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式轨迹--直线和抛物线轨迹

多项式轨迹–直线和抛物线轨迹

1.1 polynomial function

大多数简单情况,可定义初始时刻 t0 和终止时刻 t1 ,以及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条件,确定运动。从数学的角度,问题是找到函数

q=q(t),t[t0,t1](1-1)

满足给定条件。该问题可考虑找到一个多项式
q(t)=a0+a1t+a2t2++antn(1-2)

这里确定 n+1 个系数 ai 使得初始和终止约束条件都满足。多项式的自由度 n 取决于约束条件的个数和运动期望的“平滑度”。多项式的自由度通常是奇数的,例如3,5,7等。

除了轨迹的初始和结束条件,同时可以指定一般时刻 tj[t0,t1] 关于时间的微分(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这些条件可以指定为 q(t) 关于时间的 k 阶微分 q(k)(tj)

k!ak+(k+1)!ak+1tj++n!(nk)!antnkj=q(k)(tj)(1-3)

矩阵形式可以表述为
Ma=b(1-4)

其中 M 已知的 (n+1)×(n+1) 的矩阵, b 为给定的 (n+1) 需要满足的条件。 a=[a0,a1,...,an]T 是需要计算的未知参数构成的向量。方程的解为

a=M1b(1-5)

1.2 Linear trajectory

最简单的点 q0 q1 的运动,定义为

q(t)=a0+a1(tt0)(1-6)

初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分别为 t0,t1 ,则满足初始条件和结束条件为
q(t0)=q0q(t1)=q1(1-7)


[110T]  [a0a1]=[q0q1](1-8)

这里 T=t1t0 是运动时间。因此解得
{a0a1==q0q1q0t1t0=hT(1-9)

这里 h=q1q0 是位移。在时间间隔 [t0,t1] 内速度恒定,即
q˙(t)=hT(1-10)

1.3 Parabolic trajectory

关于拐点对称的抛物线轨迹

图 1 关于拐点对称的抛物线轨迹

该轨迹被广泛称为重力轨迹或加速度恒定轨迹。如下图所示,假设拐点时刻为 tf 。不妨首先考虑关于拐点对称的情形。运动轨迹可定义为 tf=t0+t12 q(tf)=qf=q0+q12 。注意到, Ta=(tft0)=T/2,(qfq0)=h/2

第一段,加速段。轨迹定义为

qa(t)=a0+a1(tt0)+a2(tt0)2,t[t0,tf](1-11)

参数由位置和速度条件计算

qa(t0)qa(tf)q˙a(t0)===q0=a0qf=a0+a1(tft0)+a2(tft0)2v0=a1.(1-12)

有上述方程可求得
a0=q0,a1=v0,a2=2T2(hv0T).(1-13)

因此,对 t[t0,tf] ,轨迹定义为

qa(t)q˙a(t)q¨a(t)===q0+v0(tt0)+2T2(hv0T)(tt0)2v0+4T2(hv0T)(tt0)4T2(hv0T)(1-14)

拐点速度为

vmax=q˙a(tf)=2hTv0.

第二段,减速段。同理,根据位置和速度条件,可求得对于 t[tf,t1] 的轨迹表达式

qb(t)q˙b(t)q¨b(t)===qf+(2hTv1)(ttf)+2T2(v1Th)(ttf)22hTv1+4T2(v1Th)(ttf)4T2(v1Th).(1-15)

1.3.1 Trajectory with asymmetric constant acceleration

具有对称恒定加速度的抛物线轨迹

​ 图 2 具有对称恒定加速度的抛物线轨迹

考虑更一般的情况,拐点不一定在时间中点时刻。这时轨迹可定义为两个多项式

qa(t)=a0+a1(tt0)+a2(tt0)2,t0t<tf(1-17)

qb(t)=a3+a4(ttf)+a5(ttf)2,tft<t1(1-18)

根据位置和速度在起始和结束时刻的四个条件,以及位置和速度两个连续性条件可得

qa(t0)qb(t1)q˙a(t0)q˙b(t1)qa(tf)q˙a(tf)======a0a3+a4(t1tf)+a5(t1tf)2a1a4+2a5(t1tf)a0+a1(tft0)+a2(tft0)2a1+2a2(tft0)======q0q1v0v1a3(=qb(tf))a4(=q˙b(tf))(1-19)

再定义 Ta=(tft0),Tb=(t1tf) ,求得多项式系数为
a0a1a2a3a4a5======q0v02hv0(T+Ta)v1Td2TTd2q1Ta+Td(2q0+Ta(v0v1))2T2hv0Tav1TdT2hv0Tav1(T+Td)2TTd(1-20)

速度和加速度可由位移轨迹多项式求导得到。

欢迎指正,留言交流。


参考文献

Biagiotti L, Melchiorri C. Trajectory Planning for Automatic Machines and Robots[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9.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ibing403/article/details/7869827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