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2 —— 透彻理解梯度、散度与旋度

一、标量场的梯度

1.1 从等值面与方向导数说起

方向导数(标量) 的计算:比如说我们给出了一个标量场函数: u ( x , y , z ) u(x, y, z) ,下面要计算这个标量场内一点 M 0 M_0 处的方向导数,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u l = u x c o s α + u y c o s β + u z c o s γ \frac{\partial{u}}{\partial{l}} = \frac{\partial{u}}{\partial{x}}cosα + \frac{\partial{u}}{\partial{y}}cosβ + \frac{\partial{u}}{\partial{z}}cosγ
方向导数反应的是在标量场里面,从 M M 点开始沿着某一方向 l \overrightarrow{l} 距离的变化率。

那么,如果我们知道了方向 l \overrightarrow{l} ,是需要会计算方向余弦的。计算方法是:比如我们要计算 c o s α cosα ,(也即是 x x 方向的方向余弦)那么我们就用向量 ( 1 , 0 , 0 ) (1, 0, 0) 去我们的方向向量 l \overrightarrow{l} 做点乘运算,就可以把 c o s α cosα 求出来。

1.2 梯度的意义与计算

梯度,他是一个矢量。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g r a d   u = u x a x + u y a y + u z a z \overrightarrow{grad \space u} = \frac{\partial{u}}{\partial{x}}\overrightarrow{a_x} + \frac{\partial{u}}{\partial{y}}\overrightarrow{a_y} + \frac{\partial{u}}{\partial{z}}\overrightarrow{a_z}

如果当 l \overrightarrow{l} 和梯度的方向一致,那么就表示是场函数 u ( x , y , z ) u(x,y,z) 变化最快的方向,最大变化率就是梯度的模值: g r a d   u = u x 2 + u y 2 + u z 2 |\overrightarrow{grad \space u} | = \sqrt{\frac{\partial{u}}{\partial{x}}^2+\frac{\partial{u}}{\partial{y}}^2+\frac{\partial{u}}{\partial{z}}^2}

而标量场沿着任意方向的方向导数就等于梯度在这个方向上的投影!,表示为: u l = g r a d u a l \frac{\partial{u}}{\partial{l}} = \overrightarrow{gradu} \sdot \overrightarrow{a_l}

二、矢量场的散度

2.1 从通量说起

首先,什么是通量呢?—— 简单点说,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曲面的量

我们以下面这个不封闭的曲面为例:我们可以将这个大曲面(设面积为 S S )分割成若干个子区域对吧,每一个子区域的面积是 d S dS d S dS 曲面的单位法向矢量是 a n \overrightarrow{a_n}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件事情:

对于不封闭的曲面来说,其单位法向矢量与曲面构成右手螺旋定则。因此,下图中的 a n \overrightarrow{a_n} 方向向上

通过 d S dS 面的量,我们可以用 A \overrightarrow{A} a n \overrightarrow{a_n} 表示,那么根据积分的定义,通过整个面积为 S S 的曲面的量就可以表示成 Φ = S A a n   d S (1) Φ=\iint_S\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n} \space dS\tag{1}
其中, A \overrightarrow{A} a n \overrightarrow{a_n} 表示矢量 A \overrightarrow{A} a n \overrightarrow{a_n} 方向上的投影。那么,类似地,如果这个曲面是面积为 S S 的闭合曲面,那么有 Φ = S A a n   d S (2) Φ = \oiint_S\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n} \space dS\tag{2}
式(1)、(2)就是我们所说的通量了!注意:从上式的形式可以看出:通量是个标量!

2.2 散度及其推导

下面我们就想啊:假如是闭合曲面,讲道理净通量 Φ Φ 应该是 0,也就是说进入闭合曲面的矢量线有几条,那么穿出去的应该也是多少条。但是,常常会有下面的情况:

  1. 如果 Φ > 0 Φ >0 ,说明这个闭合曲面内部还有一个“发射”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能量正源),使得穿出曲面的矢量线条数增加了。
  2. 如果 Φ > 0 Φ >0 ,说明这个闭合曲面内部还有一个“吸收”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能量负源),它会吸收穿入曲面的一些 “能量”(矢量线),使得穿出曲面的矢量线条数减小了。

如果我们再定义一个通量源密度,也就是单位体积内的通量大小。 S A a n   d S V \frac{\oiint_S\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n} \space dS}{V}
当我们将曲面所包围的体积逐渐缩小的时候,曲面也渐渐逼近通量源,当 V 0 V\to0 时,若极限存在,我们就定义这个极限就是我们所说的散度: d i v A = lim V 0 S A a n   d S V div\overrightarrow{A} = \lim_{V\to0}\frac{\oiint_S\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n} \space dS}{V}
这就是散度的定义。说明:散度也是一个标量!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使用定义式直接计算散度相当麻烦,我们下面给出一个更好用的式子:
先看下面的情况:

我们看这个长方体的最左下角的 M M ,定义 M ( x , y , z ) M(x, y, z)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y , x , z △y, △x, △z

M M 点处的矢量为: A = A x a x + A y a y + A z a z \overrightarrow{A} = A_x\overrightarrow{a_x}+A_y\overrightarrow{a_y}+A_z\overrightarrow{a_z} 这里特别注意: A x , A y , A z A_x, A_y,A_z 都是 ( x , y , z ) (x,y,z) 三者的函数!

我们下面先看看长方体前面的通量: S 1 A a f r o n t d S = S 1 A x d S = A x ( x + x , y , z ) y z \oiint_{S1}\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front}} dS = \oiint_{S1}A_xdS = A_x(x+△x, y, z)△y△z
下面,我们回忆一下泰勒公式是怎么用的,下面是 f ( x ) f(x) x 0 x_0 处的泰勒展开: f ( x ) = f ( x 0 ) 0 ! + f ( x 0 ) 1 ! ( x x 0 ) + f ( x 0 ) 2 ! ( x x 0 ) 2 + f(x) = \frac{f(x_0)}{0!} + \frac{f'(x_0)}{1!}(x-x_0) + \frac{f''(x_0)}{2!}(x-x_0)^2 + \cdots
那么,类似地使用变量代换,将上式的 x x 代换成 x + x x+△x x 0 x_0 换成 x x f ( ) f() 函数使用 A x ( ) A_x() 替换,得: A x ( x + x , y , z ) = A x ( x , y , z ) + A x ( x , y , z ) x x + 1 2 2 A x ( x , y , z ) x 2 x 2 + A_x(x+△x,y,z) =A_x(x,y,z)+\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 + \frac{1}{2}\frac{\partial^2 A_x(x,y,z)}{\partial x^2}△x^2+\cdots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近似表达: A x ( x + x , y , z ) A x ( x , y , z ) + A x ( x , y , z ) x x A_x(x+△x,y,z) ≈ A_x(x,y,z)+\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

因此,前面的净通量就近似表示成: S 1 A a f r o n t d S A x ( x , y , z ) y z + A x ( x , y , z ) x x y z \oiint_{S1}\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front}} dS ≈A_x(x,y,z)△y△z+\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y△z
那么,我们再看看后面得通量:由于 A x a x A_x\overrightarrow{a_x} 的方向是沿着 x x 轴的正方向,因此与 a b a c k \overrightarrow{a_{back}} 的方向相反,那么得到的通量结果是: S 2 A a b a c k d S = A x ( x , y , z ) y z \oiint_{S2}\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a_{back}} dS = -A_x(x,y,z)△y△z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前后两个面的净通量: Φ f r o n t + Φ b a c k = A x ( x , y , z ) y z + A x ( x , y , z ) x x y z A x ( x , y , z ) y z = A x ( x , y , z ) x x y z \begin{aligned} Φ_{front} + Φ_{back} &= A_x(x,y,z)△y△z+\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y△z - A_x(x,y,z)△y△z\\ &=\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y△z \end{aligned}

那么,如果我们求出前后左右上下六个面的净通量,就可以表示成: Φ t o t a l = A x ( x , y , z ) x x y z + A y ( x , y , z ) y x y z + A z ( x , y , z ) z x y z Φ_{total} = \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x△y△z + \frac{\partial A_y(x,y,z)}{\partial y}△x△y△z + \frac{\partial A_z(x,y,z)}{\partial z}△x△y△z
令体积微元 V = x y z △V = △x△y△z ,因此得到闭合曲面净通量表达式: Φ t o t a l = A x ( x , y , z ) x V + A y ( x , y , z ) y V + A z ( x , y , z ) z V Φ_{total} = \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V + \frac{\partial A_y(x,y,z)}{\partial y}△V + \frac{\partial A_z(x,y,z)}{\partial z}△V
把它重新带入散度的定义式,我们就可以得到散度的计算公式: d i v A = A x ( x , y , z ) x + A y ( x , y , z ) y + A z ( x , y , z ) z = A x x + A y y + A z z \begin{aligned} div\overrightarrow{A} &= \frac{\partial A_x(x,y,z)}{\partial x} + \frac{\partial A_y(x,y,z)}{\partial y} + \frac{\partial A_z(x,y,z)}{\partial z}\\ &=\frac{\partial A_x}{\partial x} + \frac{\partial A_y}{\partial y} + \frac{\partial A_z}{\partial z} \end{aligned}

  1. d i v A > 0 div\overrightarrow{A} > 0 :则表示该点处有一个正源(发射矢量线)
  2. d i v A < 0 div\overrightarrow{A} < 0 :则表示该点处有一个负源(吸收矢量线)
  3. d i v A = 0 div\overrightarrow{A} = 0 :则表示该点没有场源

下面我们定义一个以后非常常用的算子: \triangledown 算子:(矢量微分算子 = x a x + y a y + z a z \triangledown = \frac{\partial }{\partial x}\overrightarrow{a_x} + \frac{\partial}{\partial y}\overrightarrow{a_y} + \frac{\partial }{\partial z}\overrightarrow{a_z}

因此,散度就可以表示成: d i v A = A div\overrightarrow{A} = \triangledown \sdot \overrightarrow{A} 散度表示矢量场内一点的吸收或者辐射程度

2.3 高斯散度的定理

三、矢量场的旋度

3.1 先从环量说起:

先看看下面的 (a)图,考虑这样一个 A \overrightarrow{A} 的矢量场。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这个一个“风”场,里面每一点的向量的方向代表该点处风力的方向,矢量长度代表该点风力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如这是由龙卷风组成的强大的场,那么试想一下在这个风暴场里面如果有一个飘零的线圈 c c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这个线圈将会收到风力的影响而旋转。那么,如何描述这个线圈 c c 所受到的风力大小呢?

我们先从线圈的一个点开始计算:

假设在线圈上一点 M M ,这个点处线圈的方向是 d l \overrightarrow{dl} ,风力场在 M 点的矢量方向是 A \overrightarrow{A} ,我们知道,只有切线上的力会导致物体旋转,因此,我们也考虑风力在切线方向的作用: A \overrightarrow{A} d l \overrightarrow{dl} 方向上的投影恰好就是风力在切线方向的大小。

因此,在这一个点 M 上,所受到的风力大小就是: A d l \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dl}
那么,整个线圈收到的风力大小就是: c A d l \oint_c\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dl}

而其实,如果我们假设这个线圈 c c 内部存在一个涡旋源,我们现在还想研究这个涡旋源的强度:

因此,和推导散度类似的办法,假设线圈的面积是 S,如果令 S 无限趋近于0,就可以缩到如图(b)所示的一个点 M,我们有: lim S 0 c A d l S \lim_{S\to 0}\frac{\oint_c\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dl}}{S}
这个叫做矢量场 A \overrightarrow{A} 在点 M 处沿着方向 n \overrightarrow{n} 处的环量面密度。

欸???按照类比的思路,这里的形式不应该是旋量吗?——但是你别忘了,旋量是一个矢量,它还有方向。开始,经过 M 点的平面有无穷多个,那么方向也就是无穷多个。显然不符合旋量的定义。

如图,假设我们的磁场 B \overrightarrow{B} 的方向是沿着竖直轴逆时针旋转的,那么经过中心点取的一个平面,假设这个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那么 B \overrightarrow{B} 在该点处沿着该面方向的环量面密度最大。

因此,我们定义环量面密度最大的时候,环量面密度的模值就是旋量的模值,该环线所围的面积的法向就是旋量的方向。记为: r o t A rot\overrightarrow{A}

公式就直接给出来: r o t A = × A rot\overrightarrow{A} = \triangledown × \overrightarrow{A}
即: r o t A = × A = [ a x a y a z x x x A x A y A Z ] rot\overrightarrow{A} = \triangledown × \overrightarrow{A} = \begin{bmatrix} \overrightarrow{a_x} & \overrightarrow{a_y} & \overrightarrow{a_z}\\ \\ \frac{\partial }{\partial x} & \frac{\partial }{\partial x} & \frac{\partial }{\partial x}\\ \\ A_x & A_y & A_Z \end{bmatrix}

四、梯度、旋度、散度的关系

  1. 旋度的散度等于0: ( × A ) = 0 \triangledown \sdot (\triangledown ×\overrightarrow{A}) = 0
  2. 梯度的旋度等于0: × ( u ) = 0 \triangledown × (\triangledown u) = 0

在这篇 B l o g Blog 的最后,再简单说明一个问题: \triangledown 这个算子叫做”矢量微分算子”,也就是说,它既具有矢量的性质,又具有微分的性质(比如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我们举两个例子:
【1】 ( u v ) \triangledown{(uv)} ,这时, \triangledown 具有微分的性质,我们可以看成是对 u v uv 求导,因为 u v uv 是一个复合函数,因此就有: u v + v u u\triangledown{v} + v\triangledown{u}

【2】因为向量有下面这个性质: A ( B × C ) = B ( A × C ) = C ( A × B ) \overrightarrow{A}\sdot (\overrightarrow{B} × \overrightarrow{C}) = \overrightarrow{B}\sdot (\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C}) = \overrightarrow{C}\sdot (\overrightarrow{A} × \overrightarrow{B})
所以, \triangledown 也有这样的性质: ( B × C ) = B ( × C ) = C ( × B ) \triangledown\sdot (\overrightarrow{B} × \overrightarrow{C}) = \overrightarrow{B}\sdot (\triangledown × \overrightarrow{C}) = \overrightarrow{C}\sdot (\triangledown × \overrightarrow{B})
这时我们要把 \triangledown 当成矢量看待。

发布了14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14 · 访问量 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586473/article/details/105047122