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orm:一种Hbase的改进

9月18日云栖大会,阿里云推出业内首款云原生多模数据库Lindorm,同时提供宽表引擎、时序引擎、搜索引擎和文件引擎,重新定义万物互联时代多类型数据的存储方式。Lindorm可同时满足key-value数据、宽表数据、时序数据、文件、图片等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实时查询和检索需求,解决分别部署不同类型数据库带来的架构复杂维护困难、数据存储成本高、难以应对业务规模灵活多变等问题,海量数据存储成本降低80%,是互联网、IoT、车联网、广告、社交、游戏等场景的首选。

大家使用HBASE都会有如下痛点

  • 宕机恢复时间过长(虽然HBASE理论上没有单点故障,但是regionserver的转移或者重启需要重放Hlog)
  • 跨机房部署困难
  • 毛刺
  • 多条件查询弱

lindorm的核心思想是

其核心思想:系统中的持久化文件存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中(HDFS/盘古),表的数据通过自动 sharding 分散到集群中的多台服务器上,并且每一个分片 partition 可以拥有1至N个副本,这N个副本拥有两种角色(主副本,从副本),并且保证主从副本加载在不同的 Zone(Lindorm 中的逻辑概念,不同的 zone 通常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房),在此协议下可以使得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一致性等级。

Lindorm 将每个数据分区存储在多个副本、多个机房,并实现了多种一致性协议(可根据表粒度调整)。这就保障了当出现节点甚至机房故障时,能快速将从副本升级为主副本,从而避免了 HBase 的“服务单点”问题:需要花较长时间重放Log恢复内存状态,并且重新派发给新的节点加载后,才能恢复服务。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efine_us/article/details/11174856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