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APF仿真研究

1. 整体框架

  本次仿真对象是单相APF,负载使用单相桥式整流,负载电流提取采用三角函数法,调制方法采用三角波调制,整体上看,这个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方法,本文重点讨论仿真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2. 建模过程

(1) 单相APF主电路

  单相APF主电路如图所示, i s i_s is是网侧电流, i L i_L iL是负载侧电流, i F i_F iF是补偿电流,当电容电压低于参考值时, i F i_F iF应该产生一个负向的电流,使电容充电,反之, i F i_F iF应该产生一个正向的电流,使电容放电,这个电流参考值由电压环输出乘上sinwt得到,相当于网侧电流用于维持电容电压平衡的有功电流,控制时这个电流会叠加在谐波电流上。当系统处于稳态时,电容电压波动很小,此时维持电容电压的有功电流应该趋于零,补偿电流应该近似等于负载谐波电流的值。 i s i_s is近似等于负载电流基波的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负载选择

  负载一般选择不控整流电路,这里选择单相不控整流电路,负载采用阻感负载,但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负载电流竟然是正弦的,经过分析比较,这是由于负载电感过小,加大负载电感后负载电流会逐渐偏向于方波,此处请注意,负载电流接近方波会导致负载电流谐波存在变化率很大的部分,导致补偿电流无法跟踪谐波电流。负载电流一般几十安培即可。负载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控制系统建模

(1) 电压电流归一化

  电力电子的仿真中,由于电压电流量纲不同,大小等级不同,然而进行控制时有要讲电流和电压一起考虑(如电压环的输出加到目标电流上),所以,工程上往往在对电压电流控制之前,对它们进行归一化。电压归一化的系数取直流侧电压目标值,因为整个电路稳态时,电压都会小于直流侧电压;电流归一化系数取负载电流的幅值的1.25倍,这样归一化后整个电路的电流基本上可以控制在(-1,1)之间。

(2) 电压环电流环闭环的基本思路

  APF系统和整流器系统的控制其实类似,都是要控制电压环和电流环。整流器系统中网侧电流就是变换器的补偿电流,而整流器的目的是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以及保证网侧电流正弦。因此整流器的目标有功电流并不是为零,而是维持负载电压的有功电流,也就是电压环的输出乘上sinwt。APF与整流器类似,但是APF系统处于稳态时,补偿电流应该趋于谐波电流,网侧电流此时趋于负载的基波电流,也就是说,当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时,电压环输出趋于零。这一点务必注意。
  我们调试双环的时候,请先调试好电流环,按照端口电压表达式去配置控制系统。此时并没有加入电压环的输出,直流侧电压会一致上升,但是并不影响电流环的效果,事实证明,当系统处于稳态时,即直流电压稳定在目标值时,电压环输出趋于零,对电流环影响甚微

(3) 电流环建模

  APF的电流环和整流器的电流环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变换器而言,它们是一致的,电流环控制框图如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孔子系统输入值是目标补偿电流,输出是实际补偿电流,第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反映的是电流采样的延迟,第二个一阶惯性环节反映的是调制的过程,当考虑网侧电压扰动时,电流内环控制器输出是APF端口电压目标值,经过一阶惯性环节得到的是端口电压的实际值。此处应当注意:一阶惯性环节的输入响应是一个过阻尼的响应,响应时间和Ts成反比。
  忽略电网电压扰动时,假定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数是 G i ( s ) = K i p + K i I S G_i(s)=K_{ip}+\frac{K_{iI}}{S} Gi(s)=Kip+SKiI经过分析这个控制系统可以简化为一个无零点的二阶系统。即 G i c ( s ) = ω n 2 S 2 + 2 ζ ω n S + ω 2 G_{ic}(s)=\frac{\omega_n^2}{S^2+2\zeta\omega_nS+\omega^2} Gic(s)=S2+2ζωnS+ω2ωn2
最终可以算出 K i I = R 6 T s ζ 2 K p w m K i p = L 6 T s ζ 2 K p w m K_{iI}=\frac{R}{6T_s\zeta^2K_{pwm}} K_{ip}=\frac{L}{6T_s\zeta^2K_{pwm}} KiI=6Tsζ2KpwmRKip=6Tsζ2KpwmL假定 K p w m = 1 K_{pwm}=1 Kpwm=1便可得到 K i p K_{ip} Kip K i p K_{ip} Kip关于 ζ \zeta ζ的表达式,工程上一般取 ζ = 0.707 \zeta=0.707 ζ=0.707。这里的R和L是APF输出滤波电感L和电阻R。
  建立起电流环的系统后,使用开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发现其相角裕度为 6 5 ∘ 65^\circ 65。且降低 T s T_s Ts并未改变相角裕度,但是增加了闭环控制系统的带宽频率,即闭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中,L(w)=-3dB时的角频率,带宽频率越大,高频追踪性能越好。

(4) 电压外环建模

  电压外环的输出会作为目标的电流值,传递到电流内环中,电流内环输出补偿电流的实际值ic,经过一个简化后,假设直流侧电容电流的值就是补偿电流ic的值,便可得到电压环的控制框图。这里的一阶惯性环节模拟的是电压采样的延迟。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过建模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假定 T h = 3 T s + T v f T_h=3T_s+T_{vf} Th=3Ts+Tvf,其中Ts是开关周期,Tvf是电压反馈通道延迟时间,电压外环的控制周期必须大于电流内环的采样周期,工程上取Tvf=6Ts,则Th=3Ts+6Ts=9Ts。经过分析, K v p = 3 C 5 T h    K v I = 3 C 25 T h 2 K_{vp}=\frac{3C}{5T_h} \ \ K_{vI}=\frac{3C}{25T^2_h} Kvp=5Th3C  KvI=25Th23C

4. 仿真疑问

(1) 锁相环输出正弦值THD过大

  可以考虑更换谐波检测方式,此处不做过多分析。

(2) 补偿电流无法完全跟踪目标补偿电流

  可能有多中原因,重点分析一下输出电感 L d i d t = u r − u s L\frac{d_i}{d_t}=u_r-u_s Ldtdi=urus,这里的ur是端口电压(不含输出电感电阻),us是网侧电压,注意:这里的正负号应该考虑一下仿真中规定的各个电压参考方向。

(3) 电压环一直跟踪不上

  仿真初期发现,电压环的输出一直在递增,就是直流电压一直跟踪不上目标值,此处考虑电压环输出乘上sinwt,再叠加到电流环上即可。注意,归一化之后电压应乘上相应的倍数,但是实验显示,只需在计算结果上乘上2至5倍即可,倍数过大反而失稳电压环稳定时,以400为例,应该上下波动在2V以内

(4) 直流电压0.5s后才达到稳态

  只是典型的调节时间过长,根据二阶控制系统分析,阻尼比越小,调节时间越短,而阻尼比与Kp,KI成反比,因此等比例增加Kp和KI会发现调节时间显著减小。当调节时间控制到0.2s内后,可以保持Kp不变,减小KI,使超调量降低。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如果仿真模型都是错误的话(可能只是一个正负号或漏乘一个系数),最后PI控制很可能是无法到达稳态的。所以,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当控制原理正确后,PI参数调节会相对容易很多。而且PI参数其实是有比例的,初步调节一定按照比例进行调节,尽管动态性能不太好,但是可以使系统稳定,这样会更加快捷。

(5) 电流环跟踪不好,网侧电流THD较大

  先闭电流环,请务必注意,论文中的PI参数是根据实际值推导而出的,我们使用归一化之后,系数应当响应的乘上一定倍数,才能较好的实现闭环,否则PI参数强度不够,导致电流环跟踪性能不佳,显著特点就是有毛刺,很粗糙,此时应等比例加大电流环PI参数,直到电流环跟踪良好,但是PI参数过大会导致调制度大于1,这一点请务必注意。注意一点,单独闭电流环时,直流电压会一致上升,会对网侧电流产生一定的影响,网侧电流很难完全正弦,当你闭好电流环之后,加上电压环,就能消除这个影响,网侧电流THD能达到5%以下。如果仅闭电流环,最后is很正弦,且幅值几百安,这是逻辑问题,看看调制有没有错。如果is仅闭电流环,会有很大谐波,考虑接线是否对应

5 参考资料

电压电流双环建模:    单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6 反馈与建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847810/article/details/10531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