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oft---------非线性耦合器

目录

1、创建布局

 2、定义一些参数变量

3、绘制波导

4、定义发射场

 5、设置路径和监视器

 6、执行仿真


BeamPROP可以模拟结构中n2或χ3非线性参数的影响。作用包括针对自聚焦或自相位调制的单色情况。参考文献是:

K. Yasumoto, “Coupled-Mode Analysis of an Asymetric Nonlinear Directional Coupler,” J. Lightwave Tech., 14 628 (1996)

 该结构由波导耦合器组成,由于非线性作用,耦合是输入功率的函数。 在没有非线性的情况下,倏逝场将自由地将功率从一个波导耦合到另一个波导。 然而,随着非线性的作用,随着输入功率增加,输入波导的折射率也增加,使倏逝场变小并降低耦合。

 结构

该设备包含嵌入均匀背景材料中的两个平板波导组成。 左波导的宽度为1.9μm,右波导的宽度为2.0μm。 两个波导都是2100微米长。

1、创建布局

 

 2、定义一些参数变量

 参考中的参数以\left [ m^{2} / V^{2}\right ]给出,因此需乘因子10^{12}以转换为\left [ \mu m^{2} / V^{2}\right ]

因为BeamPROP使用非线性参数的strict interpretation,所以包括因子4/3。

在不改变仿真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发射功率对\chi ^{3}因子进行反比例缩放。 虽然不是必需的,但是这种技术可以用于produce field values that are near unity,因此更容易在BeamPROP仿真窗口的现场显示中查看。因此设置了变量ScaleFactor。 值为1e-6,其可以缩放\chi ^{3}和发射功率以产生接近1的场值;将其设置为值1将删除所有缩放。为了更容易地在这两个设置之间切换,创建了另一个变量Scale,当给定非零值时,将启用缩放。

 

3、绘制波导

绘制左侧波导

 绘制右侧波导

4、定义发射场

发射场是波长为1.064μm的其中一个波导的fundamental slab模式。 使用非线性材料时,正确设置发射功率和normalization至关重要,因为非线性效应与这些参数直接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匹配参考文献[1]中的图1,我们想要发射功率值从0到15 [W / m]。为此,我们将“Launch Properties”对话框中的launch Normalization设置为“Unit Power”,并将变量launch_power_unit设置为1,以解释指定的功率以[W /μm]。发射功率设置为2 * max(P,1e-10)* 1e- 6/ ScaleFactor,其中使用内置max()函数,因此发射功率始终大于0,P是参考文献中的功率[W / m]并乘以1e-6转换为[W /μm]。由于我们设定峰值功率而不是平均功率,因此存在因子2。 最后,还使用先前描述的变量ScaleFactor。

 

 5、设置路径和监视器


定义了两个路径,并设置两个监视器(每个路径一个)以测量基本模式下的功率。

 

 6、执行仿真

执行仿真前,需设置一个变量,对于非线性放着来说至关重要,设置launch_power_unit=1;然后即可仿真

 在P(2.2)的当前值处,波导在2100μm长度处完全耦合。 我们可以使用MOST来改变发射功率,看看耦合是如何变化的。

单击左侧CAD工具栏中的“启动MOST”按钮以打开MOST对话框。创建对变量P的扫描,然后单击“确定”以开始扫描。在扫描结束时,打开DataBROSWER并查看已创建的图。

 

等待扫描结束后,便可以打开随着功率变化的第二个波导的输出功率变化。

这些图显示了耦合对输入功率的依赖性。 尝试运行仿真并再次开始缩放扫描(即将“Scale”设置为0)并查看监视器结果如何不变,但field display显示为空白。 这是因为field values大约为10-6并且太小而不能显示。

参考文献:beamprop.pdf

参考的论文请自行下载。 

参考文献的论文下载: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in0110/1105517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in0110/article/details/8877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