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纲解读|【人】任务2—领导团队(一)、真题解析

PMP考纲解读|【人】任务2—领导团队(一)

新版考纲中对这个任务的描述如下:

在2015版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对项目经理的领导力特别强调,而在2019版考试大纲中则大写特写,而在第六版PMBOK®指南中特别拿出一章来描述项目经理的角色,而且在指南中也强调了项目经理应具备能力的人才三角形:

如果沿用2015版考纲,确实没有办法体现出该模型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所以在2019版考纲中加入这些内容是不意外的。这也就解释了PMP考试的考纲从原来的五大过程组变成了“人、过程、商业环境”的情况。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任务描述:

1、制定清晰的愿景和任务

PMBOK中对项目经理的领导力方面有如下描述:“领导力技能包括指导、激励和带领团队的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项目执行战略,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项目管理不仅仅涉及数字、模板、图表、图形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工作。人是所有项目中的共同点。”

可以看出随着任务的复杂,环境的多变,对于项目经理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清晰的愿景和任务及目标,是在复杂环境下带领团队必须要明确的。既可以避免团队工作混乱失去方向感,更可以在一开始就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努力实现项目目标。所以项目经理在制定项目章程时,就要明确项目的目的目标,以便项目经理在开开工会议时,宣传明确。所以这里面涉及两个知识点:项目章程、开工会。

PMBOK中,在4.1.3.1项目章程中有12项描述,其中前两项是:

  • 项目目的;
  • 可测量的项目目标和相关的成功标准。

而且在4.2.2.4会议中特别强调了开工会:“项目开工会议通常意味着规划阶段结束和执行阶段开始,旨在传达项目目标、获得团队对项目的承诺,以及阐明每个相关方的角色和职责。开工会议可能在不同时间点举行,具体取决于目的特征”。

这都是在项目正式开始执行前对项目目的、目标的明确描述,目的是让团队理解并统一目标,以便集中资源、精力在后续的项目执行中发力。

练习

例1. 一名团队成员正在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但不清楚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制约因素。下列哪一项将帮助团队成员澄清这个问题?

A. 会议纪要

B. 项目章程

C. 工作说明书(SOW)

D. 项目管理计划

这道题相对简单,题目已经明确说明了项目的主要目标,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目章程合适。

【解析】:答案B。本题考制定项目章程输出—项目章程。项目章程中包括了项目的目标和制约因素。其它的选项都不具备。

例2.为制定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经理与相关资源合作,并获得必要批准,审查计划之后,项目团队对项目目标以及对他们的期望感到困惑。

若要避免这种情况,项目经理应该做什么?

A. 制定更为详细的角色和职责

B. 召开项目启动大会(kick-off meeting)

C. 制定沟通管理计划

D. 提供一份项目章程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开工会(kick-off meeting)有时候会在考试中翻译成“启动会”,由于PMP考试是中英文试卷,所以需要大家在做题时关注一些特别的词语,比如“启动会”。

【解析】:答案B。本题考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工具—会议(开工会)。本题中描述的项目启动会就是项目开工会。项目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通常意味着规划阶段结束和执行阶段开始,旨在传达项目目标、获得团队对项目的承诺,以及阐明每个相关方的角色和职责。理解其内容后,可以发现项目启动会和题目一致。本题的D选项存在争议,因为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前提就是项目章程,所以B选项会更好一些。

2、支持多样性和包容性

在PMBOK第六版中,特别对项目经理的个性进行了说明,原文如下:

个性指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征模式方面的差异。个人性格特点或特征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 真诚(例如,接受他人不同的个性,表现出包容的态度);
  • 谦恭(例如,能够举止得体、有礼貌);
  • 创造力(例如,抽象思维、不同看法、创新的能力);
  • 文化(例如,具备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包括价值观、规范和信仰);
  • 情绪(例如,能够感知情绪及其包含的信息并管理情绪,衡量人际关系技能);
  • 智力(例如,以多元智能理论测出的智商);
  • 管理(例如,管理实践和潜力的);
  • 政治(例如,政治智商和把事办好的衡量);
  • 以服务为导向(例如,展现出愿意服务他人的态度);
  • 社会(例如,能够理解和管理他人);
  • 系统化(例如,了解和构建系统的驱动力)。

而在考纲中特别强调了支持多样性和包容性,就确认了项目经理要具备文化的敏感性,包括能理解、融合价值观、规范和信仰等。对应到具体的考点,就会涉及到资源管理(团队管理)、沟通管理和相关方管理等。

项目经理应该认清团队、相关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行为、思考、做事态度的不同,以更包容的心态来面对,而不是采取强硬手段,强制团队、相关方按照某一规范进行,尽量采取合作的态度来解决,所以往往对这类试题尽量采用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等来解题。

练习

例3.在执行一个国际性项目期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相关方对沟通项目状态更新的方式意见不一致。

若要让所有相关方满意,项目经理应该怎么做?

A. 评估相关方的行为模式,并使用人际关系和管理技能来让他们参与

B. 向项目相关方说明,信息将按照项目方法分发

C. 在沟通管理计划中定义如何分发状态报告

D. 为每个相关方的国家准备单独项目更新

这是一道典型的文化类试题,对于文化分歧尽量不要用流程、制度等强硬手段。

【解析】:答案A。本题考管理相关方参与工具—人际关系和团队技能,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相关方参与计划)。相关方的意见不一致,为了使相关方满意,那么就需要做好相关方管理策略,并管理相关方期望,选择A是最好的。本题容易理解为沟通问题,实际上本题说的是相关方的意见不一致,而不是相关方没有按照沟通管理计划做,所以不能选沟通。

例4.项目经理刚加入一家公司,之前没有管理过具有国际团队成员的项目,项目经理应该如何培养文化敏感性?

A. 认识到需要学习文化,设法了解当地习俗,并在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时保持灵活性

B. 与人力资源部门开会,以获得这方面的正式培训

C. 拒绝该项目,理由是与文化多样化人员一起工作存在困难

D. 了解每个团队成员文化的每个细节,以便对他们的需求保持敏感

这也是一道典型的文化题,项目经理要支持多样性、包容性,那么首先自己要先建立文化敏感性,去了解、去理解不同的文化。

【解析】:答案A。本题考规划资源管理输入—事业环境因素。项目经理要培养文化敏感性,就需要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学习,并尊重文化。D选项过于绝对,了解每个团队成员文化的每个细节,这个不现实。

本人手里有很多免费的学习资料需要的同学可找我

发布了18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43 · 访问量 3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400743/article/details/10499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