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战胜拖延症:《戒了吧!拖延症》读后感

你是否曾经雄心壮志的制定了很多计划,但却往往半途而废?

你是否也曾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可是却又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

你是否常常有个消息准备回复,往往忙着忙着就忘了?

而很多明明之前就可以做完的事情,你却偏偏要拖到前一天晚上?
……
据统计,这个世界上有25%的人有拖延症,但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那25%。如果你也有着关于对拖延症的困扰,不妨来看看这本由辰格编著的《戒了吧!拖延症》(貌似在打广告,不过我可没收钱)。时隔一年半再来看这本书,感觉收益良多。这本书由主人公胡小懒的一个个生活片段构成,有时书中的人物如同自己或身边人的缩影,显得很是亲切,生动有趣。本是一本偏理论的书籍,但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同时又不乏引经据典。

首先需要明晰的是,拖延!=拖延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其实没那么严重,倒也不必太过于慌张。一般人只不过是有着拖延行为这种坏习惯而已,可是当它成为一种症状,严重影响到你的情绪,甚至扰乱了你的生活,可就需要小心了!

这本书在某些方面还是打破了我的一些认知局限的,同时也有一些方便又很实用的建议:

1.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
完美的东西往往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就像香山上的红叶,你想找一片通红的、没有任何斑点的,最后只能到山脚下的商店,可它却是塑料的,承认不完美是告别完美主义的开始。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事情真的很慢,而是我们在刻意追求完美。在这刻意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完成都做不到,或者说在Deadline来临前的短时间内草率交差,而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努力完成这个目标上面,而不是去追求外在的终极成就。或者当你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再对薄弱环节进行修改和完善,达成完成和完美的统一。

2.人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
完美主义者往往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为了避免犯错而带来的嘲笑,也不想因为失败而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最后干脆不做。可是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甚至经常有些错的人是可爱的。换个角度想想,当你看到别人犯错时,也是最多笑笑,又有几分会放在心上。当你遇见害怕犯错、害怕拒绝而止步不前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你要被恐惧打败吗?

3.别为难自己,老跟别人比:
相信小时候大家都有过“隔壁家的小孩”的痛苦,长大了也难逃比较的厄运。但是如果你老和别人进行比较,总有人比你强,你永远是个loser,是个失败者,你永远沉浸在攀比的痛苦之中。不妨换个思路,跟自己比较,只要自己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好了,这才是幸福之道。

4.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别被碎片化的信息带跑:
这是拖延症的明显症状啦,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后。虽然这确实是一个逃避压力的好方式,但最后问题还在那里,不增,也不减。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想着时间还早,拿出来手机逛起了朋友圈、刷起了抖音,然后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对此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斯蒂尔教授总结出了一个“拖延症计算公式”:

U = EV / ID,
U:完成给定任务的愿望,
E:对成功的期望,
V:创造的价值,
I:任务的紧迫性,
D:主观拖延的程度

这个公式意味着,人往往会拖延那些无法立刻见到回报的事,而是会把精力全部放在能够直接产生效益的活动上。
也意味着,你往往会忽略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而总是把重心放在一些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上。
当然,你可以通过分析分子分母的大小,调整你的行为模式,避免拖延。

5.优先处理最讨厌的事情:
不要有鸵鸟心态,把最讨厌的事情先处理掉,这样你一天都不用为之烦恼了。同时可以磨练意志力,养成自觉习惯。

6.勇于走出舒适区,改变不良习惯:
心理学家海特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人类心智两套系统:大象与骑象人。大象为自动化系统,就是人的内心感受、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而骑象人为控制化体统,代表有意识的思考、控制后的理性抉择。而在骑象人不发出指令的时候,大象则自动驾驶。可见如果我们的意志力不起作用的话,我们就会沉浸在原来的舒适区里,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但是,如果你走出来舒适区,成功的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之后(21天习惯法则),就不需要原先那么强的意志力了,这也是学霸为什么能坚持每天那么长时间的学习。
当然,在我们自我监督之余,也可以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把自己置身于良好的监督机制,如加入学习小组,使用番茄ToDo……另外可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在自己完成任务之余,奖励自己一下。

7.学会分解目标:
记得之前练科三的时候,教练说了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心中突然安定了:其实科三跟科二差不多,都是一个接一个项目的完成。而在这之前,我都是把科三看成一整个项目,然后心思在整条路上飘忽。认知上的改变让我平稳的通过了科三。

8.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保证做事效率,拒绝三分钟热度的良方。

9.计划很重要:
计划很重要,计划很重要,计划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说四遍。相信很多人包括我都讨厌做计划,不喜欢被约束的感觉,总想随性而为。但是没有计划的人生是混沌的,眼前全是一团迷雾,你不知道何处是终点,没有完成阶段目标的成就感,如柳絮般,也没有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但是计划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尤其是要具体,可以计算衡量,有截止日期。如计划一年要看一百本书,那么平均三四天就要看一本,很难完成。不如改成50本,然后一周看一本,之后精确到每天看多少页就好。
……
当然了,其实拖延症无非就是恐惧、惰性和完美主义在作祟,把它们一一都揪出来,干掉就好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书的二八法则:书籍中80%的价值集中于20%的篇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izhi_Hu/article/details/10824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