入到一个环境中,先观察光照强度,再观察色温,最后观察光线质量(软硬),通过改变光线方向,寻找不同的光照角度,来改变视觉效果,满足自己的需求。

最后说一个本来打算在前面讲的小知识,但考虑到我们要专门讲“光”,所以就把这个小知识点留到这节课了:阳光十六法则 (The Sunny 16 Rules)。

我们讲了太阳的方位,已经知道怎么利用太阳的位置拍照片了,但还需要配合恰当的光圈快门参数才能拍。我们除了靠相机里的测光表给出曝光值,慢悠悠地调整参数以外,其实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就是这个“阳光十六法”。它的用处是在不借助测光表的情况下,仅靠肉眼,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与光照条件,迅速判断曝光值。

它有这么一首诗:阳光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乌云压顶五点六,雪天落雨同日暮。

我来说一下这都是什么意思:在大晴天的光照环境下,如果你把光圈设为 F16,想得到标准曝光值,只需把快门速度设置为 ISO 的倒数就可以了。比方说,现在阳光灿烂,我在户外拍摄,光圈开在 F16,ISO 125,那么我的标准曝光快门值就是 1/125s,想都不用想就可以直接设置好进行拍摄。如果我突然觉得快门速度不够快,需要提高到 1/500s,那么我直接把 ISO 调到 500 就好。这就是诗里面的“阳光十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1941921/article/details/12141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