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5)

上章一些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题不要求定量计算参数,所以简单,把已有的模块合起来就可以了,只是所谓组合式偏置电路和零偏置电路没有提到。
这里先复习一下模拟电路中的概念。零偏置本来是PN结中的概念。在本征半导体基础上,n型半导体中添加5价(磷等)杂质(pentavalent impurities)而p型中添加3价(硼、铝等)杂质(trivalent impurities)。杂质的在P/N型半导体中添加是不均匀的,因此载流子(charge carriers)也是不均匀的。高浓度处载流子相互排斥向低浓度扩散,最终均匀分布。当三极管PN结没有外加电压时,叫做零偏PN结(unbiased p-n junction)。这时,N区高浓度的电子会跨过PN结,在N区形成正电势,P区形成负电势。没有外界电压时,载流子就聚集在PN 结两端,形成自建场。PN结的这种性质叫势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组成,对于NPN型三极管,当发射结(下图下面那个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由基极加入的小电压带来的小量载流子的激发,招致发射区电子大量涌入基区,随之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大部分漂移到集电区,从而达到一定范围内(i b)小电流放大成(i c)大电流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零偏置电路,类似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通过在基极回路中并接一个电感或串接一个电容实现,意思就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基射间的PN结没有偏压,PN结处于上图所示的自然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常见的几种(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下图是常用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现,它们都给了基极一定的偏压。而零偏压电路,可以想象就是静态时不给基极电压的电路。在这个题中,一级和二级输出之间只要加一个匹配网络,不要加电阻给be偏压就可以了。
而所谓的组合式偏压电路,一般就指通过负反馈实现的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如下图。在这个题中,直接在第一级输入中用上R3 R5两个偏压电阻就可以了,只不过输入是用变压器耦合的,所以改变一下形状可能更好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以上,参阅之前的Ⅱ型、T型滤波器匹配网络(对应第二、第三个,上篇已讲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以及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构架,就可以画出电路图了。注意的是,本题要求发射极接地,所以第二级串馈和第一级并馈电路的电源要想好位置(基础的电路图给出的电源是外接端子形式的,这里直接合并到电路中去可能更清晰);采用零偏置电路,对第一级通过T型网络阻抗匹配后的输出的直流分量应该并接一个电感去除;再有,上篇已得到串馈电路的输出级在直流高电位上,天线不能直接接地。
经过以上调整,得到的电路大致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已知某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输出功率Po=15W,且EC=24V,θ=70°,α0(70°)=0.253,α1(70°)=0.436。功放管的参数:临界线斜率gcr=0.5A/V,ICM=5A
(1)求直流功率Ps、集电极损耗功率PC、集电极效率ηC以及最佳负载电阻Rcp各为多少?
(2)若输入信号振幅增加一倍,功放的工作状态将如何变化?此时的输出功率大约是多少?

第二问很显然,所以不会先写第二题拿分。现在已经工作在临界状态,振幅增大一倍显然进入了过压状态,再贴一遍昨天的振幅特性,临界到过压输出功率不会发生很大增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道题比较烦,因为没法通过已知量直接求出来任何量的数值,总是有两个或者以上的未知量。那就只能先写出来功率效率电压电流那堆公式找突破点。
不论如何先把基本电路摆上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摆出动特性曲线,可以更直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根据已知和待求量摆出来可能能用到的分析过的公式。发现没有涉及到与谐振时品质因数Q有关系的量,就先把与晶体管直接相关的电流、电压、功率关系列出来好了:
i C = g ( u b e U j ) i_C=g(u_{be}-U_j) i c = g ( U b m c o s   ω t U j E b ) i_c=g(U_{bm}cos~\omega t-U_j-E_b) I c m a x = g U b m ( 1 c o s θ ) I_{cmax}=gU_{bm}(1-cos\theta) c o s θ = U j + E b U b m cos\theta=\frac{U_j+E_b}{U_{bm}}
u c e m i n = E c U c m = E c α 1 I c m a x R c u_{cemin}=E_c-U_{cm}=E_c-\alpha_1I_{cmax}R_c U c m = I c 1 m R c U_{cm}=I_{c1m}R_c
P S = E C I c 0 P_S=E_CI_{c0} P o = 1 2 U c m I c 1 m P_o=\frac{1}{2}U_{cm}I_{c1m}
比较关键的是“工作在临界状态”。临界状态的特殊性质是上图的C点往下与横轴的交点就是UCES。(就是,当输入信号达到谷值时,uce应该是最小的,在ube一定的情况下,晶体管刚好达到“极限”(集射电压太小,再小集电结就要变成正偏了。))所以有
U C E S = I c m a x g c r U_{CES}=\frac{I_{cmax}}{g_{cr}}
看着已经给了theta,但是 I c m a x = g U b m ( 1 c o s θ ) I_{cmax}=gU_{bm}(1-cos\theta) 在这里用不到,因为它关注的是基极回路的情况,而且这个式子是从转移特性曲线推出来的(将 c o s θ = U j + E b U b m cos\theta=\frac{U_j+E_b}{U_{bm}} 代入 i c = g ( U b m c o s   ω t U j E b ) i_c=g(U_{bm}cos~\omega t-U_j-E_b) i c = g U b m ( c o s ω t c o s θ ) i_c=gU_{bm}(cos\omega t-cos\theta) ),指的不是临界线斜率。所以应该用上面那个 U C E S = I c m a x g c r U_{CES}=\frac{I_{cmax}}{g_{cr}} 进行计算。
这个等式暂时有两个值求不出来。看其他给的已知量也没有能算出来任何一个的。那算是确定要列方程才可以继续的了。已给条件中比较显眼的还有Po,Po与Icmax之间还差个Rc,但用$ P o = 1 2 U c m I c 1 m P_o=\frac{1}{2}U_{cm}I_{c1m} 的话,Ic1m在刚才的那个式子刚好可以通过α联立起来,这样问题就通了。

I c m a x = g c r U c e s = g c r ( E c U c m ) = 0.5 × ( 24 U c m ) I_{cmax}=g_{cr}U_{ces}=g_{cr}(E_c-U_{cm})=0.5\times (24-U_{cm})
按照刚才的思路,要求Ic1m
I c 1 m = α 1 I c m a x = α 1 g c r ( E c U c m ) = 0.436 × 1.5 × ( 24 U c m ) = 0.654 × ( 24 U c m ) I_{c1m}=\alpha_{1}I_{cmax}=\alpha_1g_{cr}(E_c-U_{cm})=0.436\times 1.5\times (24-U_{cm})=0.654\times(24-U_{cm}) 那自然就来了
P o = 1 2 I c 1 m U c m = 1 2 × 0.654 × ( 24 U c m ) U c m ) P_o=\frac{1}{2}I_{c1m}U_{cm}=\frac{1}{2}\times 0.654\times (24-U_{cm})U_{cm}) = 0.327 × ( 24 U c m ) U c m = 15 ( W ) =0.327\times (24-U_{cm})U_{cm}=15(W)
到这以后问题就舒服了。 U c m 2 24 U c m + 45.8 = 0   u c m 21.84 ( V ) U_{cm}^2-24U_{cm}+45.8=0~u_{cm}\approx 21.84(V)
自此以后问题不大,按照惯常的思路就可以了。
I c m a x = 1.5 × ( 24 U c m ) = 1.5 × 2.16 = 3.24 ( A ) I_{cmax}=1.5\times (24-U_{cm})=1.5\times 2.16=3.24(A)
I c 0 = α 0 I c m a x = 0.253 × 3.24 = 0.81 ( A ) I_{c0}=\alpha_0I_{cmax}=0.253\times 3.24 = 0.81(A)
电压(集电极交流电压幅值、已知直流电压)、电流(集电极电流最大值、直流分量幅值、一次谐波分量幅值)都求出来,功率就不是问题了:
P S = E c I c 0 = 24 × 0.81 = 19.4 ( W ) P_S=E_cI_{c0}=24\times 0.81=19.4(W)
P C = P S P o = 19.4 15 = 4.4 ( W ) P_C=P_S-P_o=19.4-15=4.4(W) η C = P o P s = 15 19.4 = 77.3 % \eta_C=\frac{P_o}{P_s}=\frac{15}{19.4}=77.3\% 一览无余,集电极等效谐振电阻也好求:
R c p = U c m 2 2 P o = 21.8 4 2 2 × 15 = 15.89 ( Ω ) R_{cp}=\frac{U_{cm}^2}{2P_o}=\frac{21.84^2}{2\times 15}=15.89(Ω)

倍频器:

倍频器是将输入信号成整数倍增加的电路,这里只用丙类放大器构成的倍频器。采用倍频器的原因:
1.降低设备的主振频率;2. 增加调制度,加大相移或频移。3. 扩展发射机输出级的工作波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图也可作为倍频器原理电路。区别只在于集电极谐振回路是对输入频率fi的n倍谐振,而对基波和其他次谐波失谐(就是偏离急剧放大的频率段)。例如,如果谐振在二次或三次谐波频率上,就主要有二次和三次谐波电压输出,称为二倍频器或三倍频器。
可以使用与高频放大器几乎相同的方法分析倍频器。比如,输入电压
u b e = U b m c o s w t E b u_{be}=U_{bm}coswt-E_b 输出电压
u c e = E c U c n m c o s n w t u_ce=E_c-U_{cnm}cosnwt 同样地,功率 P o n = 1 2 I c n m U c n m = 1 2 U c n m α n ( θ ) I c m a x P_{on}=\frac{1}{2}I_{cnm}U_{cnm}=\frac{1}{2}U_{cnm}\alpha_n(\theta)I_{cmax}
η c n = 1 2 I c n m I c 0 U c n m E c = 1 2 a n ( θ ) a 0 ( θ ) U c n m E c \eta_{cn}=\frac{1}{2}\frac{I_{cnm}}{I_{c0}}\frac{U_{cnm}}{E_c}=\frac{1}{2}\frac{a_{n}(\theta)}{a_{0}(\theta)}\frac{U_{cnm}}{E_c}
同样地,由上篇的α曲线可以得出,theta为60°时二次谐波分解系数最大;40°时三次谐波最大。可见theta与倍频次数的关系是 θ n = 120 ° E c \theta_n=\frac{120°}{E_c}

正弦波振荡器基本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图示的自激振荡器中,如果将已放大的输出送回输入端并使其相位一样,就是自激振荡器了。按照这种思路,得到的原理电路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激振荡两个条件:
(1) ϕ = ϕ k + ϕ F = n × 360 ° \sum \phi=\phi_k+\phi_F=n\times 360° 其中,n为整数。
(2)一般情况下放大器放大倍数K>1,反馈电路反馈系数F<1(复习模拟电路中正弦波振荡器有关部分,见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旦产生稳定的振荡,则电路的输出量自维持,即 X ˙ = A ˙ X o ˙ F ˙ \dot X=\dot{A}\dot{X_o}\dot{F} 也即要求 A ˙ F ˙ = 1 |\dot{A}\dot{F}|=1 ϕ A + ϕ F = 2 n π \phi_A+\phi_F=2n\pi 而起振条件则是AF>1。当时就可以看到非线性环节的必要性。初始时放大系数和反馈系数的乘积大于0,而随振荡幅度增长,晶体管出现饱和、截止等现象(iC会切顶),但是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性,选出来还是正弦形状罢了。
当时的实验讨论了RC、LC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复习如下:
石英晶体谐振电路的串联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是模拟电路中的电感反馈式电路。特点:耦合紧密,易振,振幅大,C 用可调电容可获得较宽范围的振荡频率。波形较差,常含有高次谐波。此外,还有电容反馈式电路(三点式振荡器)以及各种变体,本章将深入讨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创文章 30 获赞 13 访问量 5322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ang_Runlin/article/details/1056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