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STM32MP1结构体在内存中的存储规则

一个结构体变量定义完之后,其在内存中的存储并不等于其所包含元素的宽度之和。

例一: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X {
	char a;
	int b;
	double c;
 }S1;
 
int main() {
 
	cout << sizeof(S1) << endl;
	cout << sizeof(S1.a) << endl;
	cout << sizeof(S1.b) << endl;
	cout << sizeof(S1.c) << endl;
 
	return 0;
}

在例一中的结构体变量S1定义之后,经测试,会发现sizeof(S1)= 16,其值不等于sizeof(S1.a) = 1、sizeof(S1.b) = 4和 sizeof(S1.c) = 8三者之和,这里面就存在存储对齐问题。

原则一:结构体中元素是按照定义顺序一个一个放到内存中去的,但并不是紧密排列的。从结构体存储的首地址开始,每一个元素放置到内存中时,它都会认为内存是以它自己的大小来划分的,因此元素放置的位置一定会在自己宽度的整数倍上开始(以结构体变量首地址为0计算)。

比如此例,首先系统会将字符型变量a存入第0个字节(相对地址,指内存开辟的首地址);然后在存放整形变量b时,会以4个字节为单位进行存储,由于第一个四字节模块已有数据,因此它会存入第二个四字节模块,也就是存入到4~8字节;同理,存放双精度实型变量c时,由于其宽度为8,其存放时会以8个字节为单位存储,也就是会找到第一个空的且是8的整数倍的位置开始存储,此例中,此例中,由于头一个8字节模块已被占用,所以将c存入第二个8字节模块。

考虑另外一个实例:

struct X {
	char a;
	double c;
	int b;
 }S2;

在例二中仅仅是将double型的变量和int型的变量互换了位置。测试程序不变,测试结果却截然不同,sizeof(S2)=24,不同于我们按照原则一计算出的8+8+4=20,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第二原则。

原则二:在经过第一原则分析后,检查计算出的存储单元是否为所有元素中最宽的元素的长度的整数倍,是,则结束;若不是,则补齐为它的整数倍。

例二中,我们分析完后的存储长度为20字节,不是最宽元素长度8的整数倍,因此将它补齐到8的整数倍,也就是24。这样就没问题了。

 掌握了这两个原则,就能够分析所有数据存储对齐问题了。

注意:

可以通过memcmp()来比较2个相同的结构体变量是否相等,但这2个变量必须在赋值前进行清零初始化(否则结果不准确) ,或者二者是通过直接对等赋值而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fang_yang_wa/article/details/10390354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